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池莉曾写过一段极富哲思的文字:“人越来越大,心越来越小;脑袋越来越大,梦幻越来越少;笑容越来越多,天真越来越少;天地越来越大,自我越来越小……”是呀,我们的教育,有的时候正是无奈地走向了反面。教学生疏离了人格的单纯,沉沦了为人的世故;让学生褪尽了心灵的绿色,沾满了污染的黑锈。在新课程文化里,我们追求教育的成功,追求为学生将来的立身与事业的成功奠基。  相似文献   

2.
突然想到     
年龄越来越大,想象力越来越小;试卷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少;奖状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人类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包装越来越精,商品越来越劣;研究外星人的越来越多,认识邻居的越来越少。[参谋]小心得可以积累成大文章,小智慧可以洞悉大社会。突然想到@苏恩悦!537100$广西贵港  相似文献   

3.
哪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些有趣的意识冲突现象,时下也不例外。请看:楼房越住越高,人的境界却越来越低;高速公路越来越宽,人的心胸却越来越窄;可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可用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住的房子越来越大,家庭却越来越小;毕业的学位越来越高,就业的几率却越来越小;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多,所存的良知却越来越少;工资越来越高,同情心却越来越少;医生和药品越来越多,可健康却越来越少;宣传和承诺的越来越多,诚信却越来越少;和国外沟通越来越多,和邻里接触却越来越少;交友的机会越来越多,真正的朋友却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孩子却越来越少;产品数量越来…  相似文献   

4.
心存感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心慢慢变硬了,变冷漠了,变贪婪了。尽管脸越来越显年轻,心却越来越老;交际应酬越来越多,心的交流越来越少;格式化的表情越来越多,会流泪的人越来越少;贪婪掠取的人越来越多,心存感激的人越来越少。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人类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贵重的礼物呢?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的踪迹,人海中就没有你的“这一个”。我们在岁月的河边沿河行走,有了父母大爱的滋润浇灌,我们才不感到孤单干渴。没有了父…  相似文献   

5.
司马心 《新读写》2009,(3):12-12
“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这是一位老人发给我的短信——一个老人能发短信,已经很不容易。这是他的长歌当哭,这是他的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什么     
我们正经历的这个时代,有很多方面自相矛盾:我们拥有更高大的建筑,但是脾气却越来越急躁;我们拥有更宽阔的高速公路,但是观点却越来越狭隘;我们购买得更多,但享受得更少。我们的房子越来越大,家庭越来越小;便利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少;药物越来越多,健康越来越少。我们常常夸夸其谈,却很少付出爱心,甚至常常充满怨恨;我们学会了如何谋生,却不知如何生活;我们登上了月球,却不愿穿过街道去拜访新邻居。我们制造了更多的计算机来存储更多的信息,却减少了人们彼此间的交流;我们变得更加渴求数量,而不是质量。我们终将走向何方……如果我们明天就…  相似文献   

7.
【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少了。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文化反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相似文献   

8.
池莉热探因     
池莉自创作以来就受到读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池莉写作时对小说中人物所持有的平等态度;二是池莉对大众关心的话题的把握和对所涉及问题的达观态度;三是因为池莉在艺术上是用了心的,她的小说有着传奇的开篇、明晰的小说结构和通俗的大众语言。池莉受到欢迎是因为池莉有意把鼓点敲在了人们心坎上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有一路人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不埋怨自己倒霉,却脱口骂一句:"他妈的,干部腐败,修的啥破路?!"近年来,听到这发牢骚、发"无名火"的话语,太多了."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工》2010,(10):33-33
在当前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大背景下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乡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异,城市学校越建越大,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厚,学生越来越多,而乡村学校却越来越“小”,教师越来越老,学生越来越少。由此引发的农村留守学校、留守教师、留守儿童成了一种必然的阵痛与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真题再现】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越来越好是一种愿望,越来越好是一种状态,越来越好是一种结果。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2.
当前 ,儿童的生活质量出现了“三大三小”现象 :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大 ,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 ;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 ,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少 ;外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少。他们手中那支写作的笔怎么会不沉重 !想写 ,无东西可写 ,编假话 ;想说 ,不敢吐真言 ,说假话。学生的作品哪有童趣、童真可言 ?作文教学的改革在呼唤 :还孩童以童心、童真、童趣、童言 ,还儿童作品本来的面目。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走寄并存”的实验学校 ,有50 %以上学生寄宿。让学校成为“温馨大家庭”是“大成”人的心愿。为此 ,学校开展了《丰富校园生活 ,培养…  相似文献   

13.
现在大家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是满意感在下降;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我们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现在的人是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还有人说毛主席他老人家那个时代多好,当时家里穷得叮当响,但是心情特别好;现在家里啥都有,该响的都响,就是心情不好。哪里出问题了?我思前想后发现是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心态具有多大力量昵?有一个教授找了9个人作实验。教授说,你们9个人听我的指挥,走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下,学生的生活方式较以往发生了很多变化,交通的便捷、电子网络的飞速发展;饮食习惯不良,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学生为了中考、高考的竞争加班加点地学习;这些都造成了学生体力付出越来越少,脑力付出越来越多,精神紧张,压力大,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作为一线初中体育教师,对中考加分政策的出台,心喜的同时,也充满了期待,以后的工作也有了新的动力和展望:一、理解政策意义,教师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5.
校长像个外交家时不我待,"饥"不我要。农村校长坐在办公室的是越来越少了,拿起书本在上课的是越来越少了,苦心思索学术造诣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农村校长出入于各种公众场合的是越来越多了,拿起礼卡在公关的是越来越多了,苦心思索无米下炊的更是多之又多了。总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学生,课堂之外吸引他们的精彩事物越来越多,能把心全部交给课堂的学生,已越来越少.他们的眼球和他们的心大多交给了疯狂的电游世界与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们开始了心的"流浪".于是,教师们,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无不感叹:如今的学生啊,越来越野,越来越不好教了.但是,让学生的心回归课堂始终是教师理应承担的责任.该如何呼唤学生"流浪"的心呢?笔者认为依靠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有人感叹,现在认识“周迅”的人越来越多,认识“鲁迅”的人越来越少;认识“关之琳”的越来越多,认识“卞之琳”的越来越少。是流行主宰了时代,还是经典无法长存?不,经典生生不息,流行只会转瞬即逝。  相似文献   

18.
池莉女士 :您好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读过您的多部作品。最近又看到您在《文艺报》上写过的一段文字 ,深有感受 ,因而来信相扰。这段文字表述的是人生的一些体验 ,而我本人也亲身有过类似的感受 ,也听身边的人们发过类似的感叹 ,想来这竟是大家都有的切身的体验与感受。所以 ,这段文字读来备感亲切 ,觉得能与您和广大读者产生一些共鸣。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长大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 ,因为人总是会长大的 ;这个过程又是充满变化的 ,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昨天的我们 ,长大本身就意味着改变。事实的确如您所说 :人越来越大 ,心越来越…  相似文献   

19.
<正>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新媒体飞速发展,网络占据了孩子们越来越多的时间,真正的书本阅读的时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少。学生时代正是需要大量阅读优秀书籍、吸取更多积极正能量的时期,书本阅读十分重要。"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悲催     
什么是悲催?在酒桌上办公,在办公室聊天;在乡下砍树,在城里种草;在大街上见死不救,看言情剧涕泪横流;用越来越多的密码保存越来越少的秘密;用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