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童心,童心闪烁真诚,童心引领发现,童心诱发灵感,童心升华情趣,童心会使教师时时充满童趣,时刻理解关注孩子。作文教学应放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精神的成长中去,让孩子们回归趣味写作、率性写作的本性。  相似文献   

2.
"童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富有"童心"的小学英语课堂是快乐的、轻松的。作为教师,要蹲下身来,与孩子交朋友;玩起游戏,与孩子齐欢乐;保持幽默,从而构建具有"童心"味的小学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索真理的地方。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蹲下身来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鼓励学生思维碰撞,启发学生心灵交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带着一颗童心与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那么你就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4.
爱心教育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变得更自信更快乐,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孩子的童心需要百般呵护,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童心世界是纯洁无瑕的,童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童心世界是充满智慧的,我们应怀着一颗爱心,用赏识的目光,小心翼翼地走进这片圣洁的领地,与幼儿一起欢喜、悲伤、想象、创造。  相似文献   

5.
王红梅 《文教资料》2011,(17):55-56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中的四个案例谈了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感受和思考:让语文成为孩子放飞心灵的天空,让童心自由飞扬。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们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我们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人才。童心过去人们常常把教书先生称为"孩子王",其实,从今天的情况看,班主任才是真正的"孩子王"。不管这称呼是褒还是贬,它至少说明班主任总是与学生们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心灵总是年轻的。的确,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之魂、品牌创建和特色之魂。童心环境、童心教师、童心课堂、童心学生是童心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童心校园文化建设顺应儿童的天性,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打造童话校园,让孩子们生动活泼、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教学实施至今,一些教师作文教学还在走老路、弯路,孩子的童真常被扼杀,思维常被束缚,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人,教师只有以学定教,因学而导,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放飞童心,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9.
在班级管理中,爱心,童心,用心是非常重要。班主任不只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更是学生生活学习上心灵的导师,知心的朋友,成长中的鼓励者。只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以爱心、童心、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成长就会充满自信,健康快乐。  相似文献   

10.
走进童心     
陈昆朝 《考试周刊》2013,(72):171-171
童心是一种优美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保持童心使教师与孩子之间拥有默契,灵魂与灵魂之间紧密契合。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心心相印,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如此丰富细腻、如此灵动不羁、如此诗情满怀,甚至充满哲意。那是一片满是清新、满是朝气的田野,懂得呵护、欣赏这蓬蓬勃勃的生命之绿,并努力使它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那么教师的心灵也会因此而充实和纯净。  相似文献   

11.
使教育教学活动能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让拼音教学变得饶有趣味。教师要揣一颗童心,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从孩子的视角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让孩子由衷地想学、乐学、爱学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12.
童心教学不仅从教学形式上要体现灵动性、多元性,还要在教学内容筛选和教学创新探索等方面有观照意识。创优情境、创编演绎、创新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多童心情感释放机会,其课堂教学激发动力会更为强劲,教学效益会大幅度提升。童心教学不是带领学生肆意玩耍,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认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小学双语科学课的教学不能上成外语课。双语教学应通过简单渗透和整合,达到双语思维,以童心教学法激童趣、塑童心,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与历史上的众多诗人相比,李白具有浓郁的童心,正是因为这颗鲜活的童心,李白的诗才在一代代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播下一颗诗的种子和一份美好的情感。理解李白诗歌,不能离开童心,对李白的鲜明个性和立身处世,同样不可或缺。童心,是解读李白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5.
肤浅、单调的教育教学也可以是幸福的,得靠教师自己去找寻;优秀的教育教学是需要理念支撑的,得靠行动去践行。教师要用心读懂学生,多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使学生用心学习,还要拥有一颗童心,从学生的立场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世界是一个美丽的王国,童心是人世间最透明的场所。一方面,我们对儿童赞美不止,对童心向往不已,现代人梦想做回孩子,然而,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进步速度越来越快,竞争的惨烈已经蔓延到孩子的世界,当下的孩子日益失却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在这种情势下,儿童文学的价值因此而突显。呵护童心,保留童心,会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尊重"童心"为基础.教师应该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对儿童诗的领悟和创作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过程,儿童诗的学习对儿童精神价值的提升具有作用。教师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表现技巧,让童心飞扬,为孩子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童年。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对儿童文化加以了解,合理应用童心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童心教育时,教师应从儿童的角度,对语文教材进行充分挖掘,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全方位、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对童心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儿童诗是针对儿童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块纯净鲜美的园地,是滋润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乐章。孩童有其天真活泼、充满幻想的生活天地,好动、爱玩的他们还喜欢用自己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己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童笔书童心,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飞进诗的意境,情景交融,意象相通。晶莹童心,让诗在学生心灵里滋润萌芽、诗情飞扬,让诗在语文课堂里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