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少儿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要依据少年儿童生理发育规律的特点进行科学训练 少年儿童时期正值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身体各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全,各系统的功能和系统之间的协调能力还不完善。  相似文献   

2.
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专项素质、技术指标与成绩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了包括年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本技术等指标的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模式,对其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和规律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少儿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特征及运动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苟波  陈佩杰 《体育科研》2004,25(4):34-36
对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发育规律特点、运动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其发育规律,为评价青少年学生体质水平、运动员科学选材和体质研究工作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艺术体操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体生长发育规律是制订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标准的理论依据。本文对216名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发育状况进行多年的追踪测试与调查研究,获7000多个数据,揭示出艺术体操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与一般城市女生相比,经过系统训练的艺术运动员性成熟期推迟2-3年,身高、体重的增长高峰随之推迟,身高的快速增长期延长,从而带来了身体形态各项指标生长节奏的变化。运用这一规律建立的“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模式”已成为艺体运动员科学选材和系统控制体形的坦佛标准,有效地推动了训练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生长发育的早晚与快慢对运动员成绩的增长和运动寿命的长短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了解运动员生长发育过程,特别是在突增期发生的机能、形态变化,有助于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对运动员身体发育规律的研究,现已普遍成为国外运动医学的课题,其研究成果也已在  相似文献   

6.
李泉  李石光 《安徽体育科技》2000,21(2):64-67,71
对3所师范院校112名体育专业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进行了测定,共测试了身高、胸围和握力等13项指标。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符合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各项开矿指标均高于普通大学生水平。这些数据的测定,为今后体育专业招生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身高、体重、身体形态、遗传因素等八个方面,分析、讨论了举重运动员的选材问题。着重论述了怎样的身体形态结构有利于举重运动成绩的提高和选材时对少年儿童举重运动员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培养虽然属于基础培训层次,但对构建合理的运动人才梯队,培养优秀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具有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短道速滑运动员在体能、技术训练时应遵循其身体形态、生理、心理、运动素质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比较早、而且快,兴奋和抑制的转换过程中兴奋性占据优势,技术训练时尽可能地多做示范,减少讲解;应该高度重视神经调动肌肉速度的训练,应专门性、针对性地对小运动员的动作速率努力开发,不能在12岁之前丧失这个机会。心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对缺氧的忍耐力弱,高强度的无氧耐力训练使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对少儿的健康体系是一种破坏,也缩短其运动生涯;应采取高强度、短时问、多组数与长间休训练方式,增强心脏每次搏动的输血量,既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又有效促进了少儿心肺器官的良好发育,为其今后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心脏的储备能力。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敏感期与先后顺序,应在12岁前合理搭配、均衡开发运动素质,绝对力量素质和无耐力素质应在16岁以后适宜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有平  贺静 《体育科研》2016,(5):100-103
身体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各组成成分的变化,是人体体质学、人类发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外对身体成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身体成分各指标与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各指标存在一定的关系,国内对运动员身体成分各指标与身体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少年运动员身体健康和发育的状况与其运动生命的保持、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相当的关系.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外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发育的状况,以及身体形态的特点;研究专项训练对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影响,以及中外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差异.来自中国和保加利亚的224个艺术体操运动员(年龄8-12岁)参与了有关的测试.研究结果: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发育的主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均低于本国同龄的城市女生;保加利亚运动员身体的发育指标要高于中国运动员(P<0.01);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比同龄女生更长的四肢.此外,艺术体操女孩身体形态发育的BMI和Vervaeck指数与训练的年限存在高度相关(P<0.01).结论:(1)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的发育要滞后于同龄女孩,特别是10-12岁年龄组.(2)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更长的四肢和较好的相对力量.(3)保加利亚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发育要早于中国女孩,特别是身体各部的国度.(4)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所具有的特殊的身体发展和身体形态与早期专业训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随机抽取北京市第27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国民体质标准测试工具和双能量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对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及相关形态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男生受试者大部分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均与全身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呈高度正相关(P〈0.01)。男、女受试者的瘦体重,肌肉组织重量等与骨量呈高度正相关,而体脂率指标与全身骨矿含量和骨密度都呈较低的相关度。