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前面两讲中,讨论了数学的概念和判断.要准确地运用这些思维形式,进行推理和证明,必须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四条规律是一切正确思维都必须遵守的.下面我们分别来讨论.  相似文献   

2.
逻辑学是从结构方面研究思维形式及规律的科学.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个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它们是保证我们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如果违反了它们,就像违反了其它客观规律一样,都要犯错误.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是从结构方面研究思维形式及规律的科学。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个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它们是保证我们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如果违反了它们,就像违反了其它客观规律一样,都要犯错误。  相似文献   

4.
同一律与矛盾是一条规律的两个方向,同一律是一种肯定的形式,而矛盾律是否定形式;排中律则是同一律和矛盾律的发展和引申;充足理由律是客观时间中因果关系的反映,是两种现象的内在联系。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这四条形式逻辑的主要基本规律,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在数学的论证和推理中往往需要同时使用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5.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南律是客观事物某些最普遍性质在思维中的反映,是正确思维必须满足的,是逻辑对正确思维的基本要求。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存在于一切思维形式中,对一切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都是普遍有效的,这是形式逻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些逻辑基本规律的定义,应该说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6.
<正> 传统逻辑的基本规律在逻辑学界一直未能形成共识。本文旨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传统逻辑基本规律的性质及客观基础;同一律仅适用于概念;排中律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它可以包容在矛盾律里,矛盾律仅适用于命题;充足理由律的历史评说。三条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认为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是确定性和论证性。反映思维确定性的逻辑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反映思维论证性的逻辑基本规律是充足理由律。而且充足理由律是逻辑思维的第一位的基本规律,其形式语言表达式(形式定理)是MP规则(即分离规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蕴涵关系规律即蕴涵律的内容、要求及公式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该规律在形式逻辑中的地位、历史上逻辑学家们对该规律重要地位的认识、它的性质和客观基础问题进行了考察,认为蕴涵律符合作为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条件,应该是除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之外的形式逻辑的第四条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然而逻辑基本规律的现有表述并不科学。史天治提出了广义矛盾律,同时对逻辑基本规律进行了新的表述。新表述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公式,二是客观规律,三是思维法则。同一律适用于词和命题,矛盾律和排中律仅适用于矛盾命题,广义矛盾律适用于互斥性命题。表达逻辑基本规律应以客观的语言形式(词和命题)为基础,而不是以主观的思想事物(概念、判断、推理)为基础。论文利用逻辑基本规律解决了说谎者悖论和罗素悖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逻辑上论证了原始思维是通过直感确认和直感相关进行思维整合的直感整合思维。直感整合的“逻辑”依据是感受同一性,它既有某种“逻辑”,又不符合逻辑,本文称之为直感逻辑。它的基本规律是灵实相关律,互渗律和直感同一律。  相似文献   

11.
第五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本章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介绍思维的基本规律.着重掌握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各自的内容、要求,懂得违反它们会犯什么逻辑错误.一、同一律的内容、要求及违反它的逻辑错误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自身保持同一.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反映同一对象的概念,内涵与外涵不变.因而,同一律的要求是:自觉保持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确定性.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违反同一律的基本逻辑错误是思想不确定,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判断不确定.其具体表现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混淆概念或混淆论题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人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意识活动。培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思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数学上说的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与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兼数学家莱布尼兹曾总结出四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横向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善于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联想、贯通、类比,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当前不少数学教学论文中谈到了思维的各种形式。如:纵向、求异、逆向、负迁移、发散、创造思维等。这里笔者依据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横向思维能力的挖掘与培养。  相似文献   

13.
同语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推理形式必须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那就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发现同语的本质就是一种违反了逻辑规律中同一律的特殊反复。它的句式均衡,节奏分明,表达有力,能带给人模糊而又蕴藉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一、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准确找出句子语病按照普通形式逻辑的观点,逻辑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循、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要求人们的思想要有确定性,即要求所用的概念或判断要保持其确定的内容。如果违反了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维不能都是真的,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违反这个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一个思想或是反映某个客观对象,或者不反映某个客观对象;一个思想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二者…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对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进行了批判,其中有其合理因素,但也有一些谬误°本文对此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16.
:描写中运用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以形象观念为基础 ,以具体意象为基本单位 ,最终构成意象体系。描写运用形象思维的基本规律是必须遵循同一律、融合律、典型律  相似文献   

17.
语文思维要遵循一般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逻辑规律和辩证规律。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语文思维活动遵循了普通逻辑的这四大规律,就可以在听说读写活动中思维首尾一贯,保持统一和确定。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避免含混不清、自相矛盾、模棱两可、无论证性。从而正确地表达思想、交流思想,正确地认识事物。  相似文献   

18.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我们学习逻辑,就是力求正确地运用思维形式,自觉地遵守思维的基本规律,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从而使我们清楚、正确地去思考问题、说话和写文章。高中学生学点逻辑知识是必要的。离中语文教材中,从第一册到第三册,共编排了七篇逻辑知识短文。教者不能把这些逻辑知识短文看作是“拖油瓶”式的“捎带贷”“附属品”,而应该重  相似文献   

19.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简称“逻辑规律”)。它们概括地表现了思维的同一性、无矛盾性和互相矛盾思想的排中性等基本特征,普遍适用于各类逻辑形式成为人们在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运用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时必须遵守的最基本准则。然而,在现有逻辑读物中,大都只是论述了逻辑规律在反映实类对象的思维形式中的运用,而对其在反映空类对象的思维形式中的运用则很少或根本没有论及,有的干脆明确地把反映空类的思维形式排除在逻辑规律的适用范围之外。笔者认为,既然逻辑规律是在思维领域内普遍起作用的基本规律,那它就不但适用于反映实类对象的思维形式,也适用于反映空类对象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一、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准确找出句子语病   按照普通形式逻辑的观点,逻辑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循、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要求人们的思想要有确定性,即要求所用的概念或判断要保持其确定的内容.如果违反了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维不能都是真的,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违反这个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一个思想或是反映某个客观对象,或者不反映某个客观对象;一个思想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二者必居其一.违反这个要求,就会犯“无所断定“(也叫模棱两可)的错误.充足理由律要求作为理由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或经过实践证明而无疑问的,理由与推断之间要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如果按这些逻辑规律来解答一些有关句子的语病,那就容易得多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