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钱江浪花”意味着什么? 1、“钱江浪花”开栏到现在的72期,呈现出成功的姿态,意味着党报的新闻改革有了新的发展。党报近年的改革,都突出了一点,就是“加强指导性,增强可读性”。“钱江浪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或突破口,适应了当前党报改革的方向;找到了一个“领导满意、读者满意”的结合点。“钱江浪花”的实践说明党报能  相似文献   

2.
江坪 《新闻实践》2002,(7):23-24
近两年来,浙江日报在新闻改革中结出了两个硕果:一个是《钱江浪花》,一个就是《今日关注》。《钱江浪花》,是通过微观的新闻事实,充分体现宏观的浙江精神;《今日关注》,则是通过热点新闻的深度报道,使读者从中受到启迪。纵观《今日关注》100期,有几个特点是明显的。一、它是深化重大主题报道的一个好载体。重大主题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它是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关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所关心的话题。对于重大主题作深度报道,则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因为,新闻的真实性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必须把真实的情况和本质的东西告诉读者,而不是把一些表象的东西、不痛不痒的东西,甚至是虚假的东西告诉读者。同时,  相似文献   

3.
从《钱江浪花》到《今日关注》,浙江日报在版面改革上可谓高潮迭起。《中华新闻报》作为报道新闻界、服务传媒界的一张报纸,我们感到浙江日报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和报道。刚才领导、专家讲了很多,我很赞成,学到不少东西。浙江日报提出思想性、文化性、感染力相结合,指导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奋斗目标,并以《今日关注》为试验田。我认为总体上是成功的,评价部分前面同志都说了,不再重复,希望《今日关注》能够办得更好。我提8个问题,供报社同志参考。 1、知识性是《今日关注》版的特色,但是否存在弱化新闻性的现象? 浙江作为人文大省,《今日关注》强调文化性,是符合当地实际的,是浙江日报的一大特色。三个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报界,《今日关注》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强烈的关注。5月中旬,全国主要新闻报刊的代表以及新闻院校的专家、学者来到杭州,就浙江日报2001年版面调改时推出的焦点类报道《今日关注》版进行探讨。 《今日关注》是浙江日报2001年版面调改的重头戏。版面调改前,浙江日报编委会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了《浙江日报2001年版面调改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提出,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把增强党报在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的先进性作为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浙江日报在新闻改革中结出了两个硕果:一个是<钱江浪花>,一个就是<今日关注>.<钱江浪花>,是通过微观的新闻事实,充分体现宏观的浙江精神;<今日关注>,则是通过热点新闻的深度报道,使读者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6.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以相当满足的感觉读了《今日关注》近一半的版面。这个版面的任务是追踪新闻事件,评说新闻话题,传播新知新潮。总体说,这是个多数读者关注的栏目。浙报另一栏目“钱江浪花”已享有盛誉。那里报道的内容在浙江具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反映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果、新气象,很有感染力。《今日关注》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对浙江来说则都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其中不少选题涉及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识内涵,富有教育启迪作用。选取的这些话题具有普遍性,科学、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对浙江甚至全国读者都有意义。如《探究温州经济的文化基因》、《900村民一起走上法庭》、《一个名字感动一个城市》、《中药材种质资源保卫战》、《少年留学该做怎样的准备》、《零点开始的革命》、《钳工身价超过硕士》、《良渚文化的六大悬念》等,都能引起全国的关注。我作为祖籍在浙江的者,就十分关注。我建议《今日关注》今后在选题  相似文献   

7.
2001年3月23日,浙江日报在一版《钱江浪花》栏里推出《潘云鹤:用CAD打造“大脑企业”》的报道。这是《钱江浪花》专栏在浙江日报刊出的第100篇报道,意味着“一个新专栏出满100期”的最初策划得到了完满的实施。 《钱江浪花》是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提议并直接指导而开辟的大型专题栏目。2000年10月24日,张德江同志在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陈敏尔谈话时说,在走向新世纪的征途中,我们要大力弘扬浙江精神。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可以用明确的统计数字来表明;浙江精神也已被概括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  相似文献   

8.
获奖消息     
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8月23日在北京揭晓。38个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浙江日报《钱江浪花》专栏榜上有名。 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相似文献   

