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视阈内之图书馆哲学,是极富生命力与创造力之理论的抽象与概括,给予高校图书馆实践以理论化、系统化之世界观与方法论。本质在于其研究对象是基于高校图书馆这一特殊局域内展开探究,以此为基深入研习其理论视域下各层面之问题。图书馆哲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之彰显,是经由主体之实践理性来实现对现实问题的超越与升华。然当下图书馆哲学理论对于图书馆实践与图书馆事业之前行方向导引阙如,此促图书馆哲学理论嬗变宜矣,契合全新之图书馆实践活动,确保有所突破、创新,冀望于图书馆实践工作成就事实之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信息哲学的起源、定义及简要发展状况,论述了信息哲学理论在图书馆学中的探索实践,阐述了它与图书馆学的关系,最后辨析了信息哲学在图书馆学中的理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术论文编辑加工原则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振礼 《编辑学报》2002,14(6):391-393
编辑活动使既有的文化构成向新的文化构建推进演化,具有创造思维的本质属性.对学术论文的编辑加工原则-简约性、充实性与和谐性进行哲学阐释,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寻找这3项原则的客观依据,并对其在编辑工作中的运用做理论与自我实践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编辑活动的社会实践领域内,编辑学理论就是编辑活动的纲。一项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社会实践,是行之难远的,更是难以对历史负责任的,现实正在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我们加强编辑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档案馆工作的哲学内涵哲学,与档案工作似乎相距甚远,必须经过档案学科理论承上启下的作用才能够应用到工作实践之中,否则无法"穿越"。但是,经过档案学科理论咀嚼后的哲学理论和方法又不能够指导档案工作实践或者到了实际部门如同嚼蜡,起不到哲学应有的作用。其实,档案学科的发生、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档案工作实践,而且要深深根植于实践,经过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科学而缜密的哲学思考,条理清晰而层次鲜明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6.
编辑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了编辑学之后,如果能从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而不能动手编好书、编好刊,那就无异于历史上“纸上谈兵”的赵括。但是,如果以为学编辑学就是学些编书、编刊的手艺,只会“照着葫芦画瓢”,对理论一窍不通或一知半解,也就难以创造性地做好编辑工作,难以提高、发展编辑工作,难以成为一个编辑家,同样也是不够的。编辑理论是在编辑实践活动基础上升华而成的,它来自实践。但编辑理论形成后,又会反过来推动编辑工作的前进。对做好编辑工作来说很重要的预见性,也不仅来自编辑实践,更来自编辑理论的力量。哲学上说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对于编辑学来说,同样是完全适用的。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两个根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作为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理论的总结与升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认识工具和方法论原则。文章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与制约的分析,论述了哲学理论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本质、性质,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每一环:传者、内容、受众、效果。  相似文献   

8.
览景榭     
编辑文化对编辑活动所起的作用 杨军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上撰文指出,编辑文化是编辑在长期的编辑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文化在编辑活动中的拓展和延伸。 编辑文化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由表及里构成编辑文化的统一 体。编辑文化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制约,又为社会文化增添新内 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职业性、民族性、阶级性等特征,对编 辑活动起着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空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辑学的最高层次是编辑哲学.所谓编辑理念和编辑学方法论,本质上乃是编辑哲学.许多编辑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扑朔迷离的问题,一旦用编辑哲学的方式来认识,将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本文提出的"编辑空间"及其相关概念,就属于编辑哲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王坤 《编辑学刊》2005,(3):25-27
哲学精神是指社会个体从自我生命感性出发对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永无止息的批判、否定、超越以及追求与探索精神.其对编辑在编辑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会形成重大影响,是编辑安身立命之本.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理论的哲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哲学不仅可以作为情报学研究的方法,还可以从哲学角度对情报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思考,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社会的情报现象,借助一些哲学理论和观点来构建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探讨哲学作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哲学方法在情报学中的应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情报学理论与研究的指导作用,并详细讨论几种具体的哲学观点在情报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实质上就是研究编辑活动的内涵、作用及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可能像其他一些理论科学,如哲学、文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建构在抽象的理论之上,依靠思辨、推理建立起来的理论学科体系。这是编辑学与其他理论学科的本质区别,因为编辑学科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笔者认为,只有以编辑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编辑概念,才是编辑学研究对象最简单、最一般、最普遍、最抽象的规定,它构成了编辑学动态活动的逻辑起点,也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才能揭示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及逻辑规律。一、编辑学活动诸要素的分析其一,编辑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巨大发展,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同时提出了编辑教育这一重大课题。这不是因为以往的编辑实践活动没有教育环节,而是编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结构层次和基本设施以及社会重视编辑教育的程度等,不能适应编辑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编辑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社会亟须扩大专业编辑队伍的规模和提高编辑专业人才素质,而编辑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编辑劳动就业问题没有相应的教育制度配套,已经严重妨碍着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德尔菲法收集当前我国情报学界23名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关于情报学哲学理论的观点。研究表明:①专家对情报学哲学理论的认知一致性较低,存在12类不同的观点。②大多数专家认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应该不仅仅由一种哲学理论构成,而是多种哲学理论并存,分歧在于应该由哪些哲学理论并存。③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解释学、信息哲学能够用于指导情报学研究的多个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情报学研究的指导集中在宏观层面;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建构主义对完善情报学的方法论有指导意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可用于指导情报用户研究。该研究能够为构建我国情报学哲学理论框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十五堂哲学课》周桂钿著,中华书局,2006.8人们往往认为,通俗理论读物的写作属于“小儿科”。读书期间,我也持这样的看法。从事教材编写与编辑工作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把抽象的哲学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何其难也!这也促使我有意识地关注通俗哲学读物。  相似文献   

16.
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编辑规律实际指的是研究编辑活动的规律.而编辑活动规律有具体规律和基本规律之分.当前需要着重研究的,应该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因为它是决定编辑活动整体和全局发展进程的规律;是支配编辑活动各种具体规律的规律.掌握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对编辑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不揣浅陋,说点看法,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谈的编辑机制,是指个体人的思考功能的一种本质表现.探讨编辑机制与研究编辑活动有必然联系.因为古往今来,编辑活动一直表现为渗透于人类政治管理、经济建设、科学实验及社会生活等重大实践活动领域的一项独特的实践活动而存在和发展,而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必然伴随着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编辑活动的本质是文化选择。在编辑活动这个大系统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联系是通过什么中介来实现的呢?从哲学上来回答,那无疑是编辑实践,也就是编辑学界普遍认可的文化选择。文化选择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对文化资料、文献典籍的收集和整理是编辑活动的滥觞,即编辑活动的起源本身就是文化选择的结果。编辑工作中的拟订选题。  相似文献   

19.
编辑活动的主体是编辑,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在社会文化生产中,编辑活动的主体作用的特征是什么?它是不是也同其它的文化学科那样作为一种独立自主的文化力量而存在?近来,在编辑学研究的“圈子”里,称编辑为“家”的情形多起来了,这反映了急于提高编辑社会地位的愿望,但是成家的理论准备还不是很充分。要成为家,首要是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学科意识,专注于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致力于发现、认识编辑活动本身的独立价值和重大意义,这种在思想观念上的开拓,表  相似文献   

20.
叶辉 《传媒》2000,(2):25-27
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编辑哲学是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的重要思想保证。如同经济哲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迅速崛起一样,编辑哲学正在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倘若我们不善于从哲学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编辑学问题,则难以准确地把握新闻出版活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