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网络语言运用中的"网络文体"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仅实现了无纸办公和换笔革命等工具性的变化,由电脑催生出来的:写作实践,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思维习惯以及语用规范.在人类语言发展史上,尚没有哪种语言的社会变体像网络语言这样引起社会各界如此高度的重视.网络文体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运用方式,在网络媒体的交流与传播实践中同样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炎龙 《新闻界》2008,(5):9-12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媒介人际传播的交流语言,既有与传统语言交际相同的特征和叙事方式,更具有其独有的传播属性。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集群性、开放式、复合性、共享式等成为其传播模式的关键词,这是网络语言在传播路径中表现出与传统语言传播的差异性方式,也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在传播时所表现出的相关传播理论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张小平 《现代传播》2002,(6):128-129
网络语言是作为网络的伴生物相应而生的 ,在使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一般来说 ,网络传播语言由两部分内容构成 :一是普通话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 ;二是仅使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有如下特点。一、创新性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 ,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 ,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的社交属性既包含语言的交际功能,又兼具独特的网络对话和参与功能,群体传播为语言提供了更为复杂和多变的语境,放大了符号的联想功能。网络语言发展20年至今,经历了三种形态的演变,社交属性自始至终都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功能,而这又为网络语言带来仪式感、想象的共同体、超链接和联想场等独特的群体传播特征。网络语言的快速流行和迅速消亡都离不开社交功能这个根本属性,因此只有靠强大的社交功能才能维持强符号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网络语言具有传播内容独特和具有时代气息的特点。网络语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时代特点,可以丰富汉语词库、增加语言使用修辞;另一方面,过多使用网络语言会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所以,新闻媒体在使用网络用语的时候,一方面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大量出现的网络新词;另一方面要对网络新词进行慎重的取舍,使新闻媒体主持人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更加丰富和规范,成为新闻传播语言用词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并已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而进行传播。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复制分为相同信息异形传播和不同信息同形传播两种方式。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中模因的复制、传播途径及原因,能够揭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规律,为研究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特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汪德平  罗颂华 《今传媒》2010,(3):107-109
网络语言是指随着网络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话语形式,它是在标准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实践中逐步建构出具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使得传统德育的话语体系产生了沟通有效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网民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于是,在网络上出现了区别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甚至流行开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网络流行语"现象,影响着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作为传播视域中一种特殊的信息符号——网络语言亦不例外。文章探讨了语言碎片化给网络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凭借其新颖独特的特点及趣味性,赋予传统词汇以崭新的意义,在人们日常交际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是随着新的网络语言的不断涌现,网络语言在丰富人们交际的同时,也给当下社会带来一系列语言障碍,并不断冲击着现代社会既有的语言体系.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聚焦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探寻推动网络语言良性发展的方法,以期提高网络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消费文化在引导和控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上表现为一种话语权力,而在网络中的表达就是网络消费语言。网络消费语言在传播形式上表现为全民参与对话的特征和个性的网络语言。内容上则是对生活的颠覆与瓦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而其传播信息的载体--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网络语言实质上是一种传播符号,具有虚拟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传播与规制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炎龙 《新闻界》2007,(6):29-32
网络传播的拟态环境中,网络语言作为一个特殊的语言变种,已经成为虚拟社区中的交流工具,研究网络语言的传播路径和引导策略,使其成为网络文化传播的有效渠道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符号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汉语网络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以及两种符号的复合体之基本特征和传播机理,分析网络语言符号的增长以及网络语言符号消失之原因,利用符号学原理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和阐释,能使我们了解网络作为传播载体如何依赖符号系统来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尝试使用网络语言,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这种现象令教师和家长非常担心,他们认为,过多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青少年使用语言的准确度,限制其规范语言能力的发展。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上的交际用语,是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变体,实质上,它是一种介于书面语和口语的特殊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网络诞生之日起,就随之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带有明显标志的"社区"语言,有着与传统语言截然不同的随意性、混合性等特点,大多数语言形式有悖于语言规范化的原则,对我们的语言习惯有着极大的冲击。在中国数亿网民中,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词语是迅猛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语码系统,与传统的语符有着根本的区别。网络语言由四种符号体系组成:数字、字母、汉语和键盘符号等,主要表现为形象性、游戏性和杂糅性等语言特征,它对传统的编辑活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从网络语言搜集整理、网络语言规范化和网络语言辞书编辑等方面作出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网络语言实际上是社会大众文化发生变动的一种外在呈现、传播的载体和工具,是信息网络化社会背景下的大众文化发生变化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结果。网络语言与社会大众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从网络语言中可以窥见大众文化的特征,遂以网络语言中出现的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浅析网络语言的大众文化性,以期从文化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中,新闻写作的实践已经无法离开网络资料的影响,然而网络用语作为一种语言新形式则更容易被当代年轻人所接受。网络语言在新闻写作中应用无所谓好与坏、利与弊,因此,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我们往往应该秉承的态度就是能够接受新语言又不过分地应用。一、传统新闻写作的弊端众所周知,传统的新闻写作形式往往都会过于死板,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是网络信息时代重要的传播媒介与手段,得到了众多网民的认可并广泛传播.仿拟作为一种修辞和构词(句、篇)手段,在网络语言的复制、生成、传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词语、句式和篇章仿拟,涌现出了大量网络语言.本文探讨仿拟在网络语言生成和传播中的应用,并从模因的角度解释其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