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人们研究和认识较多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是关注不多,认识不足。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到老师和同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特点.一年级学生在高校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居多;二年级学生是各类心理问题较多产生期;三年级较多表现在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四年级则以择业求职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为主.文章主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特点,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传统偏见以及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原因,许多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心理调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而校园心理剧是学生借助舞台来呈现其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在心理老师、演出者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既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又能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本文论述了校园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 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校田心理剧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深入到中小学,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存在问题,部分教师不能对学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以致于处理过程中采用不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该从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避免道德问题心理化或心理问题道德化等几个方面着手,正确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理工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特点及实施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特点。一年级学生在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居多;二年级学生是各类心理问题较多产生期;三年级较多表现在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四年级则以择业求职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为主。文章根据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特点,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小学阶段学生就已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而且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同他们的品德行为(以下简称品行)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能较好地适应校内外的学习和生活,有良好的品德;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却不能正常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出现许多不良的品行。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品德发展的关系,洞悉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心理问题引起的不良品行的具体表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克服德育工作表面化,从深层角度提高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小学生心理健…  相似文献   

7.
陈炜  吕祥根 《班主任》2001,(5):34-35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阶段.认识小学生心理问题,抓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1、厌学:对学习缺乏兴趣,持敷衍态度,学习注意力分散.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是人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业及个体的发展。寄宿学校这种特殊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许多影响。通过对山西省A市300名寄宿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寄宿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一般,女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六年级存在的心理问题最多,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因此,学校应该加强该市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农村寄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据调查,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由于小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损害.此外,小学生还存在人际交往焦虑问题、自责倾向、挫折适应问题以及不良情绪等.数据显示,30%-40%的小学生表示与同龄人在一起未感到快乐,其中12%的学生感到孤独,甚至有2%的学生感到自卑.针对小学生出现的上述心理问题,我认为体育活动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21世纪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祖父母过分溺爱,什么要求都会被满足,自私、任性,这种坏习惯也被带到学校与老师、学生的交往中,另外,小学生年龄小、没有接触社会,难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以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来看,小学生心理问题事件层出不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解决目前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促进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部分,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在中考指挥棒下,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非常大,还受到社会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对初中生在心理方面都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如果不及时引导,将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数学的学习和自身的健康成长.一、科学渗透心理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小学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不能只注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修养以及心理健康,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出现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制约着小学生的发展,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有必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可以解决小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文章主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提升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长沙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蓉园小学和梅溪湖实验小学采用MHT量表对264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沙市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在男女性别上恐怖倾向存在差异,需要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其他方面的具体心理问题不显著,年级方面也不存在差异。对此,学校应针对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发心理校本课程,与家长、社会共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对内蒙古中西部431名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5.34%;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是主要的心理问题。在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方面存在着较显著的性别差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等方面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健康的心理会形成良好的行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学管理的重头戏。目前由于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小学生程度不同地存有心理问题。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都过分看重智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薄弱,学生有了问题,教育往往不到位。而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优秀的能力应该从小培养,所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36):3-4
新课改背景下,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教育教学逐渐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要认真贯彻教育教学要求,科学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将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共同发展,社会和家庭已经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许多人都在面临着一个严肃的心理问题,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的时候,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还会导致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文章围绕小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时期最基础的阶段,这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今的信息时代发展,小学生的思想也逐渐趋于复杂,虽然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发展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儿童普遍缺乏认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且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果在这段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心理,比如敏感、自卑、嫉妒、厌学、叛逆、易冲动等。上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会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健全的人格,严重的会误入歧途。因此如何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中的特困家庭学生是一个动态的群体,群体中的成员特别需要理解与关爱,同时又是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这个群体有理想,有抱负而又承受巨大压力.群体中的一些人自强自立,有着较好的心态,充分适应了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而同时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何维护高校特困家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分析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进行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维护和调适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局限于成绩或者分数的范围之内,而是更加突出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塑价值和扩知识的关键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必须形成合力,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针对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的效果不太明显.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分析了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策略,希望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谢小莹 《陕西教育》2010,(11):11-11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和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