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钳工技能等级考试要求工件的最后加工面基本上是锉削面,但影响工件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的往往要涉及锯割。因此,在钳工技能教学过程中,提高锯割质量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钳工实习指导经验,总结出锯割“三环”训练法,在技能教学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尽管钳工技能等级考试要求工件的最后加工面基本上是锉削面,但影响工件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的往往要涉及锯割。因此,在钳工技能教学过程中,提高锯割质量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钳工实习指导经验,总结出锯割“三环”训练法,在技能教学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钳工是一门手工操作技术性很强的工种,锉削是钳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操作方法,工件的锉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钳工技能水平的高低,平面锉削作为钳工锉削工艺中最基本的一个内容,能够更加直接地检验出钳工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平面锉削中常见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分层递进训练法 针对岗位技能系统比较复杂,工作相对独立的工种,采用分层递进训练法效果甚佳。 所谓分层递进训练法就是依照系统技能自身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特点,从基础性的单元技能的训练开始,依次递升,进入高一层次的训练,分阶段完善岗位操作技能。譬如维修钳工的技能训练,先从锯割、錾削、锉削、研磨、钻扩、攻丝、套牙、平面划线、测量等基本功的训练及考核入手,然后进行本岗位特有的专项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5.
锯割和锉配是钳工加工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也是要完成质量较高的工件所必须要掌握的。能否掌握锯割和锉配的基本技能,将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得分,也会影响钳工其他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在钳工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口诀、歌谣、歌曲等便于学生记忆,又符合学生特点的形式,将基本功训练口语化、形象化、愉快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经多次实验,编成了《新编钳工生产实习大全》一书,系统介绍了钳工技能训练的口诀法。 錾削是技能操作训练的重中之重,排在首位,也就是说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锉削及锯割。錾削的重点、难点是:“一站二挥三淬火”。一站即錾削的  相似文献   

7.
錾削是操作技能训练的重中之重,是操作技能训练的启蒙阶段,又是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锉削锯割及整个技能训练的成败。正因为这样,在钳工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中对  相似文献   

8.
锉削是指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而平面锉削是锉削工艺的最基本的组织部分.在钳工操作中,平面锉削的质量往往决定了钳工技能水准的高低,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工件平面锉削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钳工实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钳工工艺的概念,理解和巩固钳工工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钳工实习的意义 1.钳工操作的重要地位 钳工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非常普遍,它的地位无法替代.就教学基本内容来说,有划线、錾削、锉削、锯割、孔加工、量具应用、机床维修基础等.尽管现代制造技术与数控技术快速发展,但还是无法取代钳工操作.  相似文献   

10.
锉削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的一项重要的操作技能 ,又是钳工生产实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而平面锉削又是最基本的基本功 ,它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不易掌握。怎样来缩短时间 ,提高练习效果 ,现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那么如何解决训练中的难点和各平面锉削技能技巧的掌握呢?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中总结出平面与各平面间的锉削技能技巧训练一般分三步走 ,它能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好各平面锉削技能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第一步 :单一平面的训练。首先是规范学生的操作姿势动作 ,在此老师要作认真讲解和示范 ,讲解中要把…  相似文献   

11.
杨杰 《考试周刊》2011,(29):165-166
钳工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操作技能,而平面锉削是钳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操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难度大,不易掌握。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钳工实践教学工作的经验,分析平面锉削时平面不平现象原因的分析及如何提高锉削平面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浅谈锉削基本功和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锉削是钳工操作技能中在大基本功之一,如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锉削姿势和锉削操作技能在钳工实习教学中是一个关键。 钳工锉削姿势是否正确,对学生掌握锉削技能,保证锉削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教学中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锉削练习枯燥乏味,体力消耗大,学生在练习中常常流露出畏难情绪。针对上述问题,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归纳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使学  相似文献   

