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早上,我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一对年轻的父母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女家长眼圈红红的,男家长生气地说:“园长,幼儿园的老师是为人师表的,怎么能打人?我们的孩子说老师打人,他今天硬是不上幼儿园了,退园退园,我们不上了。”看得出,家长很生气。(可以理解家长的冲动,任何家长都不能接受老师打孩子这种事情,何况是小孩子。)我连忙说:“两位家长请坐,我来帮你们倒水。”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家园配合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可是要家长认真配合教师的教育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的孩子不仅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更是疼,孩子的一滴泪牵动着一家人的心。孩子一送到幼儿园谁都舍不得离开,可是越是这样,孩子哭闹得越厉害。当然孩子只是在晨间刚入园的时候有情绪激动的反应,等情绪稳定后就会参加集体的游戏活动,可是家长每天看到的就是孩子闹情绪的时候,而老师跟家长交流情况的时候,往往得不到家长的完全信任。  相似文献   

3.
每年新生入园,对小班的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心理考验。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家长恋恋不舍的眼神,老师们的手忙脚乱,都在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又一群的孩子"入园焦虑"集体出现。而这个焦虑期孩子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新老师、新朋友就成了幼儿园、家长和老师们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只有家园勤合作、早准备,才能帮助新生顺利度过入园关。  相似文献   

4.
家长的误会小林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们都很喜欢他。他是某位教师亲戚的孩子,所以更加得宠。慢慢地他就经常惹是生非,还经常打其他小朋友。记得那是12月份的一天,天有点冷,小林打哭了一个小朋友还强词夺理,我便把他拉到身边严肃地批评了他,并要他向被打的同伴道歉。谁知小林回家后告诉家长我打了他的手心。这下可不得了,家长马上赶到幼儿园,指着鼻子骂我对他的孩子没有爱心,又找园长投诉,还说要告到教育局,任我怎么解释家长都听不进去。园长虽然了解我的为人,也知道我没有打孩子,可为了息事宁人,怕传出去对幼儿园影响不好,只能让我委屈点,…  相似文献   

5.
老师们常说,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要素是与家长沟通。但沟通也是幼儿老师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老师擅长与孩子打交道,却并不一定擅长与家长打交道,因此,在目前的幼儿园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家园沟通不畅的现象。本期在“家园直通车”栏目,我们特设“家园沟通”专栏,请老师、家长、专家就家园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天下午,某家长气冲冲地到办公室找园长。一进门就很生气地说:“你们幼儿园的老师怎么这样,我把孩子放在你们这儿.是因为我看得起你们,但是你们是怎么对我们家长的,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带孩子的保姆嘛。”园长一听,愣了,但是仍客气地向家长了解事惰缘由。原来她是中班某幼儿的妈妈,因为孩子有点感冒,她不放心,  相似文献   

7.
园长:家长和老师都很关注家园沟通的问题,开个"家园聊天会",大家畅所欲言吧。家长甲:我和张老师(教师甲)关系很好,可是张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却不太好。第一天送可心入园时,孩子哭着不撒手,我也是难舍难分,张老师强行抱起可心就走,都不容孩子和我说再见,我感觉就像孩子被夺走了一样。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换老师了,但是孩子就是喜欢原来的老师,不喜欢新老师,他向你述说新老师的种种不公平,甚至因此不想上幼儿园了……如果你是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是拉着孩子跟新老师理论,告诉新老师孩子有多喜欢原来的老师,甚至带着孩子转园吗?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让我们看看这位妈妈是如何做好家园沟通,陪着孩子走过换老师风波的。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家长开放日,整个幼儿园热闹非凡。游戏时间到了,幼儿在各个区域自由活动,家长们伴随在孩子左右,整个环境有些闹哄哄。接近中午时间,有一位家长走进了园长室。家长:园长,我儿子这个班的孩子太多了,其他班也是这样。园长:对,这是个现实问题。家长:你们为什么不少收些幼儿?园长:我们每次都严格地按照省示范园规定班额招生,可是那么多的家长一定要将孩子送来,我们也不忍心不让他们的孩子上幼儿园。家长:但是孩子们太闹了。园长:今天是家长开放日,孩子们的表现欲特别强,而老师们又特别随和,他们就更加感觉不同了。家长:我认为教师平时怎么…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从社会、家长以及国家的角度来看是明确反对体罚学生的。为此国家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还在《教师法》中说明老师体罚学生会给其一系列的处分方式,严重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家长往往对老师说:我这个孩子特淘,老师您就狠狠的打!可是老师要是真的打了他的孩子,家长马上就会不依不饶。至于社会上普遍的观念就是孩子再怎么淘就是孩子,再怎么的也不能动手打。  相似文献   

