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  相似文献   

2.
石头很快乐     
尤今 《课外阅读》2013,(11):30-31
在一般人的眼中,石头就是石头:"它不说话、不唱歌、不生气、不兴奋、不做梦、不旅行、不期待未来、不挂念往事、不恋爱。它什么事也不做,只固执地想当个真正的石头。"众人的结论是:"石头真无聊。"可是呀,在漫画家几米的眼中,石头  相似文献   

3.
【源起】请看—个瑚缎制订的—份锄级公约》一1.上课不乱插嘴,不开小差,不随便起哄,不转来转去。2.课间不在教室、走廊里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滑楼梯。3.不骂人、不打架、不给人乱取外号、不欺负同学。4.不开恶意玩笑、不玩危险游戏。5.不在校吃零食、不直接在饮水机上喝水。  相似文献   

4.
晚上先生要给女儿读书,公主迷又挑了读过很多遍的《豌豆公主》。好爸爸很无奈地读。王子到了法国,法国的公主一口气吃了9块巧克力,不不不,她不是一个真正的公主。王子到了印度,印度的公主吃饭用手抓,不不不,她不是一个真正的公主。王子到了阿拉伯,阿拉伯的公主骑在马上,不不不,她不是一个真正的公主。王子到了瑞典,瑞典的公主吃葡萄没有剥皮,不不不,她不是一个真正的公主。终于来了一个公主,皇后在她厚厚的棉被下放了一颗小小的豌豆,她一晚上翻来  相似文献   

5.
佚名 《良师》2010,(3):22-23
“不插电”直译为“拔掉电源插头”。“不插电生活”是指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使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人组织“周末不插电”活动,找一个周末,不玩电脑,不看电视,不吹空调,不煲“电话粥”。周末怎样“不插电”呢?  相似文献   

6.
【原文】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译文】不倚仗年纪大,不仗恃地位高,不倚仗家里富贵来交友。交友时,是因为对方的品德好,才会与之相交,而不要存在任何倚仗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做人篇 对朋友,多关心。对自己,不自欺。讲诚信,宽待人。处同学,珍品行。不惹事,不怕事。不示弱,不软弱。要坚强,不逞强。不结怨,不树敌。不较真,要认真。讲真话,诚待人。做好事,有人记。做坏事,害自己。不损公,不损私。作恶多,必自毙。多阳光,少诡计。得志时,不忘形。  相似文献   

8.
不要轻易说"不"广东一考生说不,是一种拒绝。因为你不喜欢,或者你不需要,或者伤及你的自尊,所以你选择了拒绝,你说:"不!我不需要!"说不,是一种放弃。你在不懈的追求中饱受煎熬,甚至历尽艰辛,在离成功仅一步之遥时,你却坚持不下去了。你面露痛苦之色,无奈地摇摇头:"不,我不行了。"  相似文献   

9.
张昌辉 《考试周刊》2008,(52):213-213
教育均衡是关系国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客观要求。但是,当前我区城乡教育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经费投入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均衡、教师待遇不均衡、师资力量不均衡、教育质量不均衡和考评体系不均衡等六大方面。前面五大不均衡具有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最根本的是经费投入不均衡,最突出的表现是基础设施不均衡和师资力量不均衡,最直接的后果是教育质量不均衡。这些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我区教师队伍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成为制约我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0.
有一座城市,你爱或者不爱,气场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有一些景点,你游或者不游,名气就在那里,不卑不亢;有许多小吃,你尝或者不尝,美味就在其中,不变不幻。有一所大学,你知或者不知,形象就在那里,不招不播;有一些大师,你见或者不见,价值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有许多树木,你喜或者不喜,特色自在其中,不喧不闹。这座城市是有着"江城"之称的"武汉",这所大学是被誉为"工程师摇篮"的"华中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1.
楚地和楚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永贞革新”被贬楚地的刘禹锡在他贬谪诗的创作中受楚地敬巫祝、日火崇拜等风俗影响,其诗显现出新的光芒色彩;对楚地的古迹风物这类人文意象的描写,使其诗有了深刻的内涵;对楚地风雨四季这类自然意象的描绘,使其诗有了更多的灵动气息。不幸的遭际却让刘禹锡的诗歌创作有了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唐诗史上大师的地位。历来对王维诗歌的研究多倾向于对其山水田园诗的阐释,文章从王维诗歌整体创作上探寻其对"诗骚"传统的接受,阐述王维诗歌创作"雅"出于《诗》,"丽"出于《骚》,即对"诗骚"传统的接受。  相似文献   

13.
学界历来对李白诗歌中的庄屈精神多有阐述,而对这种精神的文化背景少有涉及。李白于诗歌中表现出的强烈自我意识、独立的人格以及“舍我其谁”的英雄气质与楚文化精神是一脉相通的,他本人也以“楚狂人”自称,狂言狂行中流露着楚人率真任侠、促急剽悍的性情。这些精神气质与李白早年游楚的经历、家世以及盛唐时期的社会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谢灵运诗受《诗经》、《楚辞》的深刻影响,表现在三方面:由简单袭用二者词语到自觉吸纳熔铸其意象,独成面貌;在继承了《诗经》含蓄蕴藉表情方式基础上,又有所拓展;借鉴《楚辞》的意境创造,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在把握山水诗艺术意境创造规律的基础上,自铸诗境。  相似文献   

15.
汉初诗坛,因刘邦尚楚歌,主要是楚歌的天地。楚歌有其雄奇阔大的一面,也有其哀婉凄侧的一面。围绕太子的废立与吕氏的干政,刘邦及其子孙唱出了命运的悲歌。他们的楚歌见证了刘氏衰微、吕氏干政、刘氏复振这一权力斗争过程的始终,复活了统治者宫廷搏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在汉代的楚辞研究中,王选的研究是最为系统和突出的一个,他的《楚辞章句》继承了刘安、司马迁的认识,将楚辞系属于经,附以五经道德仁义、天人合一以及“美刺”等观念.其对楚辞的儒家诠释视角对后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储福金自写作以来一直坚持个性独特的写作宗旨。前期他将写作焦点聚焦在下乡知青、改革者等传统题材上,其细腻贴切的文风是其写作的亮点;中后期表现女性世界和以表现传统文化为旨的棋语小说标志着其独特写作风格的正式形成,他的女性题材小说展现出珠润乳圆、玲珑精致的气质,棋语小说则显得恢宏大气、内涵深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日本汉学界近年来出现的“屈原否定论”,著名学者赵逵夫先生在他的学术专著《屈原与他的时代》中勘正谬说。对屈原与楚辞研究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了考证和阐释。赵先生在屈原研究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从微观到宏观。步步推进,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论证,见解独到。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9.
李贺对《楚辞》有一种特殊的兴趣与偏好,他与屈原相似的遭遇、相似的现实语境,使他在情感上容易与屈原产生共鸣,这是他对《楚辞》接受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还与韩盂诗派对《楚辞》的继承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楚辞"主题的战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由于其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地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楚国历史上传统的战斗精神表现在屈原作品中,较之《诗经》,《楚辞》主题的战斗性大大加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