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畅 《小学生时空》2009,(1):99-100
我家的书柜里有许多书,有童话故事,有漫画,还有《水浒传》、《红楼梦》及《西游记》。我最喜欢《西游记》,虽然看了好几遍,但我百看不厌,而且每次看后收获都不同。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及其三种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后西游记》,都具有深刻的哲理蕴涵。《西游记》写了"悟空"的艰难历程,《续西游记》写了"变化"的最高境界,《西游补》写了"情欲"的终将磨灭,《后西游记》写了"解脱"的快捷方式。不管它们从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层次来展开象征性的描写,它们的终结目标都指向一个去处——空无。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研究,《西游记》的研究较为薄弱,《西游记》续书的研究则更为寥寥,文章以明末清初的三本《西游记》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和《后西游记》为研究对象,拟从《西游记》续书对原著在主旨、故事建构等方面的继承来对明末清初的《西游记》续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发展轨迹,结合两的整体关系,指出《西游记》杂剧记叙唐僧取经内容完整,结构宏大,由此演进为小说具有必然性,并进而对它在后世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具体、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大都特点鲜明,或具有突出的象征性,或契合堪舆学原理,或二者兼而有之.小说中此类环境描写有三种功能:推动情节发展、预示人物身份和暗示小说内容.《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生成模式和天人合一原理,一方面表达了作者认同佛教的宗教态度和作品宣扬佛教的创作主旨.同时,小说环境描写的堪舆学色彩,使《西游记》的环境描在空间布局、山水形态和动植物生机等方面为古代小说环境描写大大推进一步,在细致程度上,也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西游记》周邸抄本确有其事,此抄本与今见《西游记》面貌很不相同,并就《西游记》周邸抄本与周邸梓本流存于世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豆瓣网站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坚持半年有余,洋洋几万余字,娓娓地道出《西游记》中众人物的性格命运.加之作者常年居住在北美,身处西方文化圈,这些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八卦西游记》中:从东海龙王逆子小鼍龙说到西方校园枪击案中的叛逆青年;从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联想到《西游记》中师徒4人在女儿国的奇遇。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得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相似文献   

8.
《取经诗话》不仅为《西游记》提供了故事的初貌和人物的原型,而且还为《西游记》提供了大量的宋元以来杭州的半官话吴语方言,特别是最具特征性的地方性的“儿尾”方言,证实了《西游记》与杭州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和《天路历程》是中西方两部同以宗教取材的古代神话小说,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试图将《西游记》与《天路历程》进行比较,从中挖掘出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的地方,并作一个简单地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0.
刘阳 《语文新圃》2009,(10):23-24
《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太白金星说:“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照此换算,书中描写唐僧地上取经走过的十四年,仅仅相当于天上十四天。我忽然发现,就在这短短半多月的时间里,与地上版《西游记》平行上演着的,还有一部猥琐的天上版《西游记》呢。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2.通过对《西游记》情节、人物等要素的品读,进而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豆瓣网站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坚持半年有余,洋洋几万余字,娓娓地道出《西游记》中众人物的性格命运.加之作者常年居住在北美,身处西方文化圈,这些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八卦西游记》中:从东海龙王逆子小鼍龙说到西方校园枪击案中的叛逆青年;从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联想到《西游记》中师徒4人在女儿国的奇遇。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得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丰富的资料,探究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的源与流,认为《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是吴承恩融汇自汉唐以来流传民间及各种文学作品中二郎神传说的结晶,二郎神的传说被吸收,丰富了《西游记》的内容,渲泄了作者胸中“斩邪”“平妖”的块垒之志。  相似文献   

14.
幼时读《西游记》是看热闹 ,觉得孙悟空、猪八戒很有趣 ,很好玩。大学时读《西游记》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注重人物塑造、情节安排 ,而所谓主题思想则是官方认可的定论 ,未尝也不敢置疑。此后 ,由于我的教学和研究方向不在小说戏剧 ,未能重新阅读《西游记》 ,仅对它的研究情况大致了解 ,但从已有的论著看来 ,似乎不见有重大突破。约在五六年前 ,安纲同志谈起他对《西游记》的研究心得 ,认为《性命圭旨》是《西游记》的思想蓝本 ,它的创作内涵十分丰富 ,糅合了儒、道、释三家 ,而以道教的思想内容最为突出 ,并且列举了许多道教典籍作为例证。我…  相似文献   

15.
回眸《西游记》作者研究及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存所有的《西游记》明代繁本刊本 ,均未注明作者姓名 ,清代所有刊本均说明为“长春真人邱处机”著。经鲁迅等人考证 ,确定《西游记》为吴承恩著。章培恒等人怀疑吴承恩的著作权 ,而苏兴等人则坚持吴承恩说。我们认为 ,天启《淮安府志》著录小说《西游记》 ,系照抄吴承恩的好友陈文烛所撰《淮安府志》。吴承恩的《对酒》诗透出的信息 ,可看作吴承恩写作小说《西游记》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6.
《后西游记》是《西游记》的一部续书,是一部具有完整象征意义的寓言小说。通过小说前四章孙司空的后代孙履真寻仙求道过程的本查,可以解读这段故事的象征内涵,印证《后西游记》的主题就是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一、《西游记》和《红楼梦》中都写到两块顽石,《红楼梦》是从《西游记》的描写中演化出来的。曹雪芹把孙悟空的血液大量注入到贾宝玉 血管里去。孙悟空和贾宝玉在强或弱之点上 ,基本是相似的。他们反抗、斗争,有似石头;他们又一齐归于佛,在宗教的 牢宠下无能为力。吴承恩和曹雪芹都是石头的歌颂,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被塑造,便是明证。二、《西游记》写到的人间国度及地方行政区域凡十余,大都是吴承恩凭空结撰的。似西梁女国、车迟国据平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的孙悟空故事主要有:1、孙悟空有儿有女;2、孙悟空的金箍棒系得自南海龙王敖钦处,名“如意棍”;3、孙悟空一个筋斗打八万四千里。四、《西游记》以邵雍象数学宇宙发生论开头。  相似文献   

18.
他,这样理解孙悟空;他,这样戏说《西游记》。他,诙谐里暗藏犀利;他,调侃中蕴涵道理。他不当乖宝宝,偏偏“坏”得有新意,带着“我的青春我作主”的自信笑容,张扬着年少的“小叛逆”。请看吴有同学的个性新篇——反观《西游记》!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是编纂《汉语大词典》的语料之一。今就《汉语大词典》引《西游记》作书证、注音或释义尚可商榷的几个俗语加以辨析,以备《汉语大词典》修订之用。  相似文献   

20.
世德堂本插图并非仅仅是对语言文本的形象"再现",依据文本而进行的艺术化创作,早已将世德堂本《西游记》"图—文"关系带入相互交织、前后指涉的境界。世德堂本《西游记》图文之间存在着语言文本对图像生成的顺势影响;图像生成对语言文本改造的逆势影响;后期文本对前期图像生成的指涉影响;图像内容受到前文与后文共同指涉影响;以及受文本指涉所形成的图像自身系统的"互文本"等等。世德堂《西游记》图文之间纵横交错式相互指涉所形成的水乳交融般的共融共生现象,借助"互文性"理论将得到有效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