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熟稔《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精通神话叙事艺术,她的多部作品均运用人物的姓名,反映他们的个性,暗示他们的命运,使人物姓名成为表现主题的工具、解读作品的扣结。在《秀拉》中,通过赋予人物名字深刻寓意,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来凸显主题,表现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和文化归属意识。因此,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来解读《秀拉》这部小说中各人物形象的生命历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的精神本质以及作品所蕴含的多重寓意。  相似文献   

2.
邵光学 《考试周刊》2008,(53):127-128
《乐园》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获得诺贝尔奖后写的第一部作品,一经出版便轰动美国文坛。小说深刻地描述了身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求取自我解放的艰辛历程。而崛起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致力于寻求建立一种适应后殖民文化背景下妇女文本的理论模式和阐释策略,为解读《乐园》的主题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卖果仁糖的妇人》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邓巴-尼尔森短篇小说集The Goodness of St.Rocque and Other Stories(1899)中的一篇。其洗练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分析《卖果仁糖的妇人》的文本并探究该小说特有的文本特征和人物言语表现方式,指出该小说中的“作者式”文本和伪独白式直接引语,旨在使读者参与小说意义的生成,从而进一步揭示小说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两个层面解读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的互文性策略。首先,从文本间的指涉性看,分析福克纳以《圣经》中的耶稣为原型,将小说人物乔的形象与耶稣形象进行对比,进而对悲剧人物展开深刻的人性探索,揭露种族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其次,从文本内的指涉性看,结合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分析《八月之光》的复调特征:从结构上看,几个故事平行地进行,形成结构上的大型对话性,即小说的"对位"结构;从语言上看小说中的"微型对话",体现在作品中人物对话和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双声语"中。不同叙事者之间以及叙事者的自我意识的对话,形成各种声音、意识的互补和颠覆,进而造成文本结构和意义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读者参与到文本意义建构中,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赋予了文本极大的张力和主题向心力。  相似文献   

5.
对《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文本分析,较多学者的关注点在解读人物形象和分析文本的主题上,而较少关注文本的情节构思技巧。孙绍振提出"将人物打出常规轨道,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这一著名理论,为我们从情节构思角度来挖掘契科夫小说创作的艺术魅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通过一个魔幻化的人物宠儿,艺术地重塑了美国黑人的历史,探讨了美国黑人的自我构建这一主题。莫里森从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赋予宠儿含混而众多的人物身份和象征身份,这种多重身份使得读者既可以历时性地又可以共时性地、既可以从微观层面又可以从宏观层面解读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洞喻"之说阐释了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真与伪的二元对立关系,可以用来拓展研究小说文本的理论视角。爱尔兰当代著名小说家艾玛·多诺霍在其小说《房间》中利用五岁男孩杰克的不可靠叙事,讲述了杰克在"房间"内外的认知变化与发展,该小说可被视作柏拉图"洞喻"理论的形象化文本注脚。"房间"作为象征意义上的洞穴,体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路径轨迹。从"洞喻"视角研究文本,既丰富了从柏拉图"洞喻"理论视角对文本的解读,又有助于多角度完善多诺霍小说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王安忆小说《叔叔的故事》的解读,总结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心态,揭示文本隐含的深刻内涵,展示作品人物的复杂心理,试图在王安忆小说特质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全文着重从三个独特的视角体察《叔叔的故事》的小说特质,即"使命感"与"宿命论"——创作心态的复杂交织;"思想"与"物质"的重合——文本中隐含的"故事";人与自己的抗争——小说人物心理发掘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是一种高度语境化活动.它要求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民族或政治等语境出发,对文学作品及其中的文化现象做出解读.美国黑人作家独特的生存方式使美国黑人文本呈现出一种和美国文学既相象又不同的"混杂性"特征与"双重声音".针对这种特征,只有运用文化研究的语境化理论,在关注文本的同时,将黑人文本置于其特定的语境之中进行解读,才能在文本中达到对黑人实际体验的正确理解,并从中透视出黑人文本解释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刘威 《海外英语》2023,(16):206-208
美国非裔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在其小说《地下铁道》中融合了后现代写作技巧,也使用了隐喻、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隐喻是美国黑人文学传统的一个特色,隐喻手法的使用使小说内涵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从隐喻视角出发对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进行解读,可以对这位黑人作家的创作意识和创作技巧有更深刻的理解,能更深刻感受美国当代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种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李森祥的小说《台阶》的主旨,一线教师的解读各有差异。在笔者看来,文本中的"台阶"不仅仅作为一种"事物意象"充当着小说的线索,同时也与小说中人物的动作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父亲。本文从"坐在台阶上"的习惯性动作入手,分析父亲对于青石板台阶和新台阶的不同心理与态度,进而探求文本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2.
新批评视野下,文本的开放为新诠释提供可能。张爱玲小说《金锁记》题为"金锁",实为"情锁"。由《金锁记》与同题材改写小说《怨女》对比,可见女性情欲对曹七巧人生的深层主宰;由小说主人公七巧与季泽对比,可证"情欲"与"金钱"的强大主题性反讽张力。文章经由论证"情欲"为第一义的摹写赋予文本"阴性书写"的明显特征,从而演绎该小说一种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可能。  相似文献   

