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校园欺负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校园欺负行为作为一种低水平的暴力形式,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历来受到教育者的关注。该文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对近期国内外校园欺负问题的危害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首先系统分析了校园欺负行为对欺负者、受欺负者、旁观学生以及整个校园的危害;其次从社会、学校、班级、家庭、个体等不同角度讨论了校园欺负行为的主要干预策略;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应该思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严崇德 《家长》2023,(31):16-17
<正>自家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怎么办?孩子被“熊孩子”缠上怎么办?孩子被抢走了玩具或抢了东西怎么办?尤其是孩子被同学打了,想替孩子讨回公道却不知如何处理,怎么办?什么是“校园欺凌”提到校园欺凌,做家长的肯定是义愤填膺,气不打一处来。毕竟,谁都不想自家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被欺凌。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欺凌”呢?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家长们需要厘清“校园欺凌”的法律内涵和法律界定。这样,我们才会有的放矢地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有效防范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鞠玉翠  张文新 《中学教育》2003,(8):14-16,31
一、欺负行为及其危害欺负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进行的攻击 ,也就是说 ,欺负是一种特殊的攻击 ,它与一般攻击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欺负者与受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这里的不均衡包括客观存在的欺负者体力或社会关系的优势 ,也包括其主观上的优势感 ,因而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通常情况下 ,欺负还有比较稳定的特点。挪威、英国、日本等国以及我国的已有研究表明 ,约 1 0 %—2 5%的中小学生卷入欺负 /受欺负问题。欺负问题在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 ,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危害。挪威学者奥维尤斯等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4.
英国中小学校在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行动中,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特色.在反欺凌制度方面,英国中小学校制定了校园反欺凌政策,主要涉及政策目标、主体职责、预防策略、上报流程以及处置措施等方面.在反欺凌手段方面,英国中小学校开展了对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反欺凌培训和教育,对欺凌者和受欺凌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和教育支持手段.此外,许多学校将学生作为反欺凌的重要力量,通过组建反欺凌团队或同伴互助组织等,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反欺凌工作的开展.在反欺凌网络体系方面,英国中小学校开辟了学校与家长、社区和社会团体等多方合作渠道.  相似文献   

5.
挪威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项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挪威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校园欺凌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挪威教育部门在实证调研基础上出台了相关预防措施.为了强化校园欺凌预防效果,挪威通过修改《教育法》赋予学校预防欺凌的义务.挪威注重校园欺凌预防项目的开发活动,大学以及社会科研机构研发出众多项目供学校选择.在诸多项目中,突出的项目包括奥卢维斯校园欺凌预防项目、“零容忍”项目、儿童行动挪威中心预防项目以及学校仲裁所项目.这些预防项目力图通过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协作,实现预防校园欺凌、创造安全的学校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杨希洁 《中国德育》2007,2(8):26-28
欺负是中小学中常见的不良行为,可分为直接身体欺负和言语欺负。欺负的发生有特定的情境,年龄和性别因素都会导致欺负的发生。目前,学生与教师对欺负的应对方式,受欺负者与欺负者的个性特征和同伴关系值得关注。从学校、班级、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校园欺负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最近,惊闻附近某中学高中部一学生凭人高力大欺负初中部学生,最终被“受害者”结伙用刀活活砍死。惨案发生在身边,触目惊心。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我国恶性校园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如今的孩子咋啦?怎么动辄挥拳抡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滋生校园暴力的源头何在?笔者认为:除了不健康影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侵蚀和家庭教育的失当、缺位外,作为学生教育主阵地的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破坏学校的育人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欺凌事件的高发场所。从学校角度来看,校园文化建设被忽视、校园欺凌防治和惩戒机制不完善、生命教育和法治教育缺位、与家庭和社会反欺凌资源合作不充分等是校园欺凌频发的主要成因。本文就学校在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和治理中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据对寄宿制初中校园学生欺负干预现状的调查发现,儿童受欺负后告诉同学或朋友的比例最高,告诉老师的比例最低;儿童受欺负时老师进行阻止的比例最高,但主动找受欺负学生谈心的比例最低。这说明学校的反欺负工作还处于自发状态。为此,学校在欺负干预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全校性的反欺负政策;加大反欺负政策和干预策略的宣传力度;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欺负干预策略专门培训;建立受欺负者的同伴支持交流并对同伴进行应对欺负策略训练;建立定期的检查、监控、总结、表彰制度。  相似文献   

