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主编寄语     
赵麟斌 《闽江学院学报》2014,(3):F0002-F0002
“书棚到处贪翻刻,俗本麻沙遍学堂。” 宋明以来,福建一直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地区,刻书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为全国之仅见,刻书业的繁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福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达,也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时至今日,福建刻书的文化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研究价值亦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
节庆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节俗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延续着文化血脉,亦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古代节日门户祭祀为研究对象,从仪式的角度挖掘蕴含其中的古人文化心理,阐释祭门仪式作为一种巫术活动的文化意义。一则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节日节俗原生意蕴,二则有利于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节日文化保护流于形式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萨满教是满族自先世以来信奉的原始宗教,是满族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满族岁时节俗中所融入的萨满教信仰观念的分析,揭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满族岁时节俗和萨满教有着深刻联系,进而说明萨满教对满族岁时节俗所产生的影响,充实有关萨满教与满族社会风俗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圣信俗文化是福建民间猴神信仰及其相关民俗文化意象的总和。随着海内外学者的不断挖掘,学界在福建大圣信俗源流、仪式活动、区域信俗、文学艺术、现代转型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作梳理,在肯定学界在该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前提下,对其仍存在的文献考述不够、区域研究不平衡、发掘程度不深等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与展望,有助于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福建大圣信俗文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荆楚岁时记》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该书系统地记载了该时期荆楚地区的岁时节庆,是研究该时期该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资料。本文挑选其中四个岁时:正月、端午、盂兰盆节、腊日,对民间信仰进行分析并归纳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岁时节俗,是人们思想感情、生活习俗及时代文化最集中的汇聚点。魏晋南北朝节日时俗充满着独特的时代特征。上巳节(三月三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三月三日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三月三日诗分为两类:一是以兰亭诗会为代表的上巳节作的诗;二是专写上巳节日的诗歌。通过诗作,我们能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态、情趣和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7.
岁时节俗是精神民俗内容中最丰富的一种民俗,它一般以年为周期,根据季节、时序的变化,围绕特定的主题,表现为一定的民俗事象和仪式。闽南侨乡晋江砌田的岁时节俗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作为一定区域民众整体风貌的载体和集中体现,砌田村的岁时节俗也清晰地折射出乡民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荆楚岁时记》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该书系统地记载了该时期荆楚地区的岁时节庆,是研究该时期该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资料。本文挑选其中四个岁时:正月、端午、盂兰盆节、腊日,对民间信仰进行分析并归纳其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若对传统岁时节俗追本溯源,大多都能归结为两个基本动因,即祈福和禳灾。古人应对外界事物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为趋利避害,在特定时日、借助巫术和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仪式获得心理安慰,是最为现实的举动。而随着人们能力心智的变化提高,节俗渐渐被赋予更多的社会伦理意义,许多历史人物因之成为节日主角,端午节就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由于中国地域广,民族众多,关于端午节也有很多传说,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节俗。文章以端午节为中心,考查了许昌市人民在端午节时的习俗,让端午节继续发挥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社会文化功能,重新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相似文献   

11.
岁时节日作为特有的时间符号,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明清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具有特殊的叙事意义。节日的时间点使小说产生与自然节律有着密切联系的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节日特有的节俗活动内容既是人物性格展现的载体,又是情节发展的重要辐射点。  相似文献   

12.
开漳圣王信俗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河南、福建、台湾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信仰习俗,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全球经济、文化、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以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为研究视阈,建构新时期的开漳圣王信俗文化,既需要继承原有的文化内涵,也应该增加新的时代内容,特别要科学保护、积极开发开漳圣王文化遗产,提升其文化品位,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开漳圣王信俗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女儿节"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岁时节日的统称,传统中北京地区的"女儿节"主要有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自元代出现"女儿节"节称以来,其节俗随朝代的更迭而变迁,本文重点考述元代以来北京"女儿节"节俗。"女儿节"的节日传承由祛邪趋避等民俗信仰逐渐转变为具有聚合家庭情感、娱乐。节日不仅强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日渐成为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纽带,而且各种娱乐活动将社会生活纳入自然节奏中,调剂了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吐鲁番出土文书俗字典"的成果,赵红著《吐鲁番俗字典》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9年12月出版发行。吐鲁番文献作为极具学术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备受学界关注,对古代政治、经济、地理、交通、社会等方面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文书中出现的大量俗文字增加了识读和理解难度。该书对近年来出土的吐  相似文献   

15.
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岁时佛俗指岁时活动中的佛俗。岁时本是民间一年四季的常规性活动,带有浓厚的传统民俗色彩,但随着佛教的传入,佛俗亦与我国的岁时活动相互交融,或佛教行我国的民俗,或佛俗演变为我国的岁时。本文首先介绍唐宋时期敦煌地区正月的岁时佛俗。  相似文献   

16.
节事旅游文化资本开发与运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对节事品牌及其可持续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整合与提升节事旅游,需要开发由空间、人文、历史及经济构成的文化资本,构筑良性互动的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机构和民间等社会资本框架,并通过激活与整合旅游资源、创意与革新节事模式,开发传统节俗与文化、强调民间与公众参与等策略加以充分运作,以弘扬传统民俗、节庆与文化,促进现代节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书由《福建论坛》杂志社管宁编审主编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撰写者有福建省文联主席许怀中教授、福建社科院副院长张帆教授、《福建论坛》杂志社洪强强副编审 ,以及张燕清、曾志兰等编辑。全书共分 11个部分 ,依次是 :文化地位的提升与文化生态的优化、福建文化生态与历史文化传承、文化生态与对外文化交流、文化生态与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生态视角下的“以德治国”与“经济发展”、文化生态与文化产业、文化生态与大众传媒、文化生态与软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与信用文化建设、文化生态与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文化生态研究。…  相似文献   

18.
岁时佛俗指岁时活动中的佛俗.岁时本是民间一年四季的常规性活动,带有浓厚的传统民俗色彩,但随着佛教的传入,佛俗亦与我国的岁时活动相互交融,或佛教行我国的民俗,或佛俗演变为我国的岁时.本文介绍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八月至十二月的岁时佛俗.  相似文献   

19.
寒食节插柳的节俗由来已久,对于这一节俗的起源及其蕴涵的原始文化意义,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至今难有定论。本文认为:寒食节插柳滥觞于西用初期的"禁烟取火"制度,源自古人对火的崇拜,它是现实生活在节俗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20.
龙抬头节是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我国北方地区极为兴盛.依据山西各地方志岁时民俗资料,对清末民初山西地区的龙抬头节节日习俗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出一定的岁时民俗所反映的文化含义,以及与相应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