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不断提升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满足学校课程对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适应性以及对学生发展需求的差异性,我校重视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来自学生的信息,并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改进我校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2.
学校应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增强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在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形成学校特色,提升内涵发展水平。这无疑给基层学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么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呢?我校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学校,这几年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管理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为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落实我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发校本课程,构建新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4.
付炳建 《现代教学》2011,(7):125-125
我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为本,致力于课程建设。在“三级、三类、三维”课程体系下,开齐开足基础型课程,同时统整学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初步形成我校拓展型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5.
学校应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增强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在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形成学校特色,提升内涵发展水平。这无疑给基层学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么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呢?我校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学  相似文献   

6.
周国正  王长芬 《现代教学》2014,(Z3):108-109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也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课程彰显学校的文化品位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通过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多样发展?面对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基于我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在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思考中,从2009年7月起,在我区教育局的支持与指导下,我校开始了“文化”主题轴综合课程建设的实践。课程创生:依托师生,整合资源1.搭建教师课程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7.
张甦 《现代教学》2014,(10):23-24
我校充分利用多年来在“智慧育人”办学理念上已经形成的研究基础与成果,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课程的个性化运作中,完善并建立起了基于我校校情、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称之为“F—U—N课程”。我校通过“F-U—N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来践行“智慧育人”的学校理念,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我校课程实践之中,为多层、多元的课程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搭建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学校课程决策是指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有关方面作出选择和决定,进而推动其实施的过程。它有助于学校从机制或制度层面加快解决和改进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增强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有效的学校课程决策是指学校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决策,从而增强课程对本校师生的适应性。有效的学校课程决策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课程决策自主权;划分决策主体权限,增强决策主体的意识和能力;收集全面可靠的信息,建立课程决策信息体系;建立课程决策机构,整体规划和监控课程决策活动。  相似文献   

9.
刘明 《现代教学》2011,(9):49-49
作为上海一期、二期课改基地学校以及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我校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面对新一轮的学校发展,我校紧紧围绕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核心要素,多层面地推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区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进行地方、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是我国课程改革呈现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存。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追求课程对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课程领导是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保证农村中小学的课程领导发挥最大效力.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有130余年校龄的学校,我校一贯倡导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生长点,让课程文化建设催生学校的成长力。近年来,我们以校本课程建设为纽带,聚合学校文化资源,构筑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和课程文化,赢得了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一、课程开发的目的利用校内艺术馆,营造浓郁审美氛围;从美的体验走向美的创新,打造活动型课程模式;架构各学科相互  相似文献   

13.
孙鸿俊 《现代教学》2014,(7):129-129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把“尚美育人、多元发展、幸福人生”办学理念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我校积极构建基于“幸福体验”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学校美育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美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该体系分作统一性校本课程和选择性校本课程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了课程的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管理的改革,为学校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我校自2002年10月开设学校课程孝心教育以来,得到区教育局各级领导和济南教育学院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引起了家长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适应发展需要 深化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5年以来 ,我校一直在探索电工学课程改革的思路。我们培养的是担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人才 ,具体地说 ,就是培养有较强工作能力与适应性的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因此 ,根据科技经济发展对非电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 ,传统的电工学课程迫切需要改革 ,应该更新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能力培养。通过十多年的探索 ,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逐步明确了思路 ,那就是 :从调整课程设置入手 ,以加强电子技术和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创建新的教材内容体系和实验内容体系为手段 ,建立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新体系。我校电工…  相似文献   

17.
戴颖川 《现代教学》2010,(1):101-101
我校在结合学校实际,进行课程统整的过程中,重视对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探索与三类课程实施背景相配套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2004学年,我校制定了青浦区实验中学学分制评价实施方案,以保障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和教师在学校内部开发实施教学的一种课程形态,其开发实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适应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它不仅强调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应性,还强调课程开发过程对学校内部教学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基于这样的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开发原则,校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我校积极探索,整合创新教学资源,构建了学科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互补共融的课程体系。一、课程开发背景新课程改革强调提高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  相似文献   

20.
任光升 《中国教师》2012,(18):37-40
<正>课程建设是学校创建特色品牌的关键。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对"基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近年来已初具成效。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策略。一、确立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必须与课程建设目标相一致。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校课程目标体系建设的前提,而学校课程目标的设定又是对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真正推动和支撑。针对我校的特点,我校制定了如下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1.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