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汉语书面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创造新字代替原有字的某一义项和字的通假两种现象,并因此产生了古今字和通假字。古今字与通假字之间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中全国统编教材,在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认定和表述上却没有统一标准。例如:(l)学而时司之,不亦说乎?((论语))-“说,同‘悦’,愉快。”(初中第一册第82页注<4))①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c《段之战》-“辟,通‘避’。(高中第五册第AN页往何>)(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畔,通‘叛’。”(初中第五…  相似文献   

2.
《水游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义军反抗朝廷为历史题材的小说。写宋代战争的故事,当然要描写宋代的兵器。刀就是该书主要描写的兵器之一,仅刀的名称在《水游传》中就达十种之多。然而据笔者所掌握的史料来看,《水浒传》中除了少数两种刀名外,其余大部分刀名在宋代书籍中几乎没有记载,与此相反;这些刀名却在明朝书籍中频频出现。对此,笔者认为辨析这部历史名著中的兵器,对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历史,了解古代兵器和更好地鉴赏《水浒传》都是有所裨益的。我们先读几段《水浒传》中关于各种刀的记载。如《水浒传》第十一回说林冲“挎口…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高中《语文》第三册)一课中,“相”、“见”二字出现频率较高,且用法较为特殊,而课文中或没有注释,或解释得不甚明晰。如:“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一句,课文注释为:“[迎取]迎接你回家。”译文中的“你”字从何而来?让人不甚明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现将《孔雀东南飞》中“相”、“见”二字字义分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福建泉州的万维生邮票艺术馆邮政服务中心于2004年7月11日正式开业,当日启用万维生手迹邮政日戳,其下方“万维生馆”四字中“万维生”三字是他的签名笔迹。这样在同一个邮戳上使用同一种字,却出现两种字体。这种形式在纪念邮戳、风景日戳上多有出现(编按:此处并不专指表示邮局地名的字),但在邮政日戳上极为少见。它集名人、书法于一体,实属难得。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于1997年12月公布,但不久就宣布停止使用。在这极短的期间内,我国发行了5套邮票,其上也出现了这些“简化字”(笔者称“超简字”)。这5套邮票是: 1978年4月25日发行的T24《气象》邮票,第1枚“天气预报”图中的“预”字,简化为“予”(图1)。1978年6月30日发行的T27《牧业学大寨建设新牧区》第1枚“大搞草库伦建设”邮票,图中红旗上的“寨”字,简化为“(?)”(图2)。1978年8月26日发行的T29《工艺美术》邮票,是出现“超简字”最多的一套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是由跑、跳跃、投掷等身体活动组成的运动项目。我国古代没有田径运动这个名称(田径运动这个名称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由英语翻译过来的),在古文字中也没有“跑”和“跳”这两个字(唐以后才有“跑”字和“跳”字),但却有与跑、跳跃.投掷意义相  相似文献   

7.
邮政总局1987年7月11日(1987)邮政字96号文《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指出:“最近,发现集邮总公司以非正常渠道索取和复制邮电日戳印模,制作和出售集邮品,使集邮品失真。”1988年7月13日(1988)邮政字98号文《关于调用集邮品所需邮政日戳印模的函》称:“我局同意集邮总公司为制作集邮品调用附表所列日戳印模(戳样),调用的具体事宜可与集邮总公司议定。”从中可见,就在此时,我国邮政出现了“复制日戳”。  相似文献   

8.
包括《汉语大词典》在内的多部辞书,在释上声调的“燎”字时,都有“烧焦”这一义项。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燎,在甲骨文中写作‘木”,从木从众点,表示火烧木柴之意,为会愈率。又作动词焚烧条牲用,如“丙申卜,沉二牢,烧一串”《被续九五》。《说文》:“燎,放火也。从火,定声。”徐倾注笺:“、燎实一字,相承增火旁……今云放火者,后人改之。”由此看出,“燎”字的本义为“烧,燃烧”。《孙子·火攻》:“时者,无之操也。”梅尧臣注:“早鹰易燎。”此用本义。引申而有“烘烤”义,例如:《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帝对…  相似文献   

9.
郑志鸿 《武当》2008,(10):42-43
一、丹法起源于数万年前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O”字是第一个发明。那是由于祖先们在原始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微妙光源,因而创造了“O”字。此记载于《河图洛书》中,在甲骨文时代的《大道经》中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10.
古韵 《集邮博览》2011,(12):78-78
众英雄齐聚忠义堂,水浒传三组喜收官。2011年11月18日,《水浒传》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问世。这一回,军师吴用、黑旋风李逵、浪子燕青、小李广花荣、双鞭呼延灼……纷纷亮相,英雄齐聚忠义堂,怎一个“喜”字了得!  相似文献   

