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移动式虚拟演播室技术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虚拟演播室技术并没有复杂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实现对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和电视摄像机所拍摄的真实场景进行数字化合成。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发展背景分析入手,就融媒体时代移动式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展开探讨,以供业内人士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欣赏口味不断提高,这对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观众们的这种需求,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成为新的热点。虚拟演播室(TheVirtuaiStudio)是计算机技术与视频技术结合起来的产物,它把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的活动画面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了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避免了不真实、不自然的感觉。虚拟演括室既包含了传统的演播室的切换台设备,也集成…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对虚拟演播室的关注焦点集中于新技术、新应用之时,本篇将对其的关注焦点集中于三维场景设计。本篇基于虚拟演播室技术特点较全面地论述了三维场景设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对应用虚拟演播室时,提高电视节目,广告制作质量无疑会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虚拟演播室技术是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及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电视领域中的新科技,是在传统的色键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演播室技术。在虚拟演播室系统中,现场视频可实时地与计算机产生的三维图形完美地合成在一起,构成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但在电视画面上却又感觉到的就是在演播室中所呈现的一种环境。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产生与运用开拓了电视节目的制作空间,为电视制作人提供了超越时空限制的创作领域,大幅度地降低了电视节目的制作费用,使电视节目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   一、虚拟演播室特点 …  相似文献   

5.
VIZRT虚拟演播室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也是一种虚拟布景技术。在预报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引入,使其在画面表现方式的多样化、画面内容的丰富性、场景的快速转换等方面都有了创新,实现了传统电视节目制作设备无法实现的节目制作效果。体现在海洋预报节目画面中,主持人与画面和观众的互动,使得预报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本文对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在海洋预报节目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将要构建的真三维虚拟演播室,探讨了真三维虚拟演播室技术的最新发展,如跟踪技术、三维场景技术等;对早期常用的二维虚拟场景与真三维虚拟场景进行比较,并展望了真三维虚拟演播室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编辑即采用虚拟演播室以及非线性编辑技术不断改善电视节目的制作模式,可以说数字化编辑的出现,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数字化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及其优势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虚拟演播室(Virtual Studio)技术,简称VS,又称虚 拟布景技术。它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实时地与计算机三维图形进行合成,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为电视制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 一、虚拟演播室的原理 虚拟演播室技术与色键技术十分相像,它也是由前景的主持人为主的画面和背景画面,采用色键的方法构成一体,产生人物置身于背景的组合画面。然而,在真正的虚拟演播室技术中,背景是由计算产生的,计算机接受摄像机的控制,随着摄像机的推拉摇移,改变俯仰角度,计算机相应改变画面的大小和角度,并且为了正确再现前景与背景的空间透视关系,还需对前景和背景实施空间锁定,这种空间锁定是通过精确测定摄像机的所有定位参数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正>虚拟演播室技术概述1、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产生虚拟演播室最早起源于"电子布景"的概念,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真正走向了实用。作为数字演播室发展新技术,虚拟演播室技术已成为了当今数字电视演播室新技术的热点。它不仅为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了高  相似文献   

10.
物理、电子以及时码剪辑是电视节目编辑方式的几个阶段,近些年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的数字化设备运用程度大幅提高,非线性编辑方式在操作以及修正等多方面都对传统的线性编辑方式形成优势,笔者对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新闻专题制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编辑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基础,传统电视节目编辑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非线性思维作为一种新型思维理念,在电视节目编辑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对非线性思维在电视节目编辑工作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对非线性思维在电视剪辑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阐述非线性思维在电视剪辑中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茜 《中国传媒科技》2014,(6):72-72,81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是节目制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它是融合了画面、文字及声音等多种技术手段合成于一体的综合性创作,剪辑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从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编辑的认识出发,对电视节目后期的声音、画面后期处理技术及艺术效果进行分析,对剪辑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虚拟演播室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它整合了摄像机跟踪、虚拟场景设计、灯光、视频合成等技术。近年来,虚拟演播室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大高校的实践教学中。本文通过相关技术介绍,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了虚拟演播室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虚拟演播室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来说是一套极其新颖的系统.它结合了大量的电视系统中的最新科技,对色键技术、电视摄像机的跟踪技术以及图像的生成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结合.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演播室的原理和其内部的系统结构,同时对这个技术在不同电视节目的制作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虚拟演播室技术概述 1.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产生 虚拟演播室最早起源于“电子布景”的概念,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孙锂  汤跃 《声屏世界》2004,(1):61-6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虚拟演播室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虚拟演播室不需要真正去搭建演播室布景,每个节目的场景只需从预先存入计算机的场景文件中调出即可,既降低了布景建造成本,又省去了搬景所耗时间,大大提高了演播室的使用效率:虚拟演播室采用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背景可以模仿真实场景设计,也可以  相似文献   

17.
<正> 虚拟演播室系统近两年开始进入我国电视制作领域,该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继非线性编辑后在电视制作领域又一新的应用。虚拟技术最早是运用在航空、军事、气象等领域,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了,计算机系统价格却大幅下降,该项先进技术才得以进入电视制作领域。  相似文献   

18.
想要抓住观众的眼球,丰富的画面,高清的画面品质是技术前提,后期剪辑让流动的影像重新组合,富有魅力,让人动心。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剪辑艺术为电视节目提供更多的创新创意,成了电视剪辑最要紧的关键。电视节目形式丰富,各种类型的节目内容都离不开剪辑。我们在电视镜头前看到的每一组画面,都是每一位电视编辑用不同的剪辑视角去表达,因此,同样的素材在不同的剪辑人员手中都掺入了不同理念,融入了不同的理  相似文献   

19.
<正> 虚拟演播室是建立在高速图形计算机和视频色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播室技术。它可制作出实际不存在的或利用传统手段难以制作的场景,可降低节目制作费用,节省空间,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目前国内外许多电视台都建立了虚拟演播室,青岛电视台采用是傲威公司的CYBERSET E系统。它以DVP处理器及一台02个人工作站为基础,再配以蓝色背景网格及图像识别的专用软件,从而将被摄者与电脑制作的三维图像融为一体。虚拟演播室的大量应用为大家在灯光设计方面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后期剪辑是如今影视后期制作的重要流程,也可以说是影视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空间与时间的画面组合,近年来,我国主要的剪辑方式是利用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本文将探讨画面的剪辑技巧以及剪辑中常遇到的问题和注意点来提高整体的剪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