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性事件电视新闻就是“报道难以预测或者未能预测而突然发生的事件的新闻”。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运用现代先进通讯手段,将发生的新闻源源不断地报出来,让广大受众间接参与到重大突发事件中去。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重大突发事件给新闻媒体提供了难得的素材。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其报道包装情况关系到报道的成败,为此我们推荐实行以下包装措施:及时,全面,坚持真相,发挥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滚动报道(西方有人称之为“running stories”)是连续报道的一种,它要求记者在短时间内对某一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的追踪报道。这种报道要求记者追踪重要事件或引人注目事件的进展,不断把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或围绕新闻事件不断挖掘到的新信息传递给受众。 一般情况下,记者要等新闻事件结束才写消息,而滚动报道则要求记者及时地对新得到的情况加以报道。滚动报道对于能够在短时间内不断重复播发的电子媒体(如电视、广播和网络)来讲更加适  相似文献   

3.
论突发事件中媒体的报道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旭培  牛静 《今传媒》2006,(6):14-16
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使得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遭到破坏或发生断裂,对社会迅速产生巨大冲击和震撼。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以及报道的时效性、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一个政府的民主开放程度和对人民知情权的尊重。目前,我国没有一个规范、可操作性强且高效率的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制度,致使新闻单位在报道此类事件时无“规”可循,无“矩”可蹈。各级新闻主管部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必须经逐级请示、上报后方可报道。而在操作层面上,突发事件在不同时期的报道和宣传…  相似文献   

4.
所谓突发事件,1994年8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国内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中说:“突发事件包括突然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恶性事故,涉外和涉港台澳事件的对外报道,要充分考虑事件的复杂性,敏感性和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报道要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报道必须真实准确,争取时效,把握时机,注重效果。”广州大学新闻系何碧在《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与事件广告》(见《当代传播》03年第3期)一文中说,突发事件“……是指在短时间里发生的,出乎意外的大事。突发事件由于其本身具备的新闻价值,往…  相似文献   

5.
俱孟军在《中国记者》第6期上撰文指出,“天有不测风云”。古往今来,人们不曾预料的事件从未停止过。人类社会发展越快,突发事件越加频繁。及时、准确、全面报道突发事件,不仅是媒体传播新闻之责,也是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媒体,对广受关注的突发事件迟缓报道,甚至默不作声,是对历史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重大突发事件,既是媒体的报道重点,也是报道的难点。突发事件报道,大都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来不得轻松潇洒,更不能随心所欲。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有利于事,应当始终贯穿于报道之中。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  相似文献   

6.
上述对消息的分类,是以文字长短或表达形式为准则的。如以报道内容来区分,消息又有以下种种: (一)事件消息:即迅速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故又称它为动态消息。这类事件消息,按事件形成的过程长短,又分为突发事件消息和渐进事件消息。所谓突发事件消息,即报道的事实是突然发生的。如1987年5月6日东北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新华社记者首先向全国发了这一消息。这类消息时效性强,要求报道及时。一般是在事件发生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应以简洁的文字写出来.被评为1984年全国好新闻特等奖的《零的突破》,便是以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虽然常常让媒体猝不及防,但是新闻界有句老话:新闻是易碎品,意思就是,新闻是最新事实的报道,时间稍微滞后即成为明日黄花,因此,媒体面对突发事件重视报道的时效性十分重要. 广播所特有的“短、平、快”功能是众所周知的.同时,广播媒体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异地连线播报,与报纸和电视等其他媒体相比,其优势不言而喻.面对突发事件,广播记者应充分发挥广播的这些优势,及时抢占新闻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已成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突发灾难中,“新闻报道也是救援”已成共识.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公开透明、高效有序地开展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对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推动事件妥善处理至关重要. 这里以新华社关于“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报道为例,就新的舆论格局下突发灾难报道如何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主导权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碰到的两个品种。有人注重事件性新闻的采写而贬低、反对非事件性新闻,认为它不是“纯新闻”,要把它“开除出新闻报道”之列。多年来的新闻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社会生活十分复杂,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受众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我们既要向读者提供突发事件的信息,也经常需要报道一些非事件性的新闻。当风起青萍之末的时候,当一个重大事件正在蕴酿过程之中、一切还是扑朔迷离的时候,当一些重大政策出台的时候,当社会出现了一些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时候,也正是非事件性新闻这一报道形式大显身手的时候。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通常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怎样报道,是新闻摄影界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重大突发性事件历来是新闻的尖端题材。近年来,文字、广播、电视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较之过去及时多了,几乎事事必报,也放得开。而新闻照片往往空缺,或者迟滞,或者呈现“围点打援”、半遮半露现象,造成不真实之感。新闻摄影应加速和促进自身改革,客观、真实、全面反映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真相,为社会稳定、人民安宁、鼓舞斗志发挥更大的作用。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关键是要破除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暴露社会阴暗面,使人灰心泄气”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张璎 《记者摇篮》2006,(10):31-31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一直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也能突出反映出我们对普通大众的关注程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对灾难的报道一直是遮遮掩掩,把灾害视为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新闻题材,把突发事件的报道看作负面报道,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为:一是报道不及时,应该报道的没有报道。突发性事件的起因短时间内难以查清,部分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做报道”,从而扼杀了报道的最佳时机。1994年11月27日,阜新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烧死233人,由于几个有关政府部门对要不要报道,如何报道的意见不一致,耽误了信息发布的…  相似文献   

