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道德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是个体品德行为的先导。当代各国学校德育普遍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我国学校德育却存在着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忽视。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基点。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 ,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现代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教育 ,使之具备初步的德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们在谈论学校德育现状时,经常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词,总是发出“德育乏力”的感叹,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低效率状态。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德育,以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德育,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也为摆脱目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和无奈找到了突破口,为创新学校德育,改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性善论的学说思想,对于后代的德育工作影响深远。从肯定人的道德属性、强调道德主体的平等性两方面思考孟子性善论的德育理论,从注重孟子义利观、培养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及能力、建构"人本"德育工作方法三方面探索孟子性善论对当今学校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当今社会面临着诸多的道德困境:道德失范、道德虚伪主义滋生、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等.受此影响,目前学校德育面临诸多问题.为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高校德育工作应从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队伍、德育氛围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如何使学校德育早日走出困境,德育工作者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乃至整个德育模式都进行了反思。不过,制度德性对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方面尚欠深入认识。 我们的根本观点是: 第一,要解决社会道德、社会风气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制度的完善。这种完善,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即通常所说的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即从不道德的制度到道德的制度,制度本身要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第二,对于学校德育来说,不能回避制度德性。我们主张学校德育应该正视并弥补制度的  相似文献   

6.
柯尔伯格以期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德育的道德讨论和公正团体两种主要方法。对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给各国德育心理学家和德育工作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德育的生活化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德育与社会发展相脱离的弊端,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不同程度存在主体性失落的误区: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学校德育主体在道德接受中的心理机制是:道德需要是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和主要归因;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道德信念是中心环节,道德修养是关键。在此基础上,试构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学校德育主体道德接受通式,品德结构模式,德育观念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陈旧的德育思维方式是时代的呼唤和德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新时期学校德育要从道德理性走向情感体验,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从知识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外在他律走向内化自律,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  相似文献   

10.
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既有学枝内的原因,更有学校外的因素。“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以及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道德建设离不开教育.但关键在实践。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既有学校内的原因,更有学校外的因素。“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以及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道德建设离不开教育,但关键在实践。  相似文献   

12.
鲁江 《广东教育》2006,(11):14-15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科争洼,要遵循学生道德和心灵成长的规律。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领域里的种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成为我国德育工作发展的瓶颈。我们的德育究竞出了什么问题?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急需反思的问题。我认为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学校德育工作就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尤其是小学德育工作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德育理念陈旧,德育观念狭隘。在新形势下,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显得有些陈旧,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搞脱离社会现实的理想化德育;有的教师对于德育范围的界定还有些狭隘,认识十分粗浅。如:注重了道德  相似文献   

14.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体验"与德育有着密切联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本文试图在界定体验、道德体验的基础上,论述道德体验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我国目前学校德育的实践,从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改革中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重视。然而时至今日,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上不道德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道德的发展,学校德育出现弱化的趋势。分数至上,轻视德育,德育中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实践能力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重视.然而时至今日,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上不道德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道德的发展,学校德育出现弱化的趋势.分数至上,轻视德育,德育中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实践能力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7,(12):25-26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思想倾向,探索中职学生的心理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有针对性地坚持和谐德育、以生为本、道德能力、德育效果的理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推动了学校德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的转型,对扭转西方社会剧变的思想混乱和德育危机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当代的教育改革中,我国的德育在目标、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给我国德育改革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宣武教育》2008,(1):7-11
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完整和全面的人。尽管近年来15中德育工作成绩突出。然而在成功经验之上学校德育工作还将有待进一步纵深发展。2003年3月学校以《建设校本德育文化,丰富学生道德体验》为题。申报北京市“十五”教科研课题.并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即校本德育文化。围绕着校本德育文化的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认识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这是德育工作的辩证法。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让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参与到道德体验中。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只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诱发学生的自主感受,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促使学生真情实感的萌生和发展,德育才会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