11.
马原年 《武当》2006,(5):11-13
对于陈氏太极拳的“缠丝法(精、劲)”,太极拳界褒贬不一,褒者称“缠丝法”是“太极拳的灵魂”,是“太极拳命名的由来”。贬者却认为“缠丝法”是“不科学的说法”,是“故弄玄虚”。对于名人名著,笔者不敢妄言或褒或贬,但笔者精读了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以下简称《陈图》)后,发现书中有不少疑点。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名。李贽与金圣叹是这部小说最重要的两位评点,且影响至大。然两人无论是在《水浒传》的创作论,还是《水浒传》的主题论、人物论上,都是大相径庭的。李说施耐庵“发愤作书”,金说施是“心闲弄笔”;李说《水浒》宣扬忠义,金说是除寇灭盗;李说梁山人物皆“大力大贤”,金说是“豺狼虎豹”。总之,金圣叹在《水浒传》思想内容的重要方面,都与李贽分庭抗礼,而力标异说。究竟孰是孰非,比较一下他们的批评,不难看出其高下,且对我们正确认识《水浒传》,也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3.
仇勇 《上海集邮》2002,(6):17-17
《上海集邮》2001年第7期36页刊登了居洽群、徐星瑛的《牡丹图广告邮资片的版式研究》(以下简称“《牡》”),按邮资图内“中国邮政”4字彼此间距离的相等或不等,将这种邮资片分为3种版型,笔发现尚有遗漏,现按《牡》顺序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裘柏年 《中国集邮》2000,(12):23-23
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所撰,它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4大名,先后出现在我国的邮票上,但反映小说主题内容,形成系列完善的全套邮票要数《水浒传》邮票,它是我国自有邮票以来的第一套系列邮票,取材于古典长篇小说,搬进国家名片雅堂之中。它用有限的画面,把《水浒传》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的英雄好汉刻划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旅鸿 《上海集邮》2003,(8):17-17
澳门《水浒传》邮票,全套6种,画面秉承《文学与人物》的系列风格,以展示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为主,辅以相关故事背景,与内地《水浒传》邮票迥异,却为自制其极限片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6.
近日整理旧藏,找到几年前从朝天宫旧书市场觅得的与《古物陈列所》邮政明信片类似的明信片两枚,发现它们与《集邮博览》2005年第5期和第9期所介绍的稍有不同,现展示于下。其一枚为“董诰冬景花卉九腊梅白棠梨”。明信片背面图案、说明文字的布局与第9期封底第2排右2图相似(亦无“古物陈列所珍藏”字样)(见图1),但正面上方却印着“邮政名画信片”六字,下印“北平古物陈列所印行”字样(见图2)。从编号看,既是“之九”,就至少不下9枚;又从其纸质和印刷技术推测,估计也在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17.
读编往来     
《钓鱼》2004,(1)
“标”与“漂”应有区别《钓鱼》编辑部 目前,《钓鱼》杂志上存在“浮标”与“浮漂”及“标”与“漂”混用的问题。其实,用“漂”还是“标”在钓鱼的实际活动中并无大碍,但与钓鱼媒介和渔具厂商营销活动却有着密切关系。作为《钓鱼》的热心读者,经观察,在今年《钓鱼》第17期之前,杂志上都是以“浮标”和“标”字刊出,包括《钓鱼专刊百期精选》。可是,从今年第17期开始,“浮标”突然改为了“浮漂”和“鱼漂”,“标尖”也成了“漂尖”,虽是一字之差,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混淆不清,让读者无所适从。而就在这期杂志第22页,厂家的广告明明是“浮标”,…  相似文献   

18.
《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真言》,《大悲心咒》、《观音大士心咒》。所谓“心咒”,就是一切法咒的核心之意。咒文为“嗡。(由于传译不同,亦有作“唵”字者)、嘛、呢、叭、咪、吽”六个字,故称《六字大明咒》。此咒佛教界认为,光大园明,妙用无穷,为佛教经典之精华,密宗莲花部之重要法咒。据传此咒为“观自在菩萨”之微妙本心,昔菩萨自己即持此咒而修练成佛,名“正法明如来”。相传尹喜真人高弟子所著的《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简称《性命圭旨》)谈到“观音密咒图”时说:“始则自上而下,至于脐中,‘唵’字须要到脐;终则自下而上。至于喉内,‘(口弥)”字在脐之下”,  相似文献   

19.
试论武术、舞蹈、戏曲之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古代文化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彼此相互渗透和影响。武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它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但它与左邻右舍的联系却很少有人问津。本文在肯定武术技击性的前提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试论它与舞蹈、戏曲的联系,目的在于今后进一步辨析这三者的区别。研究方法(略) 分析和讨论 (一)分清“舞”的性质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中有两个字,一个“”字,酷似人穿长袖而舞,一个“”字,上为手舞兵器,下为足之蹈之,这两个象形字都表示“舞蹈”。不少文字学家认为:“武、舞古同字,武即舞也”。其实,在“舞”的内容中,象形字已把文舞与武舞区分开了。到了周朝,这种区分更为明确。唐朝遂改称为软舞和健舞。《韩非子、无蠢》中记述:“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现辖4个市、8个盟,作为行政区划的“盟”出现在邮戳上十分罕见。《民族集邮》第96期曾介绍了3种带“盟”字的邮戳,都是1954年时所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