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萍 《青年记者》2016,(35):35-36
批评性报道是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楚天都市报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面向市民的综合性报纸,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批评性报道,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下面,笔者试对其特点及不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作为采编人员.我们都知道.新闻媒体刊登批评性报道是开展舆论监督、促进作风改进的一个有效举措。但面对具体新闻素材.又对批评性报道应从什么地方入手、要把握好哪些方面缺乏了解,因而讳莫如深、绕道而行。《人民海军》报在从事批评性报道时.有关批评性报道并不是负面影响的代名词、批评性报道要实事求是.注重证据和细节、批评性报道要设身处地为作者以及当事人着想的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
批评性报道的恰当运用,有助于正确舆论导向的实现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而批评性报道是实现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形式。江泽民同志对新闻媒体的舆论功能作了这样的评价:“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可见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对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力之大。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批评性报道开展得最好的时期之一.批评性报道并不仅仅是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文本类型,在它身上有明显的政府管控痕迹.通过媒体报道进行组织传播,是我国批评性报道的主要任务之一,经过党报的信息把关与处理,批评性报道对中共的组织建构和群众的政治动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批评性报道紧密配合党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将颂扬性、成就性报道称为"正面报道",将批评性,揭露性报道称为"负面报道",要求新闻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严格控制负面报道的数量和规模,一直是有关部门自认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中长期流传着一句话:批评性报道最难搞.我想,这句话是真实的.所谓“批评性报道最难搞”,有两层意思:第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一般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性报道较少,惟其较少,也就显出其珍贵,也就备受重视,也就要求严.第二,批评性报道是一种披露事实真相,弘扬正气,批评错误的报道,通常,表扬容易,批评难.客观上,它要求记者要深入地调查,不带个人偏见,写作时遣词造句更讲究,还要经得起被批评一方和大众的检验,所以,这实际上是在考验一个记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何方 《新闻前哨》2004,(10):68-68
新闻媒体发表批评性报道,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但批评性报道不仅难写,而且极易引发新闻官司。批评报道引发新闻官司的常见情况主要有:传播虚假事实、发表不当评论、表达侮辱性言辞等。  相似文献   

8.
跨地区监督性报道”是相对于当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报道而言的,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新闻媒体对发生在外地的人和事的监督性报道。可以说,《南方周末》称得上是进行.“跨地区监督性报道”的典范。身处广东的《南方周末》,其舆论监督的触角遍及全国各地。《南方周末》的这种报道方式已为国内一些新闻媒体所认同与仿效。下面从广东报纸的三篇批评性报道来分析“跨地区监督性报道”的特征,发挥的作用,结合现状作一些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批评性的监督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成为新闻媒体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经常采用的报道方式。有关调查表明,揭露性、批评性的新闻报道在读者中反映更强,影响更深,更能引起社会轰动。  相似文献   

10.
一、维权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鞭挞丑恶、揭露黑暗、扶正祛邪的批评性报道普遍得到受众的欢迎,一些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领导对此类报道也十分重视,在新闻媒体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把它作为吸引受众的一个卖点、亮点。虽然批评性报道是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一些记者的人身权益却时常受到侵害,这在新闻圈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了。福建某记者由于进行批评性报道遭到曝光对象的恶意报复,家里住宅玻璃连遭枪击。某省会电视台记者在报道非法黑车事件中,遭到黑车车主的无理攻击、谩骂…  相似文献   

11.
苏苇 《新闻采编》2000,(5):31-32
盥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批评性报道,则是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手段。它与“正确舆论引导人”相辅相承,不可或缺。有许多问题,通过媒体曝光、批评得以及时解决,广大群众(读者)拍手称快,主管部门如释重负,效果往往比开会、发文要好得多。反面“文章”,正面效应,效果积极,大快人心,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由于批评性报道自身特点所决定,有些人对此持有排斥甚至反感的态度。有人片面地将舆论监督与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立起来,使得舆论监督,揭露性、批评性报道在实施过  相似文献   

12.
揭露欺诈、强权、腐败、违法乱纪等丑恶现象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批评性报道以其特有的酣畅淋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受众把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期望更多地倾注在作为宣传舆论机构的媒介上,这一方面显示出媒介在社会导向上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表明批评性报道需要予以?..  相似文献   

13.
吴冬 《新闻爱好者》2010,(1):128-128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在网络上建立新闻网站.特别是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类报道.借由网络这个新闻报道的全新而高效的媒介.传播财经英语新闻。本文针对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译名不统一问题.分析了当前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译名统一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译名不统一问题的一些建议:报道者要提高对译名统一的重视态度、加强学习和积累.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实践.时刻核查以保证网络对外财经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忠实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王鹏 《新闻采编》2006,(1):33-34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加剧,老百姓越来越多地希望能知道一些事件的“真相”,而面对各种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不少报刊已将大众所关注的批评性报道作为自己的“拳头产品”。然而,有不少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采写回来的批评性报道,不是因为导向错误便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批评性报道采写难,这是人所共知的。被批评,对象因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对新闻媒体的批评存有抵触情绪,不仅不愿意配合采访,甚至想尽办法对抗新闻舆论监督,设置种种障碍阻挠记者采访、发稿,更有甚者对记者采取威胁恐吓的手段。那么,怎样采写好批评性报道呢?笔者总结几年的采访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6.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既然社会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那么,作为一种权威的新闻媒体,倘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所谓“报忧”,通常是指批评性报道.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我认为目前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的一些观点仍对开展批评报道有着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闻天地》2006,(11):46-46
新闻媒体负有舆论监督的重任,完全排斥事故、灾害、案件和揭露、批评性报道,既有不作为之嫌,也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但是,应该把履  相似文献   

18.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批评性报道具有两重性:一是积极的一面,二是消极的一面.我们采写的批评性报道必须考虑它对整个社会是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这是检验批评性报道社会效果好坏的试金石.笔者以为,批评性报道要想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红色中华》等报刊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中共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的基本经验。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批评思想和实践,形成于瑞金时期。理论源头来自于列宁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相互关系入手,在指出当前政府对新闻媒体的角色与作用存在的误区基础上,科学明确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四角色+四作用,以期为我国政府科学定位新闻媒体角色与作用,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