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秋燕 《文教资料》2007,(21):136-138
文章认为,消极心理学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2.
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反对传统心理学有关人性的消极隐喻及其对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应把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一股新的研究力量,它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消极悲观层面与取向的反动。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如一夜春风,给原先略显沉闷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活力:积极心理学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一股新的研究力量,它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消极悲观层面与取向的反动。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如一夜春风,给原先略显沉闷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活力:积极心理学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统治近半个世纪的消极(病理或病态)心理学是以问题为关注重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遵循了消极心理学的以问题疾病为导向的治疗方针。近十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以及教育方式方法上提出了新的思路,即从问题导向到积极价值取向模式,不但要关注问题更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品质,使学生幸福乐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相似文献   

7.
统治近半个世纪的消极(病理或病态)心理学是以问题为关注重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遵循了消极心理学的以问题疾病为导向的治疗方针.近十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以及教育方式方法上提出了新的思路,即从问题导向到积极价值取向模式,不但要关注问题更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品质,使学生幸福乐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目标错位、教育内容缺失、教育方法单一以及评价方式陈旧等问题。陈述积极心理学的由来、研究内容、研究特点以及影响,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标、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21世纪社会、教育和个人发展的更高要求,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显得比较落后。当前,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表现出新的趋势:工作者资格认定的职业化、高学历化取向;工作者培养的专业化、研究化与实践化取向;内容的综合化、途径的多样化与整合化取向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取向。借鉴欧美国家的有益经验,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内容,整合模式;加速现代化,推进本土化。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削弱、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枯竭化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预防为主,心理咨询与辅导作为辅助、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时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时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深入了解,其发展表现出新的趋势:价值取向的人本化和研究取向的本土化、教育内容的综合化和课程结构的系统化、辅导取向的发展性和教育模式的多元性、服务范围的普及化和途径方法的多样化、师资建设的专业化和资格认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意蕴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属性。缺少文化意蕴,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忽视文化意蕴的文化迟钝现象,从而使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没有特色,实效性也较差。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敏感性,我们应该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建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机制、探索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发展性心理辅导日益受到广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以其“预防性”和“发展性”逐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是在心理科学理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以心理健康标准的重新界说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发展趋势的一种理论模式。该模式以全体学生为辅导对象,注重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实施可以采取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个别或团体咨询、家庭和社区辅导网络相结合的金三角模式。  相似文献   

14.
When discussing contributions from psychology in/to educational practices like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it is peculiar that psychologists (of an educational or clinical kind) or education-oriented sociologists, both not often based in schools or classrooms, dominate the topic. It has been acknowledged that school staff have been over looked and underutilised in contributing to the discussion, particularly as this pertains to sharing perspectives on how they experience their role in relationship to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The study presented here looked to address this situation by seeking the perspectives of school staff on a range of concerns situated at the nexus betwee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Contrary to the type of displaced assessment intimated above, this group of school staff generally accepts they perform a crucial task in supporting students, their main concern being to incisively question how they might negotiate existing role-related pressures to better current school-base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在军校中,以寝室为单位组建心理健康训练团体,结合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开展相应的团体训练。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军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效性,有效的补充了现有的一些心理教育方式,使之形成一个较完善的具有军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健康是心理健全和身体强壮的完美结合,是一个人身心、社会方面的综合反应。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要“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如何把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锲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任务。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健康是心理健全和身体强壮的完美结合,是一个人身心、社会方面的综合反应。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要"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如何把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锲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素质教育备受关注,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学校应强化宏观统筹,在全校兴起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之风,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为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玩兴",作为一个心理学新兴研究领域,近年来被学者广泛研究."玩兴"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玩兴的引导和培养.本文对"玩兴"的研究作了简要的概述,之后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了玩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针对当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