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陈列色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是一门艺术,一门感受性艺术。在博物馆陈列中,色彩有着独具魅力的创造,是陈列艺术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陈列色彩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陈列的艺术效果和观众的情绪。因此,作为陈列艺术设计者来说,研究好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和美的色彩配合,寻求出博物馆陈列用色的基本规律是极为重要的课题。笔者本着抛砖引玉的精神,以10多年来从事陈列艺术设计的实践和理论学习体会,就博物馆陈列的色彩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1997年全国博物馆陈列评比中,延安革命纪念馆荣获由国家文物局颁发的“1997年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提名奖。笔者作为该陈列形式的总体设计,不揣浅陋,专就陈列空间设计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博物馆、纪念馆等展示环境的空间设计是整个展示活动设计的大前提。要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组成具有一定序列和艺术形象的直观展示形式,确保观众以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在流动的过程中,接受特定的信息,展示环境空间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实质上是一个人为环境的创造;是一门空间与场地的规划艺术,是在人与物之间创造一个彼此交流的中介,它可…  相似文献   

3.
陈列艺术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同其他艺术是相通的,这里作一点借鉴、谈一点思考  一、静态与动态陈列艺术首先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的融进丰富了陈列语言和表现力,但作为历史类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语言究竟是以静态为主还是动态为主,这是我们在设计定位时首先要考虑的。我们知道,传统的文物陈列是属于静态陈列,现代陈列加强了视觉上动态的冲击力,由于展览种类的区别,观众的参与使得一些博物馆明显加强了动态的陈列,利用演示和动作,声像和光电的律动来加强展示环境的丰富变化和引吸力。因此可以说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时间和空间艺…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陈列语言是沟通观众和展览的重要媒介。如何合理利用陈列语言,将实物与多媒体互动设备、情境再现、活态演示等非语言表达方式联动起来,向观众有效传递信息,是博物馆进行陈列语言设计的重要思考点。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阐明不合理的陈列语言设计会引起观众内在和外在认知负荷的增加,导致其学习效果下降。对此提出陈列语言设计要利用逐步呈现信息、展品样例、整合的信息源、多通道、嵌入支架的展示方法,降低观众的内在和外在认知负荷,有效地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从而减轻观众参观过程中所需的认知努力,提升展览传播效果,促进观众学习。  相似文献   

5.
随着博物馆社会功能和教育职能的不断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的展览陈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动展示的出现改变了博物馆信息的单向传播模式;观众研究的结论增进了博物馆对观众需求的认识;而体验经济的发展更是对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益文化机构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发展出的体验式展览,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阐释和传播形式,扭转了观众对博物馆的固有印象,而且使博物馆展览开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本文在提炼总结体验式展览定义,厘清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网络资源和实地调研信息,分别对历史、艺术、科学类博物馆体验式展览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将其与陈列式展览进行比较,归纳出其目的、意义及特点,最后提出体验式展览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的动态陈列和高新科技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动态陈列的出现和发展动态陈列是相对于静态陈列的一种陈列方式。动态陈列的明显特点是展品在运动中向观众演示某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或某种功能,而不是在静态中让人参观、静止地传播某种信息,动态陈列在演示中大都需要观众参与进来,自己触摸,自己操作,亲身实验。初期博物馆的陈列都是静态的。动态陈列开始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在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称为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中陈列的科学仪器和工业设备,有许多都可以进行动态的演示,因此受到观众的极大…  相似文献   

7.
“复原”——博物馆陈列的核心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藏品陈列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成为博物馆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博物馆陈列设计作为一门艺术的特性受到了史无前例地关注。陈列的总体风格、方式、造型、照明 ,以至具体展品的陈列组合 ,装饰手法等都成为艺术性思维的终极产品。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愈来愈浓重地笼罩着现代博物馆的陈列厅。然而 ,即使如此 ,各种各样的陈列依然可以用“复原”这个词汇来概括。复原 ,是现代博物馆陈列的核心概念。  一、概念的阐释众所周知 ,博物馆的参观过程是一个对知觉刺激体系所产生的感受过程。这个过程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一个原…  相似文献   

8.
任何博物馆的陈列,尽管其内容不同,陈列特点各异,然而,通过形象,艺术地揭示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却是它们的共同特点。观众通过诉之于视觉形象的审美活动,理解和掌握陈列内容。因此,通过设计中的形象思维活动,确立审美特征的陈列形象,是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图片陈列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位置。图片在陈列中起的积极作用,在现代博物馆的陈列中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它无论是作为主题陈列还是作为辅助陈列,都是展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运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陈列效果和观众的情绪,因此,作为陈列设计来说,充分学习、研究、掌握图片在形式设计中的基本规律和运用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论博物馆陈列设计与观众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陈列内容所蕴含的信息完整、系统、清晰、明了地传达给观众,这是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形式和内容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运用人类工程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概要的探讨。一、形式设计应考虑观众感觉系统的特点感觉系统虽然属于信息的初级处理阶段,却直接关系到认知系统对信息的“改造”和贮存,即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对于以静态展示为主的博物馆陈列来说,观众走着欣赏,既易于消耗体力,也易于导致视觉  相似文献   

