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奶今年90岁了,她有一个白色的软布小钱包,我小时候就发现她时常摆弄着看.奶奶舍得把家里的任何东西拿给我玩耍,唯独那个小钱包不行,至今我也没能细看过.多年来不管是她居住乡下老宅,还是随着我父母迁居县城楼房,总要随身携带着它.我曾多次试图索取这个小钱包,奶奶总会说:"给不得啊,这是我二哥留给我的念想."奶奶的念想,也就是我的二舅爷爷——抗日烈士付朝俊的遗物.  相似文献   

2.
电视上一放火箭队的比赛,大家就都扎堆到电视机前了。奶奶一个人没人陪着觉得没意思,也坐到沙发上来凑热闹。奶奶是球盲,我只好耐心地给她解释,什么叫现场直播,就是电  相似文献   

3.
人逾不惑之年,每回首往事,生活之路虽艰难坎坷,不少情结却记忆犹新。想起来,我之所以无论阳光明媚还是风霜雨雾,都坚持走好选定的人生之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牢牢记住了母亲的身教。母亲是个哑人。奶奶叫她刘女,而别的大人小孩都叫她哑巴。母亲小时候会讲话,因一次服药过量而先聋后哑,人很精明但因为残疾,只能到方圆十几里内最穷的家庭做媳妇,吃不好,穿不暖,患病无钱医,20岁做妈妈,30来岁离开这个世界,这便是母亲的一生。母亲去世时,家里穷得买不起棺材,她躺在木板上被放进砖砌的墓穴,这便是母亲的归宿。母亲生下3…  相似文献   

4.
我和河南日报《生活周刊》相识是在1985年10月。当时我给她寄了两篇小稿,一篇叫(?)她为什么哭得那样伤心(?),一篇是(?)不要彩礼的姑娘》。半个月过去,我意外地收到(?)一  相似文献   

5.
书香     
《陕西档案》2021,(1):59-59
《奥斯卡与玫瑰奶奶》内容简介:我叫奥斯卡,我十岁了,我病了,每天都过得不开心,直到遇到了玫瑰奶奶。从她那儿,我知道了“神奇的12天”的传说,因为她,我度过了奇特的一生,并且懂得了: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开始我们往往高估了这份礼物,以为得到了永恒的生命,然后呢,又低估它,认为它腐烂,转瞬即逝,又想把它抛弃,最后人们才明白,其实这不是一份真正的礼物,仅是一次出借,于是,我们就试着配得上这个生命。  相似文献   

6.
我的女儿叫阿翘,刚满八岁。每当她和她的娃娃们玩过家家的时候,她就不是平时的她了,她成了"孙小梨"。"孙小梨"是阿翘编的名字,所以,在"百变孙小梨绘本"系列中的《我不是普通小孩》《了不起的超能力》《长大以后做什么》三本图画书中,阿翘是有版权的。不过,我已经征得了她的同意,并承诺分一半稿费给她。一开始她拒绝,她说她的小猪钱包里还有六块钱呢,太多了。  相似文献   

7.
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雪莉的广播创作。第一个词,叫出发。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女孩,背着行囊在她的人生导师的指引下,以声音为生命,从河姆渡出发,开始了对故乡的深情吟唱。她说,她开始知道,是生活给了她一种全新的关于述说的感受与理念,告诉了她要说什么、该怎么  相似文献   

8.
上海电视台有个燕子姐姐——陈燕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有个梅梅姐姐。燕子姐姐经常在电视屏幕上和小观众见面,至于梅梅姐姐,由于广播没有图像,大多数小听众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梅梅”,既非乳名,也非昵称,而是真正的大名:姓梅名梅。二十四年前的一个冬天,梅家诞生了一个女娃。那正是梅花开放的季节,家长欣喜之余,就给她取了这个名字。现在,她刚越过二十四岁年龄线。梅花伴她诞生,她与梅花有缘哩!她来到新中国的大地上,还在幼年就喜欢唱歌跳舞,最爱唱的歌中就有一首叫《红梅赞》。她从小爱好文艺,这和日后成为电台的文艺编辑,不无关系。说起来还真有点童话色彩。她年龄二十四,工龄才五年,可参加电台的对少年儿童的演播“工作”竟有十几年的历史。那还是她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电  相似文献   

9.
1999年8月1日,注册资金10万元的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落成的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一楼宣告成立了。在当今公司多如牛毛的时代,区区10万元毫不起眼,然而就是这个小公司和它年仅21岁的小老板、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大三女生李玲玲,却在中国新闻界掀起了一股报道浪潮。李玲玲的名字在各报刊、电台、电视台的新闻里频频出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闻30分》、《半边天》等重要栏目也相继报道了她和她的事迹。 (一) 李玲玲生于湖北枝江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富庶的鱼米之乡江汉平原,她的家却是方圆几十里最穷的。父母为给常年瘫痪在床的奶奶治病,每天忙碌劳作,家中仍然一贫如洗。李玲玲很小就学会了照顾自己,照顾奶奶和幼小的弟弟。即使寒冬腊月,别的小朋友戴着厚厚的棉手套在温暖的房间里蹦跳玩耍时,玲玲还常常到池塘边洗衣服,纤细的小手冻得通红。没有钱买玩具,玲玲就在做木工的父亲的帮助下,模仿皮影戏,用短竹竿和细绳子做成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自  相似文献   

