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球发球历来都是用非击球手抛球,也有偶尔采用双手抛球的.根据抛球的目的不同,本文从解剖学的角度研究了抛球与击球的关系,提出了“同手抛球“与“异手抛球”的技术新概念,弥补了排球教材中有关该问题的论述空缺。  相似文献   

2.
“抛绣球”历史悠久。它由古代男女游戏活动,演变为恋爱方式,再演化为元杂剧中“抛球择婿”的情节模式,自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瑞吉欧人在谈到教师角色时有一句隐喻:“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Catch the ball that children throw us.)”这句话是指教师要倾听、关注孩子,并以十分真诚、愉悦的态度与孩子交往。教师与孩子之间在课堂上交往的过程,就像抛球和接球的过程一样: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彼此没有地位的高低和尊卑的差别;抛接球的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抛球者和接球者是相互激励和相互转换的,抛球的同时准备接球。同样,教师和学生彼此应互为伙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参考世界比赛,结合作者多年带队训练比赛实践,论述了排球训练和比赛中二传与三号位扣手“远网短平快球”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不同层次排球运动员弱手进攻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笔者力求通过探讨得出结论,证实弱手进攻在竞赛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对排球运动员进攻能力的全面发展起到提示性分析,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投掷铅球过程中发生“抛球”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用力顺序不对 ,小臂用力过早 ,使铅球过早离开身体 ,导致肘关节下降 ,呈托球状态 ,最后只好将球抛出。纠正方法是 :掌握用力顺序 ,加强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7.
手功是排球运动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排球技战术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的训练与教学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手功的重要性和相关的训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冯要辉 《黑河教育》2011,(12):47-47
传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而传球技术的好坏则取决于传球的手型和用力。本文重点分析了传球教学中手型和用力训练的难点,提出了传球时的手型和用力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那是一场令我记忆深刻的球赛,路兄完美的球技,让我很是崇拜……开局时,中场抛球。球距地面还有一定距离时,路兄便起身一脚勾过来,竭尽全力把球一铲——只见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很多人想趁球在空中"飞"时顶回,但球被路兄触及后,似乎有了灵性,巧妙地"避"开了敌方队员的头。守门员还没反应过来,球就进入门中……  相似文献   

10.
贫穷神父     
圣母抱着圣子耶稣决定降临人间并参观一座修道院。所有的神父都深感自豪,他们排成一个长队,逐个来到圣母面前表示敬意。一位神父朗诵了动听的赞美诗,另一位展示了他为《圣经》绘制的彩画,第三位讲出了所有圣徒的名字。就这样,神父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向圣母和圣子表示了敬意。排在队伍最后的是该修道院最贫穷的一位神父,从来没有读过那个时代充满智慧的著作。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在附近的一个老马戏团里工作,他们教给他的全部东西就是向空中抛球以及其他一些杂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气排球传球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排球场地、器材以及规则的特性,气排球传球技术与传统硬式排球传球基本技术能够相互兼容,又有所不同,其传球创新技术有双手抱球、双手抛球、正面低手、正面低手侧面、单手托球等传球技术。其创新技术具有大众体育健身功效,深受广大气排球爱好者喜爱,并提出了气排球传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供参与气排球运动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这学期,我在大班开展了“读经典”活动。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唐诗接龙比赛,一方首先“抛球”——念上句.另一方很快“接球”——念下句.你来我往,接得又快又对者为胜。在男孩女孩分组较量中,男孩总是败下阵来。因为我班的女孩人数较多、再加上有的女孩家长很重视教育,提前进行了预习。为了让男孩们回家能养成看书阅读的习惯,我采用了激将法:“哎,还男子汉大丈夫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论述的"抛球"的过程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通过问答互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反应、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思维高度集中的重要手段。它使课堂更具启发性和连续性,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艺术手段。教师的"抛球"设计要把握住一个"度"字,把握时机,还要注意它的方式、方法。处理好以上环节的问题,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以求获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1.教幼儿学习使用反义词。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玩法:1.告诉幼儿什么叫反义词,并罗列常用的反义词。如大小、长短、厚薄、上下、胖瘦、粗细、重轻、高低、快慢、远近、明暗等。2.幼儿围坐成圆圈,老师拿一只排球站在圆圈中间,轮流将球抛给幼儿。抛球时老师说一个词如“大的”,幼儿抛还给老师时说“小的”。抛球时老师说“高的”,幼儿抛还时就说“低的”,以此类推。如幼儿说不出或说错,老师要及时纠正并让该幼儿重复一次。  相似文献   

15.
说“手”     
陈晓龙 《语文知识》2003,(12):18-18
“手”是一个象形字,与“手”相关的词语甚多,“手”字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文化底蕴也越来越厚重。聊举数例,以启思维。“手”与一些语素结合在一起,可以泛指担当某事或参与某种行动的人。“新手”是指刚刚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高年级的排球课中,女生发球质量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如下的探讨. 一、影响发球的因素 1.动作技能因素 发球是指发球队员在发球区内抛球,用一只手将球从网上方发到对方界内的技术动作.虽然动作用文字表述较为简单,但是要想把动作做好却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7.
“看不见的手”是一条著名的经济学原理,它对文学创作同样具有干预和支配的作用。就此,本文从它的性质(人们或以为它是“黑手”,或以为它是“黄手”)、它对文学创作的外在影响、它同文学创作的内在关系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其基本结论认为,“看不见的手”只要是在正确的经济原则上进行操作的,它就没有什么被指责的.同时认为,在文学与“手”的相互掣肘中,真正理想的状态应是文学与“手”的“联姻”。  相似文献   

18.
喜欢打排球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排球好玩,但就是球太硬,特别是对于身体还在发育阶段的中小学学生来讲,打硬排球很容易导致身体损伤。不过,随着一种新式排球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所转变。这就是“软式排球”,从外观看,它与传统的排球没什么不同,不过,用手一按,你就会发现它比普  相似文献   

19.
黄丽丽 《教育导刊》2006,(10):45-46
儿童教育应该是一种“对话教育”。有一位专家曾对“对话教育”作了形象的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关系,师幼之间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幼儿就难以和谐相处。那么,幼儿教师应如何让幼儿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认为要实现对话教育,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话题那么多,你有没有真正听一听、悟一悟呢?这是个儿…  相似文献   

20.
“看不见的手”是一条名的经济学原理.它对学创作同样具有干预和支配的作用。就此.本从它的性质(人们或以为它是“黑手”.或以为它是“黄手”)、它对学创作的外在影响、它同学创作的内在关系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其基本结论认为,“看不见的手”只要是在正确的经济原则上进行操作的.它就没有什么被指责的.同时认为.在学与“手”的相互掣肘中.真正理想的状态应是学与“手”的“联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