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有个成语收做“嗟来之食”,说的是古代齐国有个人宁肯饿死也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许多人读了这则成语,都不禁要赞叹那个齐人的骨气,但我则要反问:“为 何不吃‘嗟来食’?”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故 事中的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了,太可惜 了。人们把这种东西归之为“骨气”。可为了 这个“骨气”就一死了之。为了这个“骨气”便 放弃宝贵的生命,值得吗? 让我们来看看越王勾践是怎么做的吧! 春秋越国惨败,越王勾践被俘。过厂长 达三年生不如死的生活;他才被放回国。在 这期间,他要对别人俯首称臣,对别人的命…  相似文献   

2.
他的课是浙大一景:200多人的教室坐满了人,有同学自带凳子,还有的站在过道上。“下岗”了,却在三个校区同时开课;上着课,却拿着“下岗”工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蒋勋 《新读写》2012,(6):7-7
许多人喜欢比较,比身上是不是穿名牌的服装,开的车子是不是宝马,或者捷豹;也有人是比精神方面的,最近上了谁的课,看了哪一本书。听起来是不同的比较,精神的比较好像比物质的比较还高尚一点。 其实不一定。我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一次周会课,一个学生说个别同学会给别人起难听的外号,大家都对他有意见。经过讨论交流,全班同学达成共识,不要随便给同学起外号,要起的话最好送他一个雅号。随后,我请同学们以"外号"为话题写篇作文。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节"能说会道"口语表达课,要求学生学会劝说别人的方式、方法,在说话时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要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别人,使他们听从你的劝说。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学生说,他们很喜欢某位老师,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他所任教的科目;不喜欢某位教师,上他的课象受罪,提不起兴趣等等。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教师的个人魅力决定的。能否赢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是由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而决定的。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相似文献   

7.
老张,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班的一位学生。一次数学考试,他在试卷的姓名一栏,居然不写自己的名字,而是龙飞凤舞地写了“老张”两字。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还振振有词地为自己开脱——是不小心写错了。有谁会将自己的名字写错?明知道他是在狡辩,但为了不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我还是耐心与他谈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刺头”     
毛喜爱 《湖南教育》2023,(10):71-72
<正>每个班上,都似乎有一两个喜欢吵闹,热衷于表现的“刺头”。老师管他,他消停一会,没过多久,又继续闹腾;老师不管他,他就变本加厉。上午第二节课,铃声响起,教室里朦胧的睡意渐渐消散。课前热身后,看着大家状态不错,基于上节课的内容,我灵机一动,提问:你如何看待有和无的关系?“有和无,从词义上看,  相似文献   

9.
蔡长青 《班主任》2014,(12):41-43
接手六年级新班不久,我发现男生林潼做事总是很磨蹭:别人都已订正完作业,他却连一道题都没完成;写字课上,别人已经认真写了十多行,他却只东倒西歪写一两行;课堂作业,他要么不交,要么交了也是好多空白;更可怕的是每次单元测试,他连一半的作文都完不成……面对这样磨蹭的学生,我感到很是棘手。问诊磨蹭,要了解学生要想帮助、引导林潼改变做事磨蹭的毛病,我想首先要弄清他磨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李德捷  刘新武 《小学生》2005,(12):18-19
在孩子还没有出生以前,我就坚定地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对他,重要的是他是否懂得关心别人,因为生来之福有限,积来之福无穷。因为人间自有因果福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象着如果有一天他问我:“妈妈,我什么时候长大呀?”我会告诉他:“当你学会关心别人,并且有能力关心别人的时候你就真的长大了。”  相似文献   

11.
平时别人都教导我们要听话、要服从、要遵守纪律、要遵守道德、要遵守这个、遵守那个,我们习惯于生活在种种的规则里面,也养成了按规矩办事的习惯。创新,就是要来一些奇谈怪论、奇思妙想;创新,就是要不守规矩,甚至要打破规矩;创新,不是像飞机那样按照航线飞,而是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可是,要创新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行动上的规矩和思想上的自由可以并存吗?我创新了,别人是否能理解和接受呢?中考是不是也能接受创新作文呢?我怎样去创新呢?……虽说创新有一定的难度,可是,要没有新,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写那些老套…  相似文献   