10.
校园暴力包括校园暴力犯罪和校园欺负。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校园欺负是预防校园暴力的重点和关键。在这方面,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是比较成功的蓝本之一,学习并借鉴该计划的具体措施和推广模式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的校园暴力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校园欺凌须涵盖力量失衡、损害后果、持续性及主观故意四个要素。针对校园欺凌行为,英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规制体系。一则,英国以学校为中心搭建了由“平等理念”与“三阶段义务”构成的法律框架。除了对存在特殊受保护需求的学生群体予以特别关注之外,学校还应在预防、干预及善后处理三阶段履行一系列反欺凌义务。二则,现行法律规制体系呈现公私法交叉规制之势,主要由民法、行政法及刑法中的若干制度组成,其中民事禁令、定期检查、报告机制以及犯罪行为令都是颇具特色的制度。判例法是英国制定法的重要补充,法院在长期司法实践中在责任认定、抗辩采纳等方面发展出了一系列富有智慧的裁判方法。英国的司法审查制度亦为受害者提供了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12.
据对寄宿制初中校园学生欺负干预现状的调查发现,儿童受欺负后告诉同学或朋友的比例最高,告诉老师的比例最低;儿童受欺负时老师进行阻止的比例最高,但主动找受欺负学生谈心的比例最低。这说明学校的反欺负工作还处于自发状态。为此,学校在欺负干预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全校性的反欺负政策}加大反欺负政策和干预策略的宣传力度;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欺负干预策略专门培训;建立受欺负者的同伴支持交流并对同伴进行应对欺负策略训练;建立定期的检查、监控、总结、表彰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许多父母都听孩子说过他们在学校被人欺负的事,事实上,这是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有些被欺负的孩子以此为耻,羞于提起,却在精神上受到伤害,变得抑郁、沮丧,严重的会失去自信,极端的甚至会结束自己的生命。好在儿子的学校每年开学都会花些时间教育孩子如何对付校园恶霸,以下有一些  相似文献   

14.
2009年5月25日《北京青年报》讯英国沃里克大学的研究人员施赖尔及同事研究发现,一些儿童受到欺负尤其是受到严重的长期的欺负后会产生严重而持久的后果,有一些受害者在成年后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受欺负的事件包括身体伤害、精神打击(嘲笑、威胁、辱骂等)以及性虐待等。有些孩子在10岁前受到欺负,在青  相似文献   

15.
李朝阳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3):26-31,38
为了治理校园欺凌,美国从社区、学校、课堂、网络等维度,开展了一系列反欺凌项目.有社区层面的“构建尊重”项目,学校层面的“奥尔韦乌斯欺凌预防”项目与“和平积极应对暴力”项目,课堂层面的“第二步暴力预防”项目,教师的“欺凌终結者”项目,学生的“社会和情感学习”项目与“迈向敬重”项目,以及针对网络欺凌的项目与法案.这些项目提供了“不要嘲笑我”课程、师生课程与手册等内容.各类项目通过建立反欺凌委员会和基金,设立欺凌预防工作小组,营造反欺凌文化,开发反网络欺凌的应用程序与预警功能等途径预防与治理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16.
周朝正 《文教资料》2011,(16):119-120
美国校园欺负行为干预以州为单位,政府积极参与干预行动,同时干预欺负者、被欺负者和旁观者,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践。我国应该重视校园欺负行为,建立一个由个人、家长、学校、国家共同参与的干预体系,理论研究结合实践,制定长期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一、中小学数字校园的起源与发展 数字校园概念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e—camDus计划;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期&#183;格林发起了“数字校园计划的大型科研项目;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演讲,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数字化概念,并引出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概念。其实,数字校园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校园网,  相似文献   

18.
韩凤仪 《考试周刊》2009,(38):209-210
欺负行为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有着严重的危害。个人的心理素质、家庭、学校和社会均存在导致欺负行为发生的不利因素,我们应多方面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学生的欺负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校园暴力中受害学生的心理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搜身、抢夺、殴打等为主要形式的校园暴力事件在相当一些学校都有发生,不少中小学生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侵害。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往往是比较固定的群体,比如外地生、转校生和行为比较怪异的学生等。他们因为人际关系不好,所以遭遇暴力后无法得到伙伴的支持和帮助。久而久之,往往成为受欺负的对象,反复被伤害。  相似文献   

20.
以张文新等修订的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为测查工具,对244名初中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初中生校园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类型、方式和特点等。结合调查结果提出相关预防建议:系统化构建学校有效预防机制;多元化构建校园防欺负课程;生动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立体化加强学生个体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