这提示影响青春期少年骨发育的重要因素是其瘦体重及肌肉组织重量,而处于青春突增期的少年体脂率与骨量的多少并无太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试上海市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比较各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的差异,探讨基层教练员利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来预测睾酮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对420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左手正位X线片的拍摄和血清睾酮的检测,按骨龄片中种籽骨形态的差异进行不同发育阶段的分组,从各组中随机抽取30人作为研究对象,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组间血清睾酮水平的比较。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86%和1 187%,女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55%和329%;男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875,P<0.01),与体脂百分比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312,P<0.01);女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体脂百分比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774和0.463,P<0.01)。结论: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处于显著增加的趋势,且每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男、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对身体成分会产生影响,且存在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抽样调查济南市区7-14周岁男女少年儿童左手X线片,经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1-5掌骨长及骺长进行精确测量,并将测试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掌骨长度指数随年龄增长的规律与身高及其它长骨骨端宽度的增长规律具有相似的曲线;手掌骨干骺连合出现的时间较其它部位男生提前1年,女生提前约3年。提供的男女各年龄组掌骨长度综合指数能反映全身长骨发育状况,对客观预测身高发育趋势及运动员选材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1985年和2000年天津市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5年来,城乡男生和城市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而乡村女生胸围却显著降低,身体形态生长发育不均衡,城市男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高于乡村男女生。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城乡男女学生均大幅度降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发展不平衡,城乡男女生速度、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等身体素质均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大幅度降低,上肢力量薄弱现状仍未改变。城乡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了解现阶段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特对2006年我国国家游泳集训队125名队员的身体长度、宽度、围度、皮褶厚度等28个形态指标和肺活量、一维重心、骨骼年龄3个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发现:2006年集训队队员的体型更趋于游泳项目所要求的水中减阻的流线型体征;但队员躯干围度指标的发展趋势不利于降低形态阻力,提醒应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加以改善。男队员身体长度及其复合指标整体上均好于2004年队员;2006年队员的上臂肌力与呼吸机能有所下降;一维重心与未成年队员骨龄的测量,能为早期重点培养运动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运动训练中,优秀高山滑雪运动员保持较好的体质、身体形态学、跟骨超声骨量对提高高山滑雪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非常有好处的。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高山滑雪运动员体质、身体形态学与跟骨超声骨量现状进行研究,为其科学运动训练提供借鉴。结果显示:高山滑雪运动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瘦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身高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高山滑雪女子运动员体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瘦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运动员体质方面男子高山滑雪运动员握力体重指数显著低于体育大学生,其他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女子高山滑雪运动员体质各项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山滑雪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将探讨性别差异对学习瑜伽的影响视为研究目的。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男女生性别因素对学习瑜伽课程的差异,得出男女生因生理特点不同对学习瑜伽的动机、练习瑜伽的效果、身体形态等指标的改变有所不同。建议通过瑜伽文化教育等途径来强化男女学生对瑜伽运动的认识。研究以期为瑜伽课程在高校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推动高校瑜伽课程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超声骨龄和中国人骨发育判读标准的骨龄判读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超声的技术发展,正逐渐被应用于骨龄的判读中。与传统的X线判读骨龄相比,超声骨龄可以自行判读,判读过程中客观性高,受人为的主观性影响较小。但是由于其技术较新,其准确性和精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是对同一批受试者的超声骨龄和中国人骨发育判读标准(CHN)判读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以期对超声骨龄的研究提供一点依据。结果:男女两种测试方法判读结果整体成高度相关,但配对性T检验,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分年龄段的相关性男性大部分相关性在0.6~0.3之间,女性相关性由0.9下降到负相关,按年龄分段T检验男女性别差异大部分均具有显著性,两种方法读数差异在0~1岁之内比例男女分别为54%和59.8%。结论:两种方法判读骨龄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与人类学发展特点以及两方法所采用的不同的判读标准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刘建国  周直模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3):325-326,33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市武侯区部分部分参加太极拳和交谊舞锻炼的离退休职工(家属)和一般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太极拳男组身体的柔韧性明显大于交谊舞男组(P〈0.05),太极拳女组身体的柔韧性也稍大于B女组,但两组的差异性不显著;太极拳男组和交谊舞男组,太极拳女组和交谊舞女组在骨密度的比较上(P〉0.05)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太极拳和交谊舞在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保持骨密度稳定,防止骨质疏松方面的健身功效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校正在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的二年级大学生的体脂含量和胖瘦观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的大学生体型分布呈正态分布,课堂上的运动强度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体脂含量。虽然大学生重视体重对健康的影响,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体型胖瘦的标准并不清楚。男大学生中仅有58.7%对自己的体型有正确的认识,女大学生中仅有56.8%对自己的体型有正确的认识。一些体型偏瘦或过瘦的男生没有意识到自己体型偏瘦或过瘦,一部分体脂正常的女生则认为自己偏胖。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胖瘦观念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