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已经广为老师们课堂教学中所采用。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审视或是从实践结果的效应看,“合作学习”给我们今日的课堂所带来的创造性成果,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其中,作为“合作学习”主干组织形式的课堂“合作讨论”,尤为老师们所青睐。但从实践的过程与结果看,由于有些老师操作运用不当,使这种活生生的、充满人文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被广泛运用。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审视或是从实践的结果看“,合作学习”给我们的课堂所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其中,作为“合作学习”的主干组织形式的课堂“合作讨论”,尤为教师们所青睐。但从目前的实际操作来看,由于有些教师操作运用不当,使这种活生生的、充满人文精神与个性特质的学习形式变成了一种低效、高耗且有“作秀”之嫌的表演。出现这种状况,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如何正确、合理的利用好“合作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是我们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一、要选择好“独立学习…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通过相互间合作探究,学生相互吸收、相互完善,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一时间,科学课堂教学大量运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成为一股潮流、成为一种时尚。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当前课堂的讨论学习。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课堂讨论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把讨论作为一种形式、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促进、明确职责、合理分工,有效地解决组内的认知冲突,对小组活动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只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在课堂上使用。出现了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怎样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从以下方面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成为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通过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理想。当前,课堂上的“讨论”日渐成为一种时尚,每个教师都尝试着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交流思想,从讨论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来看,它应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6.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这个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走进当今课堂,“小组合作”的形式随处可见,合作学习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笔者通过对小学课堂的观察、研究发现,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研究不深入,理解不透彻,以致步入流行的  相似文献   

7.
林琳 《林区教学》2009,(11):108-109
“合作式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学习三种主要形式。从合作式学习的起源与发展、分类,以及在体育课堂上使用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些体会能够给同行带来新的启示,使这种学习模式在体育课堂上能够利用得更科学、更合理。  相似文献   

8.
杨树海 《山东教育》2005,(35):35-35
“讨论法”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自由发表自已的见解或进行论证的方法.它是目前课改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果“讨论法”运用得好.就能激活地理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实例,着重谈谈“讨论法”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一言堂”的模式,给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能力。目前,很多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有了把新的课程理念、新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的意识。然而,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多数讨论不外乎这样两种状况:一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只要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就四人一组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你说你的观点,我说我的见解,说完了,讨论就算结束了。二是为合作而合作。有些问题浅显直白,答案一目了…  相似文献   

10.
在几乎所有“课改”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转过身去,教室里立即人声鼎沸。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如何如何”。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则东走走、西看看,无所作为。讨论完毕,则“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你说得很好”。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小组怎么样”;教师的评价和激励的主要对象仍然是个体而不是小组。专家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上述的课堂中的讨论显然存在着误区。那么正确的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是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小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大教师经过探索和尝试,已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但是,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与访谈调查发现,广大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组织课堂教学时,还存在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面化而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合作学习的质量,从大量的实践中探究、提升出合作学习的有效因素,从合作学习形式化、表面化的误区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备受教师的青睐.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走进了学生的课堂,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由此,产生一种新的合作学习模式——“伙伴教学”.伙伴教学Peer Coaching)又称同侪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与学生之问直接交往为主、教师通过各种媒介与学生间接交往的个别化教学方式。这里专指班级中运用年龄相近、能力优秀的学生,以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形式,协助教师进行补救教学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浅谈地理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则是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4.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它像一缕春风,唤醒了小学教学课堂,使课堂充满了生机、灵性与活力。但是小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少现象却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在观摩课和优质课评选活动中,经常发现有的教师把“将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讨论某个问题”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标榜为合作学习。但笔者根据7、8年来对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认为这些教师采用的充其量为课堂讨论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那么,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怎样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定远二中是一所市示范学校,在几乎所有的公开课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被认为是学生学会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领袖品质的有效方式。在目前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多数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被认为是学生学会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领袖品质的有效方式。在目前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多数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相似文献   

19.
现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全面走进我们的课堂,为避免走入合作学习的形式化、自由化等误区,让合作探究的旋律和谐地飞扬在师牛、文本之间,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0.
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综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运用好似遍地开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的确,合作学习的运用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克隆”别人的做法,不在具体操作上做章,那么这样的合作学习往往是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