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为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从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为基础,把跨文化教学融入英语教学课堂,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仅仅注意语言教学,而要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跨文化意识与文化移情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邢娣凤 《职教通讯》2012,(33):54-55
近年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受到外语界的广泛关注。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文化是语言教学的核心。高职英语教学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有意识的语言习得中学习必备的文化规范,使其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兼备。  相似文献   

4.
语言教学本质上是文化的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际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以实证调查研究为依据,分析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当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交际语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贸易的机会增加,越来越多的国民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人们对英语应用功能的需求使英语教学由研究型—语言知识教学转向应用型—语言应用技能教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应用能力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目的语文化知识。因此,"运用英语有效交流"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跨文化英语教学的方法,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加深对语言文化的理解,从而克服思维定势和文化偏见,获得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态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宗旨。外语学习者要想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培养并获得语言能力,还要获得同目的语国家的人民进行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文化能力。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而且应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获得知识文化,养成摄取交际文化的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它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应体现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总之,大学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云凤 《华章》2008,(18):111-112
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分析中,发现小学生在文化及跨文化交际方面知识的不足.这就要求对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教师应既重视语言教学又重视文化教学.因此,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样重要,两者具有同时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跨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之间进行成功交际所需要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文化教学是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有效途径。大学英语教学应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由于忽视对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包括:重视词汇蕴涵的文化差异,加强课堂教学对非语言交际的引入及注意中西方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英语语言教学也就是文化教学。目前几乎所有人都认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离不开文化,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息息相关。怎样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才是现在英语教学最应该关注的问题。讨论或辩论、角色模仿、演讲和情景分析几种方法被多数学者倡导,同时"冲突事例"方法似乎是结合各种方法于英语教学的最好解决方案。虽然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与英语教学息息相关,但是其培养与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颖 《考试周刊》2008,(3):119-12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渗透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英语学习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日常交际中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社会文化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融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结合语言教学,注重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双重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张嵋琳 《考试周刊》2009,(31):85-86
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学的关键。教师在传授语言的同时还需同时同步地传授中西文化知识。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的介绍和语言与文化关系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英语语言教学研究的深入,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外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从本质上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言,从而减少语言交流的障碍,真正学好用好英语。  相似文献   

17.
刘俊丽 《考试周刊》2008,(16):101-102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的实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流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究其根源来自不同的语言文化内涵.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创设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多维空间,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度、理解度和宽容度,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心翠 《文教资料》2006,(34):158-159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语言行为之外,非言语行为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身势语、空间语、目光语等等,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征。非言语交际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列入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更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正确理解文化现象中的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和手段。从而解决英语与母语文化的差异和冲突,突破文化障碍,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新要求,表明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导人,使学生初步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里有我几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希望能和各位教学同仁交流分享,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成为了文化交流的工具、沟通的桥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文化与语言巧妙结合起来,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