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中外合资企业、外交合作企业、中外企业为调整内容的三资企业立法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随着加入WTO工作的展开,现有外资立法已表现出诸多的不足与缺失,它们既表现在立法技术上的落后,又映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有关外资保护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有关外国投资者待遇、征收和国有化、税收优惠、审批制度等外资保护的基本问题进行评说评析,旨在说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及为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这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有了新的突破。因此,重构外资保护措施,完善外资立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反垄断法规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外资大举进军我国,并购我国企业已成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如何在外资并购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又维护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反垄断法做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外资并购的规制中有起关键性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垄断倾向、外资并购反垄断法规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目标,介绍国外外资并购的反垄断规制,着重对我国反垄断法规制外资并购的实体和程序规则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外资及合资公司的全面进军, 提升中小型企业产品竞争力已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提升中小型企业童装企业产品竞争力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 从而加速童装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企业重整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防止企业破产 ,提高市场经济运作效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而我国的《企业破产法》中未规定有重整制度 ,仅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提出可以整顿且相关规定极为简陋。本文从在破产立法界极具影响的郑百文重组事件谈起 ,结合美国破产法在重整方面的相关规定 ,探讨重整制度的理论根基 ,并就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和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外资、合资、私营企业的不断增加,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速度愈来愈迅速。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规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对此,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企业界基本上形成了以上的共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强化管理,改进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广泛宣传、加大推销力度、占领市场、扩大规模等。在这些方面,不同的企业只是做到的程度不同而已,在生产、经营上都或大或小的较前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用现代企业的标准来衡量,与发达国家企业以及与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相比较,从一般性上讲,我国的企业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企业的营销观念和营销行为上还有较大的差距,最突出的是现代营销观念的欠缺,致使很多企业虽作了种种努力也难以驾驭市场和牢固地占领市场,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难以树立到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张丰年 《天中学刊》1998,13(4):120-12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现代化办公机制,已是势在必行。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国有企业的转制并轨,乡镇、集体、私营和外资等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多元化发展,给传统秘书的职能范围带来了重大突破。因此,政府部门及企业的秘书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做好沟通协调、辅助决策、参谋咨询、事务管理和检查督促等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现代秘书应该具备哪些突出的职业素质,已成为秘书学界和秘书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计划经济条…  相似文献   

8.
我国外资税收优惠制度在吸引外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固有的税负差异使得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违背了WTO所要求的国民待遇原则应通过完善与投资相关的法律体系、完善外商投资的立法内容、构建新的外资优惠法律制度等措施,重构与完善我国的内外资税收国民待遇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颇多,关于外资准入机制和外资运行审查监督机制的立法相对完善,但外商投资企业退出市场机制却有待改善。2008年商务部出台的《商务部办公厅关于依法做好外商投资企业解散和清算工作的指导意见》是目前规范此问题的最新立法文件,以此文件为视角分析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解散和清算制度更有实践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法立法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总结,认为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次,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法立法同市场经济发展相比仍具有很大滞后性。同时,着重分析了这一滞后性的表现和成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经济法立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