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姜双丹 《兰台世界》2017,(11):96-97
位于辽宁省宽甸县城西的黄椅山南麓矗立着一座"宽甸大捷纪念碑",碑文是:宽甸民众,爱国爱乡,不畏强暴,请缨抗日,团练义勇,战死不降,收复宽甸,血洒疆场,外敌入侵,民族危亡,卫国保土,以弱御强,威武不屈,英雄悲壮,先烈精神,永放光芒。纪念碑仿佛在向世人无声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比罚款还难受”(二等奖) 辽宁宽甸满美自治县汽车司机贾作敏驾车进丹东送货,因行车违章被罚在红绿灯下执勤30分忡。交通警对记者说:这是对违章司机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办法。违章司机的感受则不同,认为这比罚款更难受。 丹东日报社 和平 摄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5,(1)
美在自美,美在众美──《报刊之友》公开发行寄语特约撰稿人肖云儒《报刊之友》公开发行,作为她的一个每期必读的读者,很想献自己的一些想法,算是以言代花,聊表心意吧。公开发行,将使《报刊之友》的活动空间走出报刊里的大厅,来到人头攒动的社会大广场上。她的发言...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6,(6)
碧玉微瑕话《女友》——我看《女友》的栏目设置文/张弛“男美,是她品质、人格、情操、意志诸种优良素质在内心的凝结,来源于她的虚心磨练与苦心磨练,也来源于传统美德的育养与现代精神的滋润。自然美固然是美的组成部分,而内在美却是美的核心与灵魂,它具有自然美无...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美有很多种,我认为最美的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之美,一种是心灵之美。在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采访了王琳很久,她的真诚,她的爽朗,她的亲和,她的豁达,严格地说其实她的发光点很多,笔触轻描的同时,让我一直没有一个词能形容从她骨子里透出来的光环。  相似文献   

6.
一部震撼心灵的书──评《中华国耻录》王贵民有这样一本书,它引导着读者站立在一位很美很美的伟大母亲面前,用纯洁的手撩开她如镜如绣的衣襟,用含泪的眼端详她布满全身的伤痕。然后,告诉读者关于这一道道伤痕的故事——强盗们如何用坚船利炮撞开家门,割这位母亲的肉...  相似文献   

7.
杨立德  王海东 《新闻天地》2007,(10):14-15,19
美曦,深圳卫视主持人,现在她被人亲切地称为“功夫女郎”。但我第一眼在荧屏下看到她的时候,却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位看上去弱质纤纤的小女生,和威猛强悍的功夫联系在一起。原来这里还有故事。  相似文献   

8.
周波 《声屏世界》2002,(5):37-38
眼下,文学广播是广播各类体裁当中声音最弱、最寂寞的一种。做了多年的文学广播编辑,爱之弥深,实不忍看她日渐湮没,这种心情,也许可用“深情在睫,孤意在眉”来形容。广播这块蛋糕要做大做美,新闻、专题、文艺等各块应按合理的比重同步发展,哪一块发展滞缓都会影响“蛋糕”的整体美。文学广播是文艺广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她有特定的,为数并不少的听众,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一个频率的节目品味。所以,不应视她为广播这块大蛋糕上一朵可有可无的“奶油花”,探讨她的当代性还是有现实意义和必要的。文学广播的现状如何呢?文学广播…  相似文献   

9.
卓舒  阿民 《新闻天地》2005,(9):22-24
2005年6月20日,辽宁省宽甸县城的一座教堂里,一个特殊而别致的婚礼在那里举行。新郎是被诗刊社誉为“国内诗歌界的中坚力量”的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第一盲诗人”姜庆乙,新娘是来自葫芦岛市的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生明秀清。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老年人中或许还有人会记得:本世纪30年代,有个30多岁的外国女人,怀里抱只长臂猿出没于霞飞路福开森路(现淮海中路武康路)一带;或许也有人在南京路的著名粤菜馆——新雅酒家的文人墨客谈天说地席间,见到在慷慨作东的幽默杂志《论语》的出版人邵询美座分有她的身影。她,就是当时美国《纽约客》杂志社(NewYorker)特派中国的通讯记者项美丽——EmilyHahn艾米莉·哈恩),爱称密娘(Mickey),项美丽是我父亲邵询美为她取的中国名字。密姬这个人自幼小起就深深印在了我心里,某年的春节期间,我在络绎不绝的来客中间第一次见到…  相似文献   

