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前提下,以广告传播推动企业形象塑造必须更具战略性,绿色广告因其理念的先进性和传播过程的人性化,已成为企业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塑造具有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优质企业形象为目标,以对绿色广告的规范与发展为实务,探讨绿色广告模式对企业形象塑造的正面影响,并从传播学角度对以绿色广告模式提升企业形象的策略问题进行详尽解析。  相似文献   

2.
汪青云  李婉青 《新闻知识》2012,(10):69-70,23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也是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扩大的危机时代。发展绿色经济的口号提出的同时,广告作为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披上了"绿色的外衣"。绿色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形式,其特征优势若能在广告活动参与者的通力合作下,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定能占领大部分的广告市场,发展前景可观。本文即从绿色广告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出发,分析其在传播发展中凸显的优势特征,进而探析推动绿色广告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蔡雅雯 《传媒》2019,(17):69-70
当前,环境问题逐步升级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在绿色广告肩负宣教重任的背景下,情感元素的嵌入成为绿色广告传播的新路径。本文以情感传播研究为视角,分析了绿色广告中的“愉悦”“温暖”“惊奇”“内疚”“恐惧”这五类情感传播类型,结合绿色广告情感传播的过程探讨了绿色广告的情感传播策略,以期提升绿色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闫琰 《青年记者》2021,(8):22-24
5G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广告在商业广告中的比重持续增加,但是广告业面临的虚假广告、数据造假、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影响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急需从法律法规、传播主体的价值引领、广告主的社会责任、品牌价值积累等方面综合着力,创建健康有序的绿色广告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彭扬 《东南传播》2014,(8):141-14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世界的发展不再是独立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新的共存。那么对于广告来说也是同样,更多的广告运营商希望能将其跨地域甚至是跨国界来进行传播。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对商品和服务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并且由于语境差异、理解错位、知识结构、价值观等的不同,受众对每一个广告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刘天瑞 《大观周刊》2012,(10):116-117
绿色消费产生和发展对于人类和平持续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带动现代城市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人民生活方式向文明健康安全的方向持续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绿色消费必然带动企业绿色营销。本文通过研究消费者绿色消费的趋势,分析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形成互动机制,提出企业绿色营销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误导性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主或广告从业人员利用消费的不知情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弱点,在广告中运用模棱两可、引人误解的语言陈述或表达方式,有意诱导消费对广告主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促进销售、获取营利的行为。它“误导”消费的方式主要体现为蓄意打造“全新消费理念”、形成虚假“市场需求”等5个方面。探究误导性虚假广告存在的原因以及在我国如何杜绝误导性虚假广告,可以从社会伦理道德以及国家有关广告法律法规等层面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过度消费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的观点为更多人所认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运用逆营销广告提升自己的盈利空间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以此回应国家和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逆营销以“减少消费需求”为主要特征,这一营销方式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本文聚焦新能源汽车广告,借助详尽可能性模型探讨了不同的论...  相似文献   

9.
王丽莉  梁国伟 《新闻界》2006,(1):104-105
媒体是经营者发布广告,消费者接收广告信息的场所。电视作为广告发布的重要媒体之一,其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广告形态的发展,带来消费行为的变化。因此,在每一次电视广告形态变化的背后,是消费方式的改变。自20世纪50年代起,电视广告形态就在技术力量的推动下变化迭出,当代数字  相似文献   

10.
对报业广告转型的思考——来自成都报业广告市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业广告下滑的危机,报业广告需要寻找一些新的经营模式和广告增长方式. 为行业生产消费者促进消费 报社广告部门的角色一般是被动的,联系客户、刊登广告,策划实施活动,吸引广告投放.  相似文献   

11.
马頔 《今传媒》2012,(3):152-15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看到大量的广告影像。没有任何别的影像像广告影像这样俯首皆是。广告话语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不容小觑,它劝说人们消费,承诺的不只是商品最直接的使用价值,更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购买和幸福之间的等式。广告以影响为叙述方式,利用诸多充满魅力的影像,让受众对他当前的生活方式或是自我产生不满,诱导和影响受众的消费行为甚至是文化价值取向,这就是广告通过影像获取观赏者注意力的方式,进而揭示出广告影像观看之道的真正内核,以及其兜售梦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罗兰.巴特界定神话:"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措辞、言语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广告是一种神话——消费社会的言说方式。广告神话是一个指向外在美好世界的意义系统。它需要信仰而非理性,需要人们为之付出"牺牲"。它既是神话又是一个使人变成消费者的方法。广告是反主体的言说方式,它不要人们向内检视自身;只要人们笃信它,通过消费获得来自外部的安慰和幸福感。广告神话因此永远是一个没有主体的消费神话。  相似文献   

13.
吴志华  陈卓 《东南传播》2012,(2):103-105
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盛行,导致人们在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作为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影视植入广告该如何在现有的发展状况中保持自身的优势,突破先天的限制性因素继续向前发展?影视植入广告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何种变化?植入广告新兴类型与影视植入广告如何并存发展?这些都是影视植入广告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皓  哈彦峰 《新闻界》2007,(4):145-146
绿色广告在广告传播领域已成为目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取向,然而其可信度低下问题普遍存在。本文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这一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1912年到1937年《申报》所刊精神消费广告的内容、形式、类型以及营销方式等进行考察,从整体的消费现象着眼,解读这些广告所呈现出的民国初期上海市民精神消费的方式、特征等媒介镜像。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民众中存在着观赏式精神消费、参与式精神消费和内生式精神消费三个不同层次,他们通过精神消费塑造着社会角色并实现自我认同,以期寻找情感共鸣、肢体解放,实现精神重塑。  相似文献   

16.
广告传播作为符号操纵的一种手段,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消费意识和行为方式。毋庸置疑,广告传播的信息丰富了我们的消费生活,在我们的消费生活中起到了指南与示范的作用,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各种符号所充斥、所定义、所主宰。本文以奢侈品广告为切入点,深刻反思符号消费背后的各种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广告越来越符号化,导致了消费的统一化和虚拟化,进而对消费方式和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广告符号化进行理性批判,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广告与消费。  相似文献   

18.
传播时代主流价值观,刺激理性消费,创新生活方式,电视植入广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植入广告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日渐成熟,面对政策机遇与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把握好植入广告的发展转型策略,实现植入广告的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植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思博 《今传媒》2013,(6):111-113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更强调消费过程中能带来的艺术享受及精神满足。广告渐渐由早期叫卖推销的传播方式过渡到满足消费者审美愿望、实现意义生成的现代传播方式。本文在充分研究已有大量广告作品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广告叙事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广告叙事在广告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探究广告叙事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为中国广告传播的转型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琼  李秀琴 《新闻前哨》2013,(12):92-93,104
媒体广告价值,无论对广告主还是对广告媒体本身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及敏感的问题。本文拟就受众广告价值呈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针对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等受众消费的问题,总结出受众广告价值评价的依据,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在广告活动中的媒体选择,以及媒体本身的建设和长久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