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感恩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教师应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养成感恩祖国、感恩自然、感恩社会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目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论述了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新课程理念.尝试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3.
阎惠玲 《教师》2012,(12):14-14
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感恩教育。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教育学生回报父母,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努力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群毅 《文教资料》2011,(16):141-142
针对学生感恩心缺失这一现状,对学校学生要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构造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努力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充分发挥"两课"在感恩教育中的功能,建立有效的感恩践行机制,把感恩教育做好。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怀和素养,是一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本文通过对江苏某职业学校部分学生进行感恩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职校学生的感恩现状以及目前职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实施职校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即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感恩认知观念,增强学生积极的感恩情感体验,最终将认知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感恩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遗漏的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文章对当前高职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现状、危害及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对当前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感恩一词在历史中存在已久,但是对于感恩心理品质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积极心理学兴起之后,很多国外学者开始对感恩进行研究。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也渐渐开始关注感恩这个研究方向,但是大多集中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感恩心理品质研究。以小学中高段学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从小学生的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学校等多个维度对小学生感恩心理品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就小学生的感恩现状对未来小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职教生中普遍存在感恩意识缺失,不懂回报的现象,为教育者敲响警钟。而为改变这种现状,实施感恩教育应培养感恩意识,明确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感恩于行等三条感恩教育途径,让学生在教育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9.
龙斌 《文教资料》2007,46(29):175-17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引起高度重视。文章从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入手,分析如何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艳 《考试周刊》2014,(65):165-165
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良知之本,也是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一些学生缺乏感恩父母的意识,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学会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做有德行的,人格健全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1.
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公德认识上的失衡和欠缺,如今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践行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其成因,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探讨了加强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列举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践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践行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践行大学生感恩教育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再加上长期以来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导致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甚至出现感恩缺失的现象,如今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分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感恩教育明显存在低效状况,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感恩认知与感恩实践相脱节。这种状况的产生与当前各感恩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有关。笔者从感恩教育要素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导致高校感恩教育低效的原因,以期为提高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也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针对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原因和误区,从而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孝悌、忠恕、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其内在本质就是感恩。通过调查,针对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的问题,继承和弘扬先秦儒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感恩文化,积极倡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热爱自然等美德,对培养具有"智""善"和合的职业农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析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特点及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和原因,对感恩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进而提出改进教育方法、主题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效途径,达到加强感恩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感恩父母,但具体行动不足;感恩老师和同学,但情感和行为缺乏;感恩社会,但认知与行为存在差异;感恩自然,但认知相对薄弱且行为相对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增强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须发挥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突出学校在感恩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辽代是我国历史上在北方建立的一个统一政权,辽代散乐乐舞作为辽代最常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宫廷和民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是辽代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辽代散乐乐舞在辽代具有酬神祭祀功能。从众多考古散乐墓葬壁画还可以看出,墓葬壁画乐舞图与宗教礼仪存在着很大的联系,辽墓中之所以有大量散乐乐舞壁画出现,应当是当时宫廷和民间各种宗教祭祀用乐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