11.
老妖 《新闻界》2004,(1):69-69
“上流美”,名叫许纯美,40多岁骨瘦如柴的台湾妇女,据说身家有20多亿人民币,最近频繁出没在台湾的综艺节目里,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因为性格疯疯癫癫而大受欢迎,其主持的节目收视率居然高达64个百分点。而她本人也被媒体戏封为“上流美”。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发射的月球卫星就是以日本的名著《竹氏物语》中的女主人公的名字——“月亮女神”而命名的,她是美丽的竹子所生,竹林里的竹取翁夫妇将她抚养成人。她是一个亭亭玉立,美丽聪慧的绝代佳人,无数个富人家的公子哥向她求婚,都被她一一拒绝,值此难办之时,玉皇大帝召她上天宫,8月15日,花好月圆这天,她飞往天宫(月球),成为月球女神,也被誉为美竹公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苏珊·桑塔格的美令人过目难忘。那是一种特殊的美,聪慧、独立、果敢、深奥、神秘,也许因此更为性感。她黑发浓密,走起路来大步流星,颇有几分男性气概。写到她的时候,许多作家都会在她的容貌上稍费笔墨,形容她像印第安人、斯拉夫人、苏美尔人,或中国人。她也的确和中国有些渊源——她的生父杰克·罗森布拉特1938年便因肺结核死在天津。到了晚年,黑发泛白。  相似文献   

14.
没人会想到,博客在中国的一夜成名.会源于一个网名叫木子美的女人。2003年6月木子美开始在自己的Blog里面发表自己创作的私人日记《遗情书》。《遗情书》的主题是性,但与以往的作家不同,木子美这次记录的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在Blog里她记录了她与若干男性的感情纠葛以及性体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她又先后在  相似文献   

15.
美琳达失业有几个月了,依靠政府救济金度日。她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这里有保护得很好的人文景观,风光旖旎。从华盛顿来的公交车线路,经过美琳达家门前,而且不远处,就是一处车站。 有了几次坐车的经历,美琳达发现,车厢内有时显得拥挤。尤其一些老人,动作迟缓,有限的座位往往被年轻人捷足先登,美琳达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年轻人都有很好的教养。  相似文献   

16.
在王叔晖创作的人物画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高雅而不浅俗,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清新脱俗端庄大方,是一种单纯的美,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她在用她的工笔画,告诉世人,美术不仅仅是艺术,它也可以是"真"、"善"、"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在南京军区南京疗养院工作的邢曼丽,珍藏着一幅字为“美”,那是中国诗书画院名誉院长文怀沙老教授赠给她的,意为美丽的眼珠在转动。她出生在书画之乡陕西长安,年幼时常跟着私塾先生写大字、描红。据说那私塾先生是小说《白鹿原》中原形牛才子的学生。也许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在墨香飘逸的环境里,她与笔墨结了缘。1979年入伍成了一名白衣天使后,那些“文房四宝”也跟随她步入军旅生涯,有时兴趣一来,深更半夜还从床上爬起铺纸摆砚。她说要是几天不换笔,手就发痒。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她的谦虚好学、诚恳为人赢得了不少书法界名流…  相似文献   

18.
残缺的完美     
颖子 《新闻天地》2011,(4):59-61
她没有右臂,他没有左腿,有一天他们在大街上相遇,一段浪漫而又励志的故事开始了:她把他的臂当成自己的臂,他把她的腿当成自己的腿,两人融成一个新的生命体,用美奂美轮的双人舞《牵手》、《蝶之恋》、  相似文献   

19.
柯云  丽阳 《档案时空》2005,(1):24-25
据有关史料记载,慈禧太后自喻老佛爷之后,特别看重佛教,见了和尚亲热三分,若见长老和尚则是敬重有加。她认为佛教是从外国传来的,因为她害怕洋人。大概洋人看出了她的软弱无能的表现和内心世界,英、美、俄,德、法、日、意、澳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悍然联合出兵,于1900年大举入侵中国。  相似文献   

20.
放大的悲哀     
邓笛 《新闻世界》2007,(7):45-45
我第一次见到姗,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她非常美丽,那双眼睛顾盼生辉,尤其在笑的时候,会让每一个男生都感到心动。而且,她的美丽并不单纯表现在长相上,更重要的是她内在的美:她总是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