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是值得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有趣的故事渲染;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创设动手情境;营造公正的竞争氛围,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实践中操作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课堂教学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这个环节设计得巧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引发学生思考的碰撞,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精神。教师创设情境要贴近教学内容,情境要自然、和谐、宽松,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主动探究新知,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给出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发现数学"很好玩",并非想象中的艰涩难懂。数学是我们良好思维的体操,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4.
文章都是有情物,世人皆为有情人.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根细细的、不易触及的情弦,只有触动了这根弦,才能引发共鸣,产生积极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景和角色中,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使学生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不仅能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还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和大量的知识信息。让学生对存在的问题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能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和发展。适宜的教学情境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适宜的教学情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并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这些情感,保护好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更好地认知。  相似文献   

6.
林运蓉 《教育艺术》2008,(12):15-16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多样化的情景方式,让学生去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文旨从数学典故、数学史;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现实背景;数学悬念;数学活动和数学实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方面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去喜欢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灵活而切合实际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适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8.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这种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从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还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②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③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④运用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创设形象化情境、游戏情境、儿歌情境、生活情境等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健康、积极的学习内驱力,从而愿学、乐学。  相似文献   

12.
情境教育在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去善于捕捉利用 ,激发学生的情感 ,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的心理表现,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学习兴趣,能无形中推动学生积极探究、求知,从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得到了一下几点体会,可以适时适宜实施素质教育:课前五分钟即兴演讲,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要重视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建立读书笔记本,学写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5.
余尚云 《课外阅读》2011,(10):343-343
现在的孩子,一提起作文,一举起笔,脑子一片空白,习作,成了一些学生心中的“顽石”“拦路虎”,心中总是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对于习作,他们不能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性,他们的兴趣还没有完全被激发。爱因斯坦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让习作成为孩子们抒发情感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孙刚 《新课程研究》2012,(9):173-174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本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真正主人,尽一切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充满色彩,也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改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教育情境,为学生创造成功学习机会,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的"快乐圈套"里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自我心理暗示,使其产生自信心,进而获取进步。一、有声有色的视听情境助学生走向成功上《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无言可说,无情可抒,其根源在于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学生"可知可感"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