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2):157-158
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与教师日常带班中应首要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小班阶段的幼儿,更是需要幼儿园教师有足够专业性与耐心的,因为他们刚刚离开家所以自我管理能力弱、情感依赖性强,没有形成良好料理自我生活的意识,自理能力培养起来也十分棘手,所以帮助小班小朋友培养自理能力也变得至关重要起来。文章便是结合如何增强幼儿园小班现阶段幼儿的自理能力,分析了现阶段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强化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的措施与策略,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如何有效地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家园携手的方式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的自理能力,即自我服务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地把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自理能力作为健康领域的培养目标。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小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关系到  相似文献   

4.
高春林 《教师》2012,(17):22-22
幼儿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又是能力培养的最佳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幼儿三岁左右,也就是小班这个时段,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给幼儿创造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海霞 《学周刊C版》2019,(4):176-177
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是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自理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直接影响,有助于他们社会性的良好体现,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班幼儿年龄尚幼,且进入幼儿园时间不长,因此自理能力普遍存在着不足。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需要认识到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探索有利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而言,一般抵抗力较弱,健康更容易受到影响。在小班幼儿生活中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理论及经验的不断丰富,幼儿教育为幼儿一生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责任。在本论文中,为更好的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总结,努力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针对当前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本文经调查研究,重点提出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并强调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希望能得到幼儿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蔡娟 《学周刊C版》2020,(1):177-177
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自我意识与独立需要.在幼儿园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幼儿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现阶段,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帮助小班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和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动手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但现在大部分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弱,以致很难适应新环境。因此,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小班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行为可塑性大,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方面都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习惯提供了需要和支撑。而绘本具有贴近孩子生活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小班这一关键时期,利用绘本中的游戏情境来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获得身心成长,培养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班幼儿由于入园年龄小,在家庭中,许多家长对孩子又过分溺爱,致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得不到提高,独立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对幼儿家长进行有效的家教指导,采用家园配合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性也能得到逐步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姜文霞 《教育》2007,(12S):57-57
小班幼儿由于入园年龄小,在家庭中,许多家长对孩子又过分溺爱,致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得不到提高,独立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对幼儿家长进行有效的家教指导,采用家园配合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性也能得到逐步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刘淑英 《现代教育》2014,(2):110-110
幼儿时期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呈现"421"的结构,即四位老人,两个家长,一个孩子,由于年轻父母都忙于工作,孩子也就大多交给祖辈照看,隔代教育具有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尤其很大。根据调查,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文章针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必须持之以恒,从小事入手,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5.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对幼儿的日常生活予以随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家长和老师都要好好把握这一关键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目标明确要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良好的饮食习惯就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幼儿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一、小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基本情况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基本上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言传身教、耐心细致、家园同心,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章莹 《考试周刊》2014,(8):189-189
2~4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家庭、社会有深远意义。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十分重要,应通过游戏,激发兴趣;通过示范练习,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因材施教,提高技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小班幼儿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形成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愿望以及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实验研究发现,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环节,开展家园合作等是培养小班幼儿独立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叶英 《考试周刊》2012,(6):194+37-194,37
小班幼儿进入集体生活会显现出许多不适应情况.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成人的依赖性过强。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进行了分析,并从鼓励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提高自理能力;尊重幼儿,给幼儿创设独立自主的机会;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家园共育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小班幼儿独立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