10.
一位部队通讯员告诉我这样一件事:驻地附近一位7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卖了一头肥猪,她把卖猪钱全部带上去游览了泰山。这位通讯员说,他想写篇稿子,赞扬一下农民富裕的新景象。这件事挺有味道,我便和他细聊起来。谈话之间,我发现原来有个主要情节被他打了“埋伏”。事情是这样的:那位老太太有一个独生子,在不久前得了重病,老太太曾给“泰山奶奶”许过愿,如果保佑儿子的病好了,她保准卖一头肥猪还愿。后来,儿子经过医院治疗,病好了,老太太便以为是“泰山奶奶”的功德,便卖了猪去泰山还愿。  相似文献   

11.
巴丹 《出版参考》2006,(10):49-50
那时我四岁。已开始上一年级。每日黄昏小凳子上看《岳飞传》,一颗字一颗字按着结结巴巴的念。奶奶给一粒水果糖含在嘴里,到吃晚饭时按一按小腮帮子,硬梆梆地还在。  相似文献   

12.
巴尔舍夫斯基:老将出马贸易律师出身的查伦·巴尔舍夫斯基是近年来在中国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美国高官之一。中国人认识这位有着鹰钩鼻子的女人,是因为她近年来频频代表美国与中国过招。香港记者给她起了个极具中国味儿的名字“白茜芙”,而内地记者可能是觉得“巴尔合夫斯基”叫起来太拗口,干脆直呼她为“老巴”。今年49岁的老巴1992年受老友坎特之邀,出任美国贸易副代表,1996年升任贸易代表。尽管她兢兢业业,锋芒毕露,但由于她是律师而不是政客,克林顿似乎对她的政治经验总是放心不下。去年中美  相似文献   

13.
正一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白宫记者,叫海伦·托马斯,逼问过9任总统,进攻性极强,后来白宫特别在新闻厅给她专门设了把椅子,上面用小铜牌刻着她名字,又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奖项,盛誉极隆。她八十多岁的时候在书里回忆自己职业生涯,曾经感叹美国新闻业的萧条,说"不知畏惧,不带好恶地去报道,美国的新闻人忘了吗?"我自己的经验是,不知畏惧并不算难,不带好恶不容易。好恶是每个人都有的,不可避免。只不过,有记者这个身份,会约束人们表达自己好恶的本能,它要求你提供尽可能多的事实,而不是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增勤 《新闻世界》2005,(12):35-36
爱子落难,盲农妇请律师讨赔偿埋下大祸患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蔡堂镇苏双楼村,今年52岁的魏月莺可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她一向心直口快,老爱干些“铲不平”的闲事儿,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大嗓门,大伙儿给她起了个稚号叫“魏大炮”。  相似文献   

15.
正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位著名的塔莎奶奶,一个按自己方式在乡间过着简朴的生活,却不断地将生活中的美好画出来的老太太;在上海,也有这样一位从容、优雅地生活着的女画家,她叫董蕾。这位颜文梁先生的女弟子,绘画是她从小的梦,如今,她依然说自己梦犹未尽……青果巷董蕾曾为自己的出生地画过一幅名为"青果巷"的油画:古老狭长的小巷深处,一个小姑娘边走边吹着肥皂  相似文献   

16.
母爱如斯     
当你1岁的时候,她怜爱地喂你吃奶,而作为报答,你在她的乳头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当你2岁的时候,她坐在小床旁唱着摇篮曲哄你入梦乡,而作为报答,你却在她累得刚睡着时号淘大哭;当你3岁的时候,她照着食谱做了几十次才熬出一盘鲜美的肉粥,而作为报答,你一下把那盘肉粥打翻在地;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一个和你一样可爱的洋硅娃,而作为报答,你一下子就把洋娃娃的手脚却了下来;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一套漂亮的新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上后就和小朋友们跑到附近的水洼去玩;当你8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花皮球,而作为报答,你掷碎了邻居窗户上的玻璃;…  相似文献   

17.
玛克特·安德鲁从7岁起开始推销女童子军小曲奇饼干以来,其销售额已经达到了8万多美元。这位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销售员不在乎你叫她“小姑娘”。每天放学之后,她都挨家挨户地去推销小曲奇饼干。经过几年锻炼,这位性格羞怯的小女孩变成了推销高手,在13岁时,她找到了营销秘诀。而这一切都从一个梦想开始。  相似文献   

18.
尼娅是一位单身母亲,一年前,她的儿子哈瑞因为偷盗,被关进了监狱。此后,尼娅的生活变得孤单而有规律,她除了每个月去一趟监狱探望儿子外,还会每隔几天就给一个叫阿尔密的年轻人发短信。  相似文献   

19.
“我母亲特别爱音乐,她给三个孩子全取了音符的名字,我哥哥叫多多,我姐姐叫米拉,我叫索拉。”  相似文献   

20.
陈小手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承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