13.
芥川龙之介是代表日本大正时期文坛的著名小说家。其中《杜子春》中的人物"杜子春"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其行为形象的解读也是多种多样。本文也将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主要成分,通过分析人物的人格构成也可以来解读人物行为活动以及心理变化。本文将利用该理论,通过对《杜子春》小说具体文本的分析,来探析"杜子春"复杂的心理变化及其行为形象。  相似文献   

14.
《祝福》是鲁迅的著名小说之一,对于该小说的传统解读主要集中在祥林嫂的人物分析上,此处转换解读角度细读文本,分析小说中的"我",探讨祥林嫂对"我"的反作用力,试图透过祥林嫂反观"我"。  相似文献   

15.
从《无名的裘德》文本出发,运用现代叙事学中的视点理论解读《无名的裘德》中多元叙事视角的运用,主要包括作者叙述、以小说中的人物为叙述者的人物叙述、以旁观者为叙述者的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或称戏剧视角三种模式的交替运用。多元叙事视角的使用,颠覆了19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叙事常规,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反讽效果和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复调效果,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紫颜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颜色》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最著名的一部作品,一经出版便轰动美国文坛。小说深刻地描述了身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求取自我解放的艰辛历程。而崛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致力于寻求建立一种适应后殖民文化背景下妇女文本的理论模式和阐释策略,为解读《紫颜色》的主题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E·M·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长期以来被作为反殖民的经典文本来阅读,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兴起,人们对它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后殖民理论的代表人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的发表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角度,作为一个二十世纪初的英国作家,福斯特未能避免西方集体意识的影响。对《印度之行》的重新解读证实了小说描写中存在着明显的东方主义话语,西方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思想在小说中得到体现和再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文章从福柯的规训理论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在规训理论的观照下,可以看出这部小说生动地展示了女主人公珍妮如何通过悖逆消解规训性男性权力,并通过言说建构起主体身份的艰辛历程。珍妮这一反规训先驱形象揭示了赫斯顿对美国黑人女性生存状态及身份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发表于1985年刊载在《中国作家》第二期的一部的中篇小说,这部作品也被看做是莫言的成名作.本文意在通过叙事学的方法,运用希利斯·米勒"重复理论"对这篇小说进行文本解读.本文主要通过眼睛的重复、唱词选段的重复、黄麻地环境意象的重复、命运悲剧的重复四个方面来解读《透明的红萝卜》.  相似文献   

20.
《孤独者》是一篇内涵很丰富的小说,在"互文"的研读视野中,文本内三个人物的"孤独"命运形成互文式循环;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构成了互文式"孤独者"谱系;《孤独者》对"魏晋名士"、"零余者"这两个前文本进行了互文利用;文本中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与鲁迅"孩童观"发生了互文引证。在共时和历时的网络体系中,在此文本与他文本、文本和文化语境的相互指涉和映射下,建构起多维度的语言形象、文本语义结构、互文符号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