13.
钳工锉配技能是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技能实训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培养高质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在实习教学过程中,钳工技能训练强度大,学生训练目的性弱,加上训练内容过于简单枯燥,尤其对于锉配训练,操作难度过大、知识繁多复杂,加上教师纯理论的知识讲授法,课堂教学难免沉闷枯燥,长此以往,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生产中,锉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日常生活中匹配钥匙,工业生产与修理中配键,制作专用检具、各种样板,各种机械设备制造、调试与修理等,都无法离开锉配技能而存在。锉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形式灵活多样,是钳工技能教学重要的课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锉配技能水平已成了目前中职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钳工是从事工件的划线与加工、机器的装配与调试、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及工具的制造与修理等工作的工种,其特点是以手工为主,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术要求高。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钳工技能,使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是摆在每个钳工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而培养这部分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技工学校的最主要任务。钳工工种是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它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包括锯削、刮削、研磨、测量、孔加工、锉削、划线、螺纹加丁、划线和各种刃具的刃磨等,这部分操作技能都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提高学生钳工的操作技能是我们钳工生产实习指导老师的最主要丁作。  相似文献   

16.
我院钳工实习尝试实行一体化教学,打破原来的课程体系,以技能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由原来的"让我学"转为"我要学"。新教法中设立了多个学习任务,每个任务代表一个学习程序和学习规范,真正实现了专业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贴近企业实际生产要求。钳工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热处理》、《在一体化教学法》、《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机械基础》等课程中,先将主要学习项目的课程整合之后,按教学计划将钳工实习内容重新分解成8个模块。即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扩孔;铰孔;攻(套)螺纹;刮研;合工件;锉配等。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进行有效调整,添加或删减教学任务,目的是将钳工教学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融合,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学习动机,遵循由简及难、由浅及深的学习规律安排课程,提高学习效益,即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较快地了解教学要点,较好地掌握基本技能,让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效衔接。此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加强钳工实习中的训练,巩固强化模块学习,循序渐进,不断充实提高。使原本枯燥呆板的教学变得具体生动,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7.
平面锉削技能"口诀化"训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锉削,是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等都达到要求的一种手工加工方法。锉削可以加工工件的内、外平面,内、外曲面,内、外角,沟槽和各种复杂形状的表面,是钳工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之一。但在实训开始阶段,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力度把握不准、精度控制不严等现象。作为一名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对学生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中,摸索了一套“口诀化”训练法.从而实现动觉、视觉和语言的自然结合,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把握技能的要领。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学生操作基本功训练是否有素,主要体现在操作动作是否准确上。准确的操作动作,只有经过教师的技能技巧传授和多次动手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学生要学到技艺,就离不了手的动作。象钳工专业的学生,常用到的划线、凿削、錾削、锉削、刮削、锯割、钻孔、扩孔、锪孔、攻丝、套丝,矫正、弯曲、研磨、镶配等等技术,虽然都离不了挥、举、压、推,拉、提、钻、拧、捶、摄、挑、掘、掂等基本动作,但却又有不同的要领和分寸。任何专业的技能技巧传授,都是由一系列的动  相似文献   

19.
平面锉削是钳工训练中一项最基本、最重要,也是不容易掌握的训练内容之一。由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钳工生产实习》(1996新版)第34页:§4.1锉前姿势练习”中,对平面锉削姿势、锉削时两手的用力和锉削速度都作了详细说明,这里...  相似文献   

20.
钳工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职校工科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次实际操作训练,学生对此既好奇又兴奋,倾注了很大的热情。通过学生积极努力地动手操作,完成自己的作品,掌握一定的技能,很有成就感。目前职业类学校钳工基本技能这门课,绝大多数采用让学生掌握划线、锯割、锉削、钻孔等操作技能加工制作錾口鎯头这一内容来完成。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课题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探讨、摸索,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要求。课前指导课前指导是在进行实践操作之前对制作课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加工内容、加工难点和重点等,是实习教学的必备阶段。这一阶段用讲解法最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里的讲解法有别于理论课教学的讲解法。它是利用进行技能训练课题之前的较短时间,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和教具,向学生们讲述说明、分析该课题的要点、难点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的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均衡得到发展。如划线这一节内容,划线的作用和工具在理论课上已经讲过,此时只要再次强调划线的方法、注意点,重点说明学生接下来的操作该怎样做。讲解分为精讲、演示、提问几个过程。精讲是力求教学内容简明易学,讲明要点,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