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青少年时期是人们形成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通过其快速的传播和丰富多彩的内容等优势,逐渐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并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新媒体不但可以提升青少年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还能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充分展现自我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但是互联网新媒体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些不良因素会对青少年养成正确的三观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阻碍,合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李伟明 《青年记者》2007,(14):157-158
多年来,一些媒体通过热捧各类“明星”等极端做法,传媒导向出现偏差,扭曲了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当前的社会道德教育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和不利因素。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大力呼吁传媒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社会道德建设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3.
陈晓莉 《新闻战线》2015,(3):115-116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新媒体传播的界限逐步模糊,新媒体带来的影响也是积极与消极并存,如何借助新媒体传播途径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当下的重要社会工作。利用新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又符合国家重视运用新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目标要求。在21世纪,新媒体对传统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广,突发事件报道的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突发事件的最大特点是其“突发性”,因此,不同的新闻价值观下对待突发事件的报道会呈现不同的影响。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指导下的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够消除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系统的稳定。相反的,则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本文通过探析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报道的现存问题及原因,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价值的标准取向。  相似文献   

5.
业务研究     
在信息化社会,传媒高度发达,新媒体崛起的同时也成为犯罪传播的途径之一,专家针对网络媒体由于责任低下而传播失范,对青少年造成危害及犯罪行为的影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期第二板块《实证调研》栏目刊发了浙江传媒学院四位老师基于对某监狱的调查撰写的分析文章,主题为《新媒体下的传播失范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危害的调查》,文中描述了犯罪者在服刑前对  相似文献   

6.
杨银娟 《新闻界》2012,(17):53-57
海外媒介对输入国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课题。本文旨在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并梳理出其研究脉络和研究取向。通过对中国青少年意识形态影响因素的回顾表明,建国以来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因素从党和国家逐渐向全球化媒介迁移,发生了某种"范式的变迁"。再通过对媒介全球化与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综述表明,全球化为输入国青少年带来多元化甚至混乱的价值观,全球化既是科技革新力量,又是造成分离性关系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博物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青少年志气、理想和责任心;注重青少年品行、修养、操守的教育;注重青少年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功能的充分释放是媒体正确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传播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媒体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为研究起点,从新闻的事件传播特点、情感传播特点和"积极受众"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消解,强调新媒体时代正确履行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碎片化阅读不利于青少年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及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在引导青少年开展正确阅读活动上,图书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图书馆应当树立起为青少年读者服务的理念,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切实提高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祥蒲 《大观周刊》2011,(30):207-207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历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遵循学科的特点,要做到细水长流、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11.
侯玉芹 《今传媒》2023,(5):114-117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粉丝文化的变化以及粉丝文化的主要特征,并探讨了粉丝文化的成因与影响,认为粉丝文化“双刃剑”效应明显,家庭、学校、社会各方要形成合力,推动粉丝文化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帮助青少年在粉丝文化中找到正面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积极动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突发事件的新媒体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今传媒》2010,(12):110-111
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目前正确定位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为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笔者认为:新媒体将承担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如何以更为专业和有效的传播方式引导舆论,将是新闻传播学界、业界需要共同面对的崭新课题。对于新媒体来讲,要转变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自身之使命和新闻价值观,改变精英观念,抛弃话语霸权,参与公共生活,为草根发声,还话语空间予公民,顺应这场新闻传播的变革,并在这场变革中找回公信力及塑造权威形象。  相似文献   

13.
陈来源 《今传媒》2012,(8):61-62
以娱乐的方式做新闻,已成为当前各大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惯用的手法,由新闻娱乐化现象引发的对媒体社会责任的讨论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对媒体的新闻娱乐化现象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新闻媒体应该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作为责任,必须对社会、国家以及公众的利益负责,传承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职能。  相似文献   

14.
以电脑、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慈善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因素。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大学生慈善价值观建构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基于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就要借助新媒体搭建一个融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由性、隐蔽性为一体的大学生慈善价值观培育网络体系,逐步培育大学生对慈善的认知、认同、情感和信仰,建构大学生慈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张艳艳 《新闻战线》2015,(2):135-136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诸多新媒体,以智能手机为代表,新媒体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学习和生活必然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此进行教育对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居民族之一,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传统习俗的影响,哈萨克族大众健康意识较为淡薄.随着科技的普及,新媒体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观念的养成作用突出.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分析哈萨克族青少年新媒体使用现状和健康行为的特点,为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的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朝霞 《新闻世界》2010,(9):143-144
当新媒体成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认识新媒体的影响呢?本文从新媒体、青少年和社会化的概念的界定入手,针对此领域的研究主要以批判研究为主的现象做简要述评,从多层面思考了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中,以手机、电脑、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新媒体在当今时代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利用新媒体发展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机遇与风险并存,新媒体在对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本文主要研究新媒体对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探讨如何正确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促进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了网络新媒体对藏族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玲妙 《新闻世界》2014,(7):181-182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这种变化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即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本文以网络语言这一独特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语言的青少年亚文化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