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陆羽茶文化产业是传统茶产业之外的一个新兴领域,它属于文化产业范畴,隶属第三产业。陆羽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发挥陆羽及其《茶经》的品牌价值,可以直接带动中国茶文化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管理、茶学、茶文化都是陆羽茶文化产业的支撑学科。对陆羽茶文化进行研究,拓展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空间,是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结合的精品产业。陆羽茶文化产业涉及到纸质传媒业、广播影视产业、文化旅游产业、艺术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广告产业、教育产业等,已经悄然向这些相关产业与领域进军,并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中,茶文化因其雅俗共赏的特点在都市和乡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一雅一俗,不仅满足了荼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而且二者统筹互动,都市荼文化开拓了客源市场,乡村茶文化丰富了旅游资源,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佛教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当今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佛教茶文化产业刚刚起步,领域广泛。佛教茶文化产业涉及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艺术业、文化休闲娱乐等。佛教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佛教自身转型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需要资金的支持、政府的重视以及人才的培养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茶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日渐深入,且对我国茶文化的教育模式也做出了较大贡献。作为茶文化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不仅关系着茶文化教育模式在未来生活中的发展情况,而且对于茶文化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希望本文能够为茶文化教育模式在创新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并为茶文化教育的整体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兴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是茶圣陆羽撰写《茶经》的主要考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产茶地。其衍生出来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也是丰富多样的,这为长兴开发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先天优势。但目前,长兴茶文化旅游发展仅限于观景看物等旅游活动形式和内容,没有形成独立的茶文化主题专项旅游和独立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在旅游销售的实际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依附于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旅游产品,这与长兴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极不协调、极不相称。应从区域旅游发展理论的视角看长兴茶文化旅游,为茶文化旅游发展另辟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萌芽于两晋,兴于唐,盛于宋,饮茶深入人心。而明清时期则是茶文化南北民族大碰撞,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茶叶生产,饮茶方法,茶文化精神都起了深刻变化。通过对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初步探究,阐述了明清时期茶文化中的茶类、茶具、饮茶方法以及品饮过程中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开发茶文化旅游对于整合湖南省旅游资源,提升湖南省旅游战略地位和提高旅游文化品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省可以通过挖掘传统、适度创新、设计多层次茶文化旅游产品等战略构想开发茶文化旅游,使湖南省旅游产业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湖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进一步开发湖南省茶文化旅游的对策措施:(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茶文化旅游新产品;(2)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可参与性;(3)不断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其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潮州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厚条件,开发茶文化旅游意义重大.以潮州茶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潮州茶文化旅游开发优势,对潮州茶文化旅游在开发与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潮州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婺源具有深厚茶文化底蕴,其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为开展休闲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阐述婺源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及茶文化内涵,剖析婺源茶文化休闲旅游的现状,提出婺源以茶文化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专业建设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产业发展以专业技术人才为支撑,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深层次改革具有双重影响。本文立足于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建立有效的人才互动机制与平台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茶文化专业建设与茶产业发展的"三合一化"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1.
泉州茶文化历史源头可追溯到晋末.宋元时期,饮茶之风盛行于官府、士族、寺院、民间,茶产业得到初步发展.明代中后期茶树无性繁殖法的发明,使得茶叶产量徒增,茶产业开始进入商品化时代.清代以来,茶树长穗扦插繁殖法的采用,使得茶叶产量高、质量优,茶产业得到兴盛繁荣.  相似文献   

12.
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研究是提高茶产业软实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普洱茶文化研究的现状对比,指出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存在的严重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六堡茶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六堡茶文化研究机构设置、加大六堡茶宣传力度、打造"中国六堡茶名茶茶城"、打造"中国六堡茶都"、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作多种形式的六堡茶文艺作品等主要对策,总结出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借鉴"普洱茶模式"过程中切忌盲目照搬,要精确、深刻提炼出六堡茶精神,形成"天下六堡"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饮食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以成都茶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种植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国饮”。茶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在全国各地都十分发达。巴蜀茶文化与茶馆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是具有极大潜力和魅力的资源宝库,也是发展和繁荣成都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根基。打造茶馆文化产业,可以拓宽成都市旅游开发亮点,成为历史与民俗融为一体的都市旅游综合文化工程,以体现成都休闲文化城市风格。  相似文献   

14.
浅析信阳毛尖茶的突围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茶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信阳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其发展存在双重机构的同时管理、茶叶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有鉴于此,应该抓好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选育与引进,大力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才是信阳毛尖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5.
悠悠茶香话茶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讲究饮食保健的今天,茶叶食品更为风行。以茶入菜,以茶入食,不但丰富了饮食菜谱,增添了生活情趣,更发挥了茶的保健养生功能,扩大了茶文化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旅游作为荼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临沧茶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临沧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临沧茶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自人类发现以来,早已淡化了最初的饮食意义。几千年发展所形成的茶化体系,不仅包含了我国传统思想、伦理、道德乃至世界观意识,而且反映了人们对人生信仰、崇高境界的追求。普洱县以普洱茶闻名于海内外,其历史悠久,化底蕴深厚,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由于当地仅把茶叶生产作为产业方向,忽视了其自身蕴涵的化价值,使其综合效益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在云南旅游业发展良好的背景条件下,在云南将建成民族化大省的召引下,普洱人应着力挖掘其特有的茶化潜力,牵引地方旅游业迅速发展,使已出现滑坡的普洱茶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