11.
袁艳丽 《山东教育》2003,(27):42-42
家长是我们教育儿童的合作伙伴,是幼儿园服务的对象,争取“家长参与”已是各幼儿园加强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是与家长沟通。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家长沟通的第一桥梁。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是重要的条件之一。这项工作做得好,会使家园配合更加默契,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的隔阂,影响家园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老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学会灵活、艺术地与家长交谈。1.要学会“反话正说”,将想表达的意思换一种方式说给家长。如:孩子离园时,有的家长因有急事耽误了接孩子,劳累了一天的老师也要急着赶…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涿州市第二幼儿园园长史秀萍获得过许多荣誉:河北省优秀园丁、三八红旗手、优秀保教工作者、十佳园长、省优秀园长。她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市巾帼明星、模范教师。一、争当行家里手1984年,涿州市组建涿州镇幼儿园,上级任命时任小学教师的史秀萍为园长。为了使自己更快适应工作,成为行家里手,史秀萍抛下年仅6岁的儿子到石家庄参加“河北省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培训。回来后,她立即组织全体教师培训。因为是新建园,教师都是从中小学抽调来的,别说教法,许多教师就连琴都不会弹。史秀萍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所有的老师。一个多月下来, 史秀萍的嗓子哑了,后来根本就发不出音。怎么办?为了克服小学化教学倾向,培训自然不能中断,于是,史秀萍先备好课,再由另一位教师代讲。培训终于结束了,可史秀萍园长的声带也坏了。值得欣慰的是,这所幼儿园越办越好,生源不断增加。1987年,该园正式改为涿州市第二幼儿园,家长们都愿意把孩子送到二幼。每到报名时间,家长几乎要挤破园长办公室。有一年招生,一位家长来到园长办公室恳求说:“今天园长要不收下我的孩子,我就不走了!”史秀萍园长为难了:不是我们为难家长呀,实在是活动室少啊!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下午吃苹果,一个孩子的妈妈因故早来园接孩子,她看见自己的孩子手中的苹果稍小一点,就马上拉过孩子问:“为什么你的苹果没有别人的大?”孩子说是老师发的。妈妈马上告诉孩子:以后老师再发小的给你就不接,指着大的要。 做操时,两个孩子发生一点小摩擦,老师及时处理了。放晚学时,其中一个孩子将摩擦的事告诉了来接她的爸爸。这位家长马上找到另一个孩子恶狠狠地说:“你下次再欺负她,我就饶不了你。”  相似文献   

14.
遇事要冷静     
一次,王老师在办公室给男朋友打电话。按制度规定,上岗后不许打私人电话,当然如果是直系亲属有急事还是允许接的。问题是王老师后来就在电话中与朋友聊上了天,10分钟过去还没有结束的意思。我就捅了她一下,可是她像没知觉,仍然我行我素。我忍无可忍,一伸手把电话挂断了。王老师顿时也火冒三丈,“啪”的一声摔了听筒,沉着脸转身扬长而去,气得我脑袋直疼。过了几天我冷静一些,觉得还是要主动找她谈谈,因为自己尽管是履行职责,但做法比较粗暴,身为园长当然要负主要责  相似文献   

15.
凡菱 《山东教育》2009,(12):15-17
鲁燕:家长迟接孩子是幼儿园里司空见惯的现象,老师们也都是自觉地在工作之外的时间照顾孩子,一直等到家人来接。刚看到一则关于家长迟接孩子遭罚款的新闻:一位家长由于太忙,无法按规定的时间到幼儿园接孩子,结果接到幼儿园的电话说迟接1小时要罚款15元。这位家长非常气愤,认为是幼儿园乱收费,  相似文献   

16.
王艳芳 《学前教育》2008,(11):42-42
作为一名园长,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告诉我,幼儿园那么多班级、那么多孩子,有性格各异的老师、形形色色的家长,出现点问题很正常,园长从心理上不要害怕、紧张,更何况更多的时候只是误会。下面我想结合我的经验谈谈处理家园纠纷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一少了一份点心某日,幼儿园的孩子午睡起床后吃点心。园长在班级间巡回发现A班孩子都在吃馒头,唯有一个孩子吃饼干,就问带班的W老师,回答是少了一份。而保育员告诉园长点心没少买,怎么回事?园长经过调查了解,是带班的W老师吃了馒头,吃完后才发现还有个孩子上厕所晚到了,就临时用自己的饼干代替,没想到被园长发现。园长为了杜绝类似的事件再发生,决定从  相似文献   

18.
陈萍 《学前教育》2023,(21):56-59
<正>我园是一所有着70年历史的省级一类幼儿园,为了让更多乡镇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位于淮河北岸、城市近郊的淮上分园开园了。由于我园有着良好的家长口碑和师资优势,一开园就受到周边家长的欢迎。可是一段时间后,老师们反映很多家长要求幼儿园教拼音和写字,甚至有家长直接到园长室责备园长:“别的幼儿园小班认字、中班写字、大班学拼音,你们幼儿园天天玩,孩子上小学怎么跟得上?”到了大班,还有部分家长陆续将孩子转走,进行所谓的“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们虽然幼稚,所知甚少,但他们却具有对待周围世界的独特方式,要想真正了解他们,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容易。一小霞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妈妈领她到幼儿园张老师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放着许多小朋友的玩具和画,小霞马上喜爱上这些东西了。妈妈对张老师说:“张老师,我把小霞给你带来了,你就当作是自己的孩子,狠狠地管教她。她可是个淘气包。”小霞马上放下手中的玩具,象做错了什么事似的,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斜着眼看这位陌生的老师。张老师说:“没事。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的时  相似文献   

20.
在考察幼儿园时,不少幼儿教师向我们倾诉:许多家长抱怨幼儿园不教写字,他们甚至把孩子会写多少字作为衡量幼儿园质量的标准,有的家长还质问教师“孩子上幼儿园日子都不短了,为什么还不会写字?”也有的家长迫不急待地告诉教师某某幼儿园收费低,还教孩子写字;更有甚者把教写字作为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重要指标。总之,家长要求幼儿园教写字的呼声很高。这对于已经市场化的幼儿园来说确实是一种两难选择。家长是幼儿园的上帝,园长与教师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更求。可是作为幼教工作者又怎能违背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忍心牺牲孩子的天性、剥夺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