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类体育报刊也因势快速发展起来.将《体坛周报》引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中来,能为体育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体坛周报》发展的状况,进而论述了《体坛周报》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牟柳  周愿 《青年记者》2017,(26):79-80
《体坛周报》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专业报纸之一,在体育报刊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新闻标题、新闻文本、新闻体裁三个方面分析《体坛周报》的头版报道特色,以期为其他媒体的体育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予 《青年记者》2007,(20):44-45
《足球周刊》诞生于2001年,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杂志。它隶属于《体坛周报》,是其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精英品牌。短短几年时间里《足球周刊》不仅在国内体育杂志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体育杂志中更是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体坛周报》从创刊之日发展至今,作为报纸的总编辑瞿优远始终坚持在平稳中寻求创新,他的团队之道为:专业专注,实行细致的分工,团队成员大多专注于一个领域。他们在自己专注的领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及时做出选择,不必时时事事汇报。《体坛周报》有足球、篮球、同棋、综合体育四大块。围棋和综合体育版面少,没有细分;篮球又细分为NBA和CBA;  相似文献   

5.
高鹏 《传媒》2015,(23):31-32
2001年,《足球周刊》正式创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杂志.作为体坛周报社旗下的品牌杂志,《足球周刊》不仅是国内体育杂志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国际体育杂志中也具有一定影响.目前,《足球周刊》已经成为"欧洲体育杂志联盟"成员之一,具有金球奖、欧洲金靴奖、欧洲最佳阵容的投票资格,同时与多家国际知名体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8日《体坛周报》加入欧洲体育刊物联盟,成首位亚洲成员据人民网消息,作为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官方合作伙伴,由欧洲10个国家的顶级体育刊物组成的“ESM联盟”经过严格核审后,决定接受《体坛周报》正式加盟,成为ESM联盟唯一亚洲会员。依据协议,《体坛周报》将参与今后世界足球先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类新媒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移动阅读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形式。文章以《体坛周报》为例,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体育报纸运营发展的问题,探讨了体育报纸线下运营策略和线上运营的全媒体策略,以期为体育报纸的运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据2004年11月21日在西安举行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透露,目前我国高校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已达480个①.全国高等新闻教育呈现出老牌新闻院系"锦上添花"、改革开放初就创建的新闻院系"你追我赶"、顶尖级名牌高校新建新闻学院"争先恐后"、各种类型高校创办的新闻传播专业"遍地开花"的新局面②.纵观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推动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离不开领导、带头人和机制三要素.  相似文献   

9.
《体坛周报》是如何在竞争中取胜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坛周报》是目前我国期发量最大的综合性体育报纸.它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单周发行量达300多万份,被誉为"体育报王"、"周报王",固定读者群达800万.  相似文献   

10.
以《体坛周报》2004年到2010年对F1赛事中国站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体坛周报》F1赛事上海站报道的特点。认为:《体坛周报》作为国内领先的体育类专业报纸,具有良好的团队优势,利用其全球化资源,广泛地交换和利用信息,对F1的报道更加独家化和深度化。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变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时在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高校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全面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创建的《体坛周报》,是当前国内影响力最大的综合体育类报纸之一,其曾在2001年举办中国世界杯时创下262万份的发行纪录.2013年7月,《体坛周报》抓住机遇,与时俱进,适时创建体坛周报徽信公众号,定期向受众推送文章,经过三年多的经营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与喜爱.目前,体坛周报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分析、内容推送、内容呈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风格,并成为《体坛周报》的一大个性品牌,是其新媒体转型方面的一大成果,为国内同类媒体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范式.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19日,由《新周刊》、阳光卫视和新浪网联手推出的“中国年度新锐榜”,将最“重”的年度传媒奖项授予了《体坛周报》。理由是:《体坛周报》在体育传媒成功走向市场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它定期公布发行量,衍生《足球周刊》、《玫瑰周刊》等子品牌,天价促成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国际足联中国区唯一合作平面媒体,《体坛周报》在深入开发人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布局六大资源矩阵,顺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趋势,追赶移动互联网媒体潮流,在坚守传统报纸阵地的同时,整合新媒体资源,并逐步发力体育营销。在这个被宣称"巴西世界杯是属于视频和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杯"的时代,体育媒体的领头羊——《体坛周报》用探索创新的经营方式,摘得世界杯播报的丰硕果实,交出一份体育营销领域的满意答卷。凭借期发量最大的体育报,《体坛周报》是如何利用自身特点在新旧媒体融合时期借力世界杯精耕细作,穿上媒体转型的嫁衣呢?体坛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体坛周报总编辑李烨晖为我们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5.
周欣 《采.写.编》2023,(7):165-16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凭借其便捷、高效的优势,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效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以后的高校教育模式一定会向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教学质量将成为此种教育资源中的主要因素。“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对传统《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为《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当前,都市报的赫然崛起,财经类报刊的横空出世,生活服务类报刊纷纷出版,新生代报纸的繁荣,说明了我国报业市场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在报业市场中,传统的体育类报纸想扩大自己的份额,竞争空前激烈。史无前例的体育新闻人才300万元"转会费"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现在,《体坛周报》、《南方体育》、《21世纪体育》、《足球》、《中国足球报》、《中国体育报》等一大  相似文献   

17.
轩大领 《新闻战线》2015,(3):157-158
传媒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也对大学生体育生活产生影响。大众传媒体育信息渗入到大学生体育生活之中,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体育生活、体育意识起推动作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大众传媒体育信息角度出发,对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给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带来的影响与作用进行探究,从而促进高校体育发展。体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现代体育要想发展进步,需依照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其中,最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图书信息发展快速,体育图书内容多元化不断涌现,但是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体育图书信息资源研究及共享比较薄弱,高校体育图书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大都停留在馆藏基础上,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图书信息资源的共享,影响了体育科研、教学的发展。在网络环境发达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更应注重体育图书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争取建设一个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图书专业网络导航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先进的理念《体坛周报》创刊于1988年7月,它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988-1991年是创业期。1992—1997年是高速成长期。1998至今是稳定成熟期。1998年开始,《体坛周报》真正成了全国体育报业的“老大”。1999年3月5日,由周刊改为一周双刊,增加了一个周五刊。周五刊的出现可谓是“一箭双雕”,既解决了时效问题,又加快了《体坛周报》的扩大再生产。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了与同类报纸的竞争。事实证明,周五刊的策划一举成功.3月5日一宣布,4月2日两刊便双双过百万。目前两刊每周稳定在260万份以上。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国外体育报刊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回顾我国知名体育报刊的发展,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对体育报刊利用不足的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对报刊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