11.
黄静 《中国博物馆》2001,(4):91-93,90
陈列是博物馆进行宣传教育、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一个成功的陈列展览,必须要让观众了解和理解设计者的陈列意图,并解决“为什么“、“怎么样“、“在哪里“等问题.而民俗陈列是博物馆陈列中较大的一个类别,它所反映的是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域的居民在多年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它与博物馆其它的陈列,如历史的、文物的、自然的或建设成就等等的陈列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民俗陈列的时候,应该根据其本身的特点,选择最能反映出民俗特点的陈列语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充分实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展示辅助手段运用到了博物馆陈列之中,使陈列的教育传播效果更加生动、易于接受。本文在历史博物馆出现"艺术转向"的趋势之下,试图以"声音"这一大主题为切入点,从背景音乐以及口述资料两方面入手,提出"声音"这类辅助手段在陈列中的运用方式和重要意义,并对于未来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声音"运用有所展望。  相似文献   

13.
江琳 《中国博物馆》2015,(1):120-124
关于博物馆展览个性化的命题,其讨论一直比较热烈。多数博物馆工作者认为,博物馆陈列的个性化就是突出博物馆陈列的特殊性,甚至有人提出,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物是博物馆陈列个性化的物质基础。这种将"展览个性"等同于"展览特性"的观点忽略了个性化展览的本质特征,即创造性的思维,而这种思维的创造性不仅仅体现在展览设计者身上,且与观众的个性思维活动息息相关。本文认为,创新虽是实现个性化展览的重要手段,但不论是内容设计还是形式设计上的创新,都应以促使观众思考作为展览个性化实践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陈列作为具有确定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客观存在,在体现博物馆组织性质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陈列是博物馆工作者主动创造活动的结果,博物馆工作者对陈列性质、特性和功能的认识,籽深刻影响陈列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样式,影响陈列与观众的关系。当前,中国博物馆工作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观众的素质和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生态景观陈列是博物馆陈列中的一种重要的陈列形式,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陈列中,通常都被作为陈列的中心亮点呈现给观众。在各式各样的生态景观陈列中,除了展现极地冰雪世界等少数特殊环境的生态景观陈列外,绝大多数的生态景观陈列中都少不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仿真植物。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陈列是博物馆工作有目的行为的产物,博物馆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势必影响到陈列的价值取向和目的。作指出,我国博物馆工作在组织陈列时表现出三种价值取向,即“突出物价值”、“突出知识价值”和“关注观众需求”。不同价值取向对陈列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有明显影响,并影响到观众参观行为、参观体验、陈列效益和博物馆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7.
实践表明,陈列形式设计是一门多边缘,跨学科的综合性艺术。而陈列形式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传情达意。我们设计创造一个富有时代节奏的美的陈列形式,实质上是力求通过视、听、甚至触的感觉样式让观众理解陈列之意境。因此,陈列形式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展览美学、设计原理。技术方法;又关系到设计家的气质、素养、知识结构。陈列,分不同题材内容和类型。但所有博物馆的陈列都是以实物为基础,结合辅助材料和专用设备,在一定时空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组成具有美的序列和立体的艺术形象的直观教育形式,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通过对标本的排列与组合,准确向观众传递展览背后的确切含义,一直是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天津自然博物馆贝林厅陈列为例,在陈列中设计各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实践证明,以故事营造的陈列,一方面增加了标本可阅读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能使标本"活起来",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展览背后的含义。因此,以故事作为自然博物馆的展览陈列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多媒体辅助手段"是公认的可以大大提升博物馆展示陈列可观赏性的有效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元素。但随着人们对文物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和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数字文物的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又通过博物馆界专家、学者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发现只看文物和图片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求知渴望,互动的陈列,比单向的说教式的传统陈列更受他们欢迎,这种辅助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对观众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博物馆特别是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要求,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所具有的特点:1.陈列环境应具有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围,并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的特有个性;2.陈列内容应科学、真实、可靠,并具有代表性;3.陈列形式应多样化和艺术性.应充分表现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艺术;4.观众的广泛参与性。在探讨民族民俗文物陈列特点的基础上。还分析了塑造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完美形象的种种办法和途径.这些办法和途径有:1.明确陈列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认真调查观众需求;3.要有一批强有力的陈列设计人员队伍和能保证到位的专项资金;4.要有完善的服务功能;5.加强与观众的心灵沟通。全文按照上述思路分析研究,着重体现了“创新”二字,即:民族民俗文物陈列要创新、博物馆思想要创新、市场观念要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