12.
试论模拟实习中的“说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说课是指对所确定说课题目的教案设计的表达。模拟实习中的说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说课者的教学基本功;说课是对课堂教学方案的说明,也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原则精神;说课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类型,其侧重点也有一定的变化;评价的标准通常与说课内容相对应,只是更侧重于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的科学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当年一个刚刚加入工农红军的青年同志问胡耀邦同志,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同志说:“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就要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我以为耀邦同志所说的“坏处”,即是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处处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占有了这些“坏处”,人民群众便拥有了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4.
听了魏书生的讲座,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占便宜了”。别人不愿带的班级自己带了,“占了便宜”;领导给自己多安排了工作,“占了便宜”:自己班级比其他班级多了几个顽皮学生,“占了便宜”;一有公开课让自己来上,“占了便宜”……他这样“苦中求乐,忙里偷闲,失中求得”的乐观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15.
唉,没想到,选材问题成了作文指导课的难点。以前每上作文课,在我绘声绘色讲解的基础上,同学们发言踊跃,将自己要写的材料告诉大家,我结合实例进行指点,作文指导课上得还算成功。可到后来,总有那么部分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课堂上不动脑筋思索,等别人一说出要写的材料,他“茅塞顿开”对其材料进行“加工”,据为己有。因此,每次作文都有雷同现象。久而久之,课堂上发言的少了,我几番鼓动均无济于事。这不,这节作文指导课我又犯愁了,怎样才能打破这僵局,使师生人人得意呢?  相似文献   

16.
一、课前思考:为什么要上菱形? 2011年上半年笔者去英国访学半年。在英国的中小学听了很多数学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英国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不太一样。正如我之前在《小学数学教师》“英国教育见闻”中所写,我们不能因为在算术方面学得比别人快,就因此简单地说别人简单。事实上,有的方面我们比别人快一些、多一些,  相似文献   

17.
“老师,咱班的小亮又没完成作业。”课代表一边收拾作业,一边向我反映情况。我的脑袋“嗡”的一下。这个学生天资聪颖,课上回答问题积极,可就是不做作业。我找他谈话,他没有起色;我班会上讲,他没有行动;家访、把家长请到学校里来,都无济于事……对他,我真是无计可施了。  相似文献   

18.
活动起因:家访中,常有家长向班主任“投诉”:我家小孩,太难侍候了,吃的方面尤其如此,中他意的菜,一定要放在他面前,不管别人是否想吃,一口气扫荡完毕;不中他意的,任你怎样苦口婆心劝说,他就是置之不理。一日三餐,常常怨这怨那,每天,我们都要问清他今天想吃什么才敢买菜,否则,他就给你脸色看……老师,你找个机会跟他谈谈吧!  相似文献   

19.
一、改变环境小刘智力不错,但太调皮,我行我素,说多了,他还要离校出走。怎么办呢?我突然想,既然环境能造就人,不如就给他换一个环境吧。我安排几个优生坐在他的周围,并吩咐他们:小刘讲闲话时,要冷若冰霜;但他请教问题时,一定要热情如火。几位优生心领神会。早读课上,大家书声琅琅,小刘也只好拿起课本读书,没人聊天嘛,没办法。语文科代表还“偷懒”,当有同学来背诵课文时,他让小刘代他检查,小刘在纠正别人的错误之时,自己也渐渐得到提高。课堂上讨论时,由于身边的同学都积极发言,小刘也参加进来。自习课中,小刘也不用…  相似文献   

20.
图中的两个人,一个大家都很熟悉,是“搜狐”的风云人物张朝阳(左);另一个大家可能还比轮陌生.他叫张永青.县最沂异军车起的e国网的总裁。1986年,张永青和张朝阳同时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来,他们又一起赴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92年同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张朝阳回国创办了“搜狐”;1999年,张永青回国创办了“e国”。所不同的是,“搜狐”的核心是搜索引擎;而“e国”则定位为“百姓生活网”。张永青在国外生活了12年。他非常讨厌别人问他是否加入美国籍,他会反问:“为什么要改变国籍?”他对记者说:“在国外呆得越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