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新媒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乂国 《传媒》2008,(11):97-99
“风暴”、“地震”、“海啸”,这些词汇被用来描述近来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中国乃至各行业的影响,也成为当前的热点议题。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媒体市场真的可以撇清关系、绕开金融危机的暗礁么?就中国新媒体而言,谁将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依然走得更远呢?  相似文献   

2.
几千块钱的贷款,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大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一批有识之士把中国的活力押在“小额信贷”上。但是和许多涉及公平的话题一样,11月26日在天津召开的关于小额信贷的讨论会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 以扶助下岗女工再就业而闻名的“天津模式”,试图通过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植和创新,为城市再就业寻找解决途径。但和在中国农村所进行的其他小额信贷实验一样,已取得初步成功的“天津模式”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这种扶贫扶出来的问题核心是利率市场化以及中小银行破土等金融难题。”经济学家茅于轼这样说。他坚信小额信贷是中国大量剩余劳动力与大量剩余资金亲密接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看到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在以自身经济基础为世界提供可靠货币选择的同时,中国信贷也许将在二战后“美式和平”建立以来,首次实质性地取代美国信贷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信息系统工程》2009,(2):10-11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以外贸业务为主的软件外包产业真切感到了“冬天的寒意”。 2007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实施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趋势已经出现,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令软件外包产业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5.
话语     
《新闻世界》2009,(5):3-3
许多人依然愿做“白领”,而不敢做“首领”。——金融危机使创业风险增大 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但永远没有毕业生。——号称中国股市散户第一人的杨百万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谢耘耕 《传媒》2009,(1):2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了全球大多数国家,也影响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2008年以来,带动中国传媒广告发展的“中国制造”处于下滑状态,金融危机对我国广电业的影响,在未来一两年内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韩冰曦 《出版参考》2010,(11):13-13,15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冲击着我国的各个行业,包括文化产业。但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版业低迷相比,中国出版业却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趋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09法兰克福书展上强调说,金融危机虽未见底,但“危”中有“机”,中国出版业大有文章可做,出版业增长呈不可逆转趋势。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2009,(4):54-55
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PC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创。几乎所有PC厂商的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国际著名调研机构IDC将2009年全球PC出货增长率从13.7%大幅下调至3.8%。而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则是把中国视为此次金融危机的“避风港”,更进一步加剧了民族PC品牌的压力。但正所谓“烈火炼真金”,严峻的市场形势对于国产PC厂商而言也是一次“洗尽铅华”的磨练。民族品牌的两大领导厂商长城、联想近期更是表现不凡。  相似文献   

9.
张秀梅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12):I0001-I0001
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全球市场逐渐向我们敞开大门的30年,而随着美帝国主义遭受严重的金融危机打击,经济技术、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潮流等多种因素都在促使“去全球化”浪潮的来临。在这种大趋势下,国人对“标准”的认知,似乎多了一分理性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国外贷款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中国银行信贷二部数据转换接口软件的开发为例,探讨了面向用户,实现不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方法。详细介绍了中国银行信贷二部数据转换接口软件,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到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传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学上的“口红效应”再次出现在了传媒业身上,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广告量缩水却限制了“口红效应”给传媒业带来的机会。本文通过分析传媒业面临的挑战与矛盾,提出一些缓和矛盾以利于中国传媒业更加健康发展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学界     
香港,中国的“明珠”;上海,中国的“东方明珠”,谁能成为新世纪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很多香港人担心香港在过去一直扮演的“对华贸易中转站”的独特角色将很快被上海取代。上海能否凭借自己的地理优势而一举超过香港成为新的商业、金融中心,并登上中国最大城市的宝座? 英国《经济学家》近期发表文章,分析了香港和上海两个城市各自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文章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0年IT业经济泡沫的破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的国际论坛来说,2010年东亚政治气流的急剧凶险化是极其扫兴和难以捉摸的。在世界“金融危机”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语境下,2009年的“G2论”、“中美国论”、“中美共治论”虽然不免“捧杀”的政治嫌疑,但总还有佐证“大国崛起”的魅惑;  相似文献   

14.
新书选介     
《全国新书目》2010,(1):58-63
《金融危机分析与对策》 本书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09年“全国博士后经济学学术论坛”的优秀论文集。该书针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金融危机分析与对策”为主题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的背景、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也渐渐熟悉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术语。有经济学家指出,这一陷阱主要包括收入差距过大、过度城市化、产业升级障碍、资本开放危险,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金融危机等,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发展,是一次危机,但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因为中国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对西方经济危机具有相当程度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头等热点。顶尖投资银行土崩瓦解,甚至东欧、南美多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威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美国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会带来怎样的动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已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贾雪 《青年记者》2010,(16):58-59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已经演变为60年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传媒行业也不例外,在考虑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自身产业造成的冲击外,肩负着“社会嘹望者”职责的媒体还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握金融危机报道的角度和力度,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  相似文献   

19.
备受关注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于2009年6月21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本届展会以“挑战下的活力”为主题,紧紧围绕世界金融危机对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影响,立足于展现危机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活力与潜力。本届展会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普遍关注和参与,展示了中国软件第一展的实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韩阳 《出版参考》2010,(11):8-9
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出版业的走向也成为所有从业者关心的话题,面对整体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一些人忧虑:“出版业的冬天来临了”。而另一些人则憧憬“出版业也许会因祸得福”。3年后的今天,尽管金融危机影响仍无法估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出版业经受住了这场考验,尤其是童书出版,在出版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近年来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