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搜集了《礼记》郑注中的语法分析材料,加以梳理分析,认为郑玄对词类、语序、词组中的语法关系等语法问题都有所认知。从《札记》郑注的语法分析中可以管窥郑玄的语法观念。  相似文献   

2.
古代训诂著作的语法观念考察在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读书杂志〉词法观念研究》一书对王念孙《读书杂志》所蕴涵的词法观念进行穷尽的考察梳理,在汉语语法史的专书研究中做出了可贵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论郑玄《毛诗笺》中的修辞观念洪丽娣郑玄是汉代一位著名的经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一生以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为职志,遍注群经,参今酌古,成果斐然。郑玄的著述主要是笺注。郑玄笺注古书,很注意文献语言的表达,抉隐探微,随文而发,或明举,或暗示,可见他对...  相似文献   

4.
古代训诂著作的语法观念考察在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读书杂志〉词法观念研究》一书对王念孙《读书杂志》所蕴涵的词法观念进行穷尽的考察梳理,在汉语语法史的专书研究中做出了可贵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文化,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是必须关注的研究对象。郑玄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具体分析郑玄经学体系的诸建构内容,以便从横切面上为评说其经学造诣及其体系特征,提供其自身的价值判断根据;另一方面应从纵向的历时性和横向的共时性历史比较中,为郑玄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准确定位。郑玄研究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个基础性研究课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文化,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是必须关注的研究对象.郑玄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具体分析郑玄经学体系的诸建构内容,以便从横切面上为评说其经学造诣及其体系特征,提供其自身的价值判断根据;另一方面应从纵向的历时性和横向的共时性历史比较中,为郑玄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准确定位.郑玄研究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个基础性研究课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玄对比、兴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在《毛诗传笺》中以“喻”释“兴” ,“兴”可美也可刺 ;而在《周礼注》中却以美刺区别比、兴。郑玄为什么会以美刺区别比、兴 ?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 ,逻辑混乱 ,观念不清。两汉时期的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 ,故难免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其二 ,解释角度不同。当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比、兴加以解说 ,郑玄《周礼注》侧重从用《诗》方法、政教功能角度解说。其三 ,最直接的原因是郑玄随文释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老的"天时"观念不断地渗透到古代小说文本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叙事机制。《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不断地通过"天时"观念来演绎社会人生的兴亡律。与此同时,因"天时"变化而形成的天气异常意味着宇宙失序,与之发生感应的社会就会发生变故,这也给古代小说叙事带来了很大动力。另外,由"天时"观念引发而来的"时运"、"时机"之说也对古代小说叙事甚有影响,有的作品借此传达某种人生警悟,有的作品借此形成"天人之道"循环结构。  相似文献   

9.
清代郑玄爻辰说论争有尊崇与批判两派。在乾嘉论争的基础上,道光时期的何秋涛以《周易爻辰申郑义》一文回应王引之《经义述闻》对郑玄爻辰说卦爻、爻律和取象问题的质疑。从整体上看,相比于王引之对汉易传统的固守,何秋涛能跳出汉易藩篱,以更为客观的态度看待郑玄爻辰说,但针对具体细节的论述,何秋涛实际上仍遵循两汉辗转牵合以解《易》的方法。总的来说,何秋涛对于郑玄爻辰说的态度,有利于后人更好地认识郑玄爻辰说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战国末期的训诂专书《尔雅》,在汉代影响巨大,这可以从汉代注释中对《尔雅》的经常引用得出结论。东汉郑玄在注释中明确引用《尔雅》43条;其暗引情况可以通过对比《尔雅》训条与《郑玄辞典》中汇集的郑玄语词训释来考察,结果发现两者训释相同或相似的词条约有490例。郑玄明引和暗引《尔雅》训条数合计约占《尔雅》训条总量的12%,可见郑玄语词释义对《尔雅》继承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