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信息是做出决策的前提,虚假信息往往会使领导人做出错误的决策。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之所以会发生诸如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期的加速、"大跃进"运动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与当时中央领导的决策信息失真不无关系。充分认识这些失误决策背后的信息因素,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信息失真与决策失误——关于“大跃进”运动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跃进”悲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间决策者赖以决策的信息本身包含着大量虚假的、片面的材料,决策中心用这些材料来判断形势并做出决策,必然是不正确的。而真实地反映决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严重缺位,使得决策中心在形势日益严重的时候依然对形势持有过于乐观的估计,没有厦时地修正、更改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悲剧性后果的产生。“大跃进”中决策信息与反馈信息的流动过程表明,信息失真才是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大跃进”中决策失误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时期的信息传递呈现出从真假并存到以假为主的发展态势。虚假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为虚报浮夸与造假报假,其主要特征为普遍性和易识性。造成虚假信息泛滥的主要动因有:对形势的看法与估计被上升至阶级斗争与政治斗争的高度;憧憬和激情代替了科学与理智;个人专断与崇拜取代了集体决策与领导以及工作方法上的重大失误等。是决策者的失误造成了信息失真,而不是信息失真导致了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4.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也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进入"深水区"的改革需要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领导决策来打破改革僵局,开拓改革新局面。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来看,领导的决策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领导科学决策的前提是其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领导决策还"自在自为"的存在主体性限阈、合理性限阈、现实可行性限阈、预期实效性限阈等规律性领域。在现实的改革决策制定过程中,领导需要在厘清决策与认识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把准决策的认识限阈,方能作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5.
谨慎选择咨询对象 有一单位的领导说过:“我自己所作的决定,有不少是错误的,其之所以错误,都是因为偏听了别人的意见。”这似乎是高级领导、中级领导的通病。作为领导,应该倾听下面的反映,但必须有选择地听取,偏听偏信就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甚至采取错误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1960年底到1961年初,与整风整社运动相结合,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一场民主革命补课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地区,终而推向全国,毛泽东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江苏在该省具有"大跃进"重要转折意义的三届十三次会议上,传达、部署了当地的民主革命补课,并在会后开展了该运动。运动在不少省份造成严重后果,江苏省同样如此,只是程度相对较轻。由于民主革命补课第一次把阶级斗争的矛头对准党内,从而成为在党内开展阶级斗争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是为实现一定目标,根据过去的情况、当前的条件和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分析,从各种选择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囿于诸种因素,领导者在实施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时常会受到以下10种情境的困扰,进而导致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主要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从50年代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一直到他去世前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这一理论,并用以指导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工作,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导致毛泽东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无疑对这种错误理论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探讨这一问题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国际大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本文仅在这一方面作些粗浅探讨,以求矫正。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在认识和处理阶级关系、…  相似文献   

9.
姜慧芳 《海南教育》2014,(12):85-86
学生计算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口算不熟练;二是所谓的粗心大意。其心理因素大致有以下四方面:1.感知性错误。学生在读题审题时,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获得的表象就模糊,感知的错觉导致信息失真。2.干扰性错误。主要是思维的痕迹性干扰,如7.4-7.4×0.36=0。3.定势的负作用。思维定势是一种"惯性运动",把已经强化了的思维类推到其他。其消极的一面是先入为主,造成"张冠李戴"和错误。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关系的原则是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在减租减息运动的各个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正确处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关系的原则,密切联系边区实际,充分发动群众,不断纠正"左"右倾错误,团结了边区各个阶层共同抗日,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是文献信息部门的一个特殊的用户群体。信息与领导决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献信息工作人员应抢抓机遇,借助于网络条件下信息内容丰富及信息传递方式快捷等优势,积极探索并实践为领导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新途径,更好地寻找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和政府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各级领导干部是反腐倡廉的主要对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重视领导干部配偶在家庭促廉方面的积极作用。领导干部配偶要在反腐倡廉中担好"家庭纪委书记"角色,切实筑牢家庭反腐倡廉的防线,监督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努力使领导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进行团队建设是当代组织领导者不可或缺的技能,企业团队建设有利于增强组织灵活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优化企业内部公关,极大地提高员工素质与技能,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与质量。针对企业团队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团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指出了团队建设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管理工作的好坏,成就的大小,关键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管理就是对人或事的管辖和处理的组织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五个职能;决策是有决策权的领导者的择优行为,与决定相比具有目标性、预测性、择优性、实践性特点;正确的决策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要全面真实地掌握信息,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要求水平较高的领导者,要实行民主和群众决策,要使用先进的方法与技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优化性,从而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价格弹性定义公式,运用积分方法求得需求函数,根据价格和需求量的一系列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需求函数的待定常数,用需求函数进行价格式需求量的预测和决策,从而避免了直接运用弹性定义公式计算弹性系数并进行价格或需求量预测和决策的弊端和错误,同时运用需求函数进行价格预测或决定时,提出用优选法进行取值计算,大大简化了高次方程求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决策失误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源浪费甚至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失误原因有权力过分集中;不科学的政绩观和政绩考核标准;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不高等等。政府决策必须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7.
This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study examines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that organizational leaders used during the recent economic crisis. Specifically, it analyzes whether leaders used a discovery process (“thinking first”) or an idea‐imposition process (“seeing first”) to make decisions. In addition, the study examines whether leaders chose ready‐made solutions or developed custom solu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decisions that they made. Contrary to the results that were anticipated based on the decision‐making literature, research revealed that a majority of organizational leaders used an idea‐imposition process during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leaders were evenly divided between ready‐made and custom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8.
增值税会计的大量理论与实践表明,现行增值税会计同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等存在不少冲突,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决策。而现行增值税会计属财税合一模式,会计处理过分让位于税法而放弃自身原则是导致这些缺陷的最根本原因,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改革,实行财税分流的增值税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校长负责制下教师参与民主管理不仅可以弥补校长自身能力的局限,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而且有助于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真正实现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则必须有制度保障,校长要有民主管理的意识,教师有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The growth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 global phenomenon and provides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i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Raising aspi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s of advice and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potential participants and how these are used when they decide whether or not to participate.

This article draws on a qualitative study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undertaken in England.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nature of decision making amongst individuals who have chosen not to participate in higher education despite possessing the qualifications and experience which would enable them to be admitted to a university programme. The research sought to identify their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within the ‘networks of intimacy’ that are their family, friends and significant individuals in their educational and/or working environments, past or present. Lying at the heart of the research is the belief that, i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t i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s that form the unit of analysi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dvice and guidance (IAG) on individuals when they make the decision whether or not to participate in higher education. It considers the experience that individuals had at school, and explores their career decision making engaged in outside the school environment, and beyond the age of 18. It spells out th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and managers i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policy makers concerned about improving participation rates in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