9.
2000年11月6日,浙江日报第一版开辟一个名曰《钱江浪花》的专栏,在开栏的话中说:“最近,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建议浙江日报开辟一个栏目,通过对区域特色经济、先进企业事业单位和优秀人物的系列报道,歌颂邓小平理论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反映浙江之最和浙江之路;展示浙江经验和浙江精神。”《钱江浪花》开栏以来,已经报道了30多个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和好评。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提议在报上办栏目,并确定栏目的名称、主题思想和总体框架,看似一件具体的事情,其实是党委对新闻工作实施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黄旦 《新闻实践》2001,(2):21-22
在谈正题之前,先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作为一个读者,如果不看《钱江浪花》,我根本不知道我们省有那么多的市场,有那么多具有不同特色的区域经济。是从这些报道里面,我对我们的省情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对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有了新的体会。中国的“发展传播学”尝试和研究,也许就应该这样做起。作为新闻系的老师,非常感谢《浙江日报》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参考读物。《钱江浪花》的作品,无论对于我们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多益处。作为一个新闻学者或研究者,更感谢《浙江日报》给我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考的好对象,并且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党报如何引导热点,是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浙江日报推出《今日关注》版,就是尊重新闻规律、努力探索搞好热点引导报道的有益和成功的新闻实践。在资讯时代,人们一方面要获取大量信息,一方面需要获知更深刻的道理,不仅“卖”信息,还要“卖”观点、“卖”思想。包括电子媒体都在这么做,电视媒体也在做分析性新闻,如“焦点访谈”就把文字传媒的长处吸纳过去了。浙江日报的《今日关注》是引导热点的一个举措,也是尊重新闻规律、吸纳各种不同媒体长处的一个举措。在我看来,这个栏目是办得很好的。从看到的几十期,我把它总结为十个性、五个结合。一、体现了开放性和本土性的结合《今日关注》以做热点引导的名牌专版为标。它关注什么?从我拿到的四十期来看,给我印  相似文献   

12.
在广电、网络及手机等媒体风头正健的今天,党报该如何赢得眼球、抢占制高点?不久前,<浙江日报>在中国新闻名专栏"今日关注"中刊发的一组报道,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读了“钱江浪花”专栏发表的文章,很感惊讶,很感兴奋:我们的省委机关报,我们的党报上有这么多好看的东西、这么精采的新闻呀! 感慨最为强烈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正面宣传报道中的“规定动作”怎样才能搞好。 “规定动作”怎么“出彩”,正面宣传、正面报道如何提高报道效果,这个问题一直是新闻界致力探索的课题。它不仅是“下面”关心的,同时也是“上面”关心的;不仅是新闻界本身关心的,而且也是新闻界以外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无论称其为报道也好、传播也好、宣传出好,都要使宣传效应最大化。从“钱江浪花”的新闻实践看,我们的正面报道、“规定动作”完全可以做好。  相似文献   

14.
我刚刚才到会,有关资料没来得及仔细看,粗粗翻了一下你们提供的这些报道篇目,发现浙江日报的《今日关注》专栏确实办得不错,很有特色如《国际化,APEC的一份厚礼》、《张学良在溪口的幽禁岁月》等报道,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个专版现在的水平是一些党报所不及的。评价性的话我想前面的同志都已说了,我就不说了,着重就如何办好党报、如何办好《今日关注》版谈点自己的想法、看法。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要善于从政治上、从战略上去考虑什么该说、该“炒”,什么不该说、不该“炒”,把握好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在这点上,你们做得非常了不起。《今日关注》版在新闻“炒作”中把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1月6日,《浙江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推出一个全新专栏——“钱江浪花”。《开栏的话》以《点滴浪花汇成钱江大潮》为题,配以滚滚钱江潮的压题照片与醒目的蓝包边框,气势恢宏,引人入胜。 从这一天起,“钱江浪花”专栏便以几乎每日一篇的密度出现在《浙江日报》的一版上。蓝色边框内,一篇篇千字文,娓娓道来的虽然只是浙江大地上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传奇般人物,却小中见大地传递着丰富的内涵,蕴含着启迪人的经验、激励人的精神和教育人的哲理。由于该栏目具有新闻性、故事性与哲理性三位一体的特色,不仅留住了越来越多读者的视线,成为宣传浙江之路、浙江经验、浙江精神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6.
郑建国 《新闻实践》2009,(12):55-55
党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与发展,是摆在党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浙江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创新办报思路,以头版为突破口,引领党报改革,赢得了先机。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确保“两会”程序性报道权威性的同时,增强党报的新闻竞争力?《浙江日报》在今年的全国和省“两会”报道中,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策划了一些“自选动作”,受到新闻同行的关注和社会的好评,为搞好重大主题报道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01,(2):4-7
2月12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了“钱江浪花”专栏研讨会。 这是浙报集团继在绍兴、宁波分别召开“钱江浪花”读者座谈会后举行的一次高层次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的新闻界领导和专家学者有:中宣部原调研室主任、现阅评小组组长刘祖禹,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何平,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周瑞金,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梁贵和,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日报老总编辑厉德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席教授丁淦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博士,浙江大学新闻系主任黄旦博士,《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陆小华,《新闻战线》杂志执行主  相似文献   

19.
《钱江浪花》通过开辟一个专栏进行宣传,为浙江树立了一面旗帜,扩大了影响,鼓舞了读者。从我们本行来进,也为省级党报改革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一朵浪花能显示出时代的精神”。正如浙江日报《钱江浪花》专栏的开栏之语所讲的那样,《仙居农民点“废”成银》一稿(获2000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编者注)作为栏目中的一朵浪花,它的获奖亦是对整组稿件的褒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