12.
号外是报纸媒体为了及时报道一些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而在报纸本身编号以外临时编印发行的一种特殊报纸类型。在声像和网络还没有大举进入公众生活领域之前,“号外是报纸为公众解读突发新闻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最快方式”。但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号外的新闻时效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报纸出版发行号外的行为甚至被认为是报纸“符号化”的“自我广告”,号外时效性的功能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闻业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在面临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时,新闻工作者往往奔跑在第一线,将最新消息传递给民众。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机构一定要构建好快速反应机制,如此才能及时地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的评述。本文主要围绕重大突发事件,就其快速反应机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就如何提高报道能力和改善报道方法大多是泛泛而谈。笔者认为要改善目前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急需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能力,并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重大新闻报道机制。  相似文献   

15.
核心阅读:近年来,“大数据”一词备受世界各行各业关注,媒体行业甚至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与此同时,从新闻传播角度来看,频发的突发事件又让网络和现实社会陷入一片“混沌”之中,大数据时代俨然又成为“多事之秋”.研究运用大数据优势弥补突发事件报道劣势的相关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观念、程序、实务三重维度出发,认为大数据时代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当从报道理念、运作方式和文本呈现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孟建 《现代传播》2003,(3):114-115
进入 2 0 0 3年 ,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迭起。特别是伊拉克战事、SARS疫情 ,更是震惊寰宇 ,举世瞩目。这些重大突发事件与新闻传播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为此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日前召开了“重大突发事件与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新闻学院 30多位专家、学者就媒体的职责与功能、我国新闻报道机制、我国媒体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得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对传播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刻反思。大家一致认为 ,重大突发事件给我国新闻传播业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反思自我、引发改革的机会。一、媒体的职责、功能与报道机制反思面对重大突…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通常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预料的对社会生活影响巨大的事件。可以说,突发事件最具新闻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正因为如此,突发事件也就自然成为各新闻媒体追逐的热点。哪里有突发事件哪里就会记云集,新闻竞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那么作为一个新闻工作,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怎么样才能做到既要抓住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又要把握好报道内容和时机,增强报道效果呢?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通常是不可预见的。不过,一些熟谙新闻规律的人士往往能够把握新闻事件发展的动态,“预见”到某些新闻事件可能会发生。抢抓新闻的“第一落点”,率先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与世界关联的日益紧密,国际新闻已经成为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对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更是不时占据我国电视、广播、网络或报刊的头条或要闻位置,如何做好国际突发事件报道也由此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①国际新闻突发事件则指发生在中国境外的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等)、事故灾难(如坠机等)、公共卫生事件(疾病爆发等)、社会安全(如政变等)以及战争爆发等新闻事件.2010年,中央电视台在国际新闻突发事件报道中无论是从报道速度、内容、编排还是效果等方面都可圈可点,这也是中央电视台加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成果体现.本文通过对央视2010年国际新闻突发事件报道的分析,探寻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技巧和编排策略等.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摄影实践和研究中,常常涉及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视觉冲击力等问题。但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重大新闻和突发性新闻事件,视觉冲击力应如何理解,却未见有较为确切的说法。本文试图就此两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一、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摄影的价值所谓重大新闻事件是指对人类社会、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的、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历来是人们视线关注的重点,也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报道题材。这是因为:(一)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事件紧贴历史本质和社会发展主流,蕴含的信息量高,新闻价值大。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