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讨论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满堂灌”.学生在讨论中增加了对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讨论,掌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和真理。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要成为学生积极思维的引导者,探求知识奥秘的引路人.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启发学生更深刻地思考问题.另外,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也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反之,如果教师课堂提问的内容、方法不合适,教学效果就会事与愿违.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日常的课堂提问,筛选最佳提问方式,总结最有效的提问策略.  相似文献   

3.
所谓动态生成.指课堂上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出教师原计划中所没有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处在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探求的欲望。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积极引领,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就会真正使讲堂变为课堂.让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王丽 《语文天地》2010,(3):32-33
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活动。课堂提问既是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同时.课堂提问也是一项很专业的教学艺术,教师运用得好.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掌握知识.开发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手段.而课堂提问运用好的技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巧妙运用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学而不思则罔”.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思维活动.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力是实施课堂高效教学的有力保证.在中学语文课堂如何开展思考力教学是教师关注的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7.
课堂要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探索真理。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课堂的资源。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教师能预见的,教师能正确引导;有些是教师预想不到的,这些可能是对教师教学权威和教学水平的挑战.可它恰恰暴露了学生知识的缺陷、思维的漏洞.有利于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表面上看是课堂教学的危机,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契机、转机和生机所在。教师应摆正心态.灵活处理,巧妙引导。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大胆地创造教学条件,让课堂巧出“意外”,多出“意外”,将不利的“意外”资源转为有利的课堂资源.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课堂由低谷走向高潮,从平淡走向生机。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学生机械地接受,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这样对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知识,掌握技能。运用知识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统课堂,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课堂亲和力在教学中十分重要.课堂亲和力主要源于个人亲和力。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速度关系非常紧密.当他们被教师的言行所吸引时.即使在学习困难时。也会积极探索.反之。即便是容易的内容,也会不思进取.无动于衷。所以课堂是教师展示个人亲和力的地方,如果教师的语言、行动亲和力四射,学生也觉得学知识轻松愉快,反之会痛苦、恐惧,甚至憎恨。重视个人亲和力的提升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0.
刘春霞 《学周刊C版》2010,(4):146-146
传统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对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教师是教学的呵护者.学生需要教师扶着.甚至牵着.殊不知这样做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和显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自觉妙知识权威的角色中走下来.创设和谐、民主、平等氛围,放权于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取知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的课堂上.谁主动获取知识谁就应该是主体.教学不再是“一言堂”.就是单纯的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是教师传授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在实施主体性教学的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成现代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该创设出好的条件来发挥学生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及局限性 在过去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解,而学生则一味地接收,教学方法单一.几乎谈不上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其参与度也是非常低的。同时,因为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又缺乏供学生发现探索的良好环境,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态势中。教师在讲解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对教师和学生的能...  相似文献   

13.
侯巍 《考试周刊》2013,(81):153-153
高中生获得化学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化学课堂.有效的化学课堂使教师教得高效,体验教的幸福.使学生享受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是高中阶段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如果教师忽略了课堂导入.或者课堂导入不合理,枯燥地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则很容易让学生对化学产生畏惧心理,长此以往。会严重降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者将结合自身多年高中化学教学的经验,简要分析当前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敏 《考试周刊》2012,(73):149-149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严重抑制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听从教师的安排,从而逐渐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神采飞扬,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高效,是我们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老师循序引导下主动学习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的统一过程.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在.为了让学生更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由教学手段与方法入手,优化教学过程设计.同时,还需要善于捕捉意外资源,灵动生成,优化课堂.  相似文献   

16.
有效教学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师十分关注的教育实践话题.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抓手,构建生本的物理课堂,从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三大要素.在有效教学的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关键是通过设置各种类型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和启发学生去生成知识,鼓励学生去展示在活动中的收获,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  相似文献   

17.
诸建芳 《教师》2011,(13):59-60
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堂只片面地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只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而忽略了情感的熏陶,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低下。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提高教学中的“导演”能力,优化学生的课堂心理环境.缩小师生差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邸小敏 《学周刊C版》2010,(7):195-19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为语文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教师运用电教手段向学生传播知识,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力.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王宏伟 《考试周刊》2014,(32):149-150
有效课堂是指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课堂。教学质量有无提高,并不是看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灌输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课堂教学后学生学习到了多少,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多少。否则即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将十分低下。那么怎样才能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让教师轻松教学,学生有效学习呢?作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总结了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蔡敏 《学语文》2011,(6):29-29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不懈的追求。可“有效性”在教学实际中却往往被解读为“有效果”。因而大量地采用高密度教学,使学生被迫接受大量知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破坏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使我们的课堂最终走向低效甚至无效。那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而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般认为,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要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