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丽水学院的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性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要差于非贫困生;2010级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2009级贫困生;男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贫困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贫困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2.
使用Scl-90对一艺术院校的2010级新生施测,选取30名贫困生和101名普通学生作为样本,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艺术类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家庭经济状况与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在强迫、焦虑和恐怖几个因子与全国大学生相比存在差异显著;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与性别在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通过检索和筛选文献,共纳入20篇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Z=2.67,P0.05),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Z=2.56,P0.05),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城乡差异上不显著。不同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非独生子女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独生子女和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中部地区某大学640名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问卷测验.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差于非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SCL-90总分等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116--.268之间,高自我效能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低自我效能组心理健康状况.总结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非贫困大学生.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过去20年(1986年至2007年)以SCL-90为工具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测量结果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相比差异显著;症状表现按照效应量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嘉应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有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需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内隐联想测验、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无显著相关;贫困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只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少数症状因子有显著负相关,而其外显自尊与所有症状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高内隐-高外显自尊组合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低内隐-低外显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高内隐-低外显贫困生与低内隐-高外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独立学院贫困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使他们心理上出现各种问题。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独立学院393名贫困大学生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独立学院贫困生较普通高校贫困生存在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独立学院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担任班干部等不同群体的贫困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差异。另外,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贫困大学生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心理健康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马加爵杀人案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更引起了高校领导及广大师生对城乡大学生成才与心理协调发展的诸多思考。为摸清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因经济条件和成长环境差异引发的城乡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我校党委的部署与大力支持下,由相关的思想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不断增长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研究和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上的贫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社会原因,对寻找对策,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谈高职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她们以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高职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职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贫困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她们进行家庭经济状况与消费现状、学习现状、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恋爱观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强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其心理健康档案,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贫困观,重视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贫困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化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对策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从而进一步阐明贫困大学生的。理健康教育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普遍承受着来自学业、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JZ学院贫困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来探究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在呈现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四个角度探索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期望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以寻找方法与对策,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方面,因子、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阳性症状在抑郁、强迫、敌对、人际敏感症状群居前列.并且,在这些贫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于男生,经济上的贫困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其疏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魏青 《教育与职业》2006,(12):99-10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的确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在人际交往、自卑强弱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可见,贫困除了带来物质的贫乏以外,还引发了“心理贫困”。因此,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对“心理贫困”的疏导。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及心理测量等方法,从2004年开始,联合怀化学院、长沙理工大学、衡阳幼儿师范学院、湘潭工程学院等高校,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各校大学生之间由于在性别、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入学年限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造成的各类不同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了心理键康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好;(2)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大学生,女大学生低于男大学生,贫困大学生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各个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差异并不显著,但一年级学生除了强迫症状、焦虑、恐怖三个因子,其它几个因子分都是各个年级里最低的,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本研究运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淮南师范学院随机抽取的500名学生进行了测量,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72份。SCL-90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9.0%.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8.7%,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的症状表现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加强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MHS)对巢湖学院2007级4072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处在全国大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独生子女.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