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岁的中学生王强酷爱网络游戏,为了获得足够的上网资费,他竟然想出了“绑架”自己勒索父母的“高招”。12月6日中午,王某在家里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你的儿子被绑架了,如果想要儿子,下午送4万元到某网吧放到厕所内。王某一听吓坏了,儿子自从5日离开家再没回来过,于是哭着哀求:“千万别伤害我儿子。”但对方不耐烦地让她尽快送钱来。王某说:“我手里哪有那么多的钱,你怎么也得给我一天时间去借钱啊。”对方说明天再打电话便挂了。王某立即给丈夫贾某打电话,两人商量后立即到当地公安局报了案。12月7日,王某和贾某守在电话旁焦急地等…  相似文献   

2.
学校管理需关注的几个心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表效应”。大家都有这种体会: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走时不同的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也就是说,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这就是“手表效应”的原义。  相似文献   

3.
扣押、拘禁他人索债是违法的编辑同志:我是做木材生意的个体户。1995年6月,私营企业主王某因扩建厂房需用木材,从我处购买圆桦木54立方米,价值人民币38000元。王某当时声称手头钱紧,提出两周之内付清货款。因之前我们曾有过几次业务往来,我便答应了他的...  相似文献   

4.
妙批     
过去有个富翁,其子学业毫无长进,但他却喜欢夸耀“父荣子必慧”,认定其子将成为“文豪”。 一天,他要他儿子写了一篇文章,完稿后,便请名士祝枝山评点。祝枝山阅读后,批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相似文献   

5.
案情介绍小强,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家住北京郊区农村,家庭生活困难。2000年10月1日,与小强同村的几个小朋友正在玩“过家家”游戏:一名女孩做新娘,一名男孩做新郎,另外一名女孩做伴娘。此时,小强路过此处,向他们说了几句“结婚”、“亲嘴”之类的话。当天下午,“新娘”的父亲和母亲就去小强家中进行质问,并罚小强跪了2个多小时。小强的父亲责骂了小强,并让他道歉。第二天上午10:30左右,“新娘”的母亲王某、叔叔杨某、“新郎”的父亲何某再次闯入小强家。杨某一进门,拿起一个水杯就扔向小强,但没打着,然后他把小强从…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17日晚,某县15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想制造火灾,他先将一堆麦草点燃,但因火势较小没有引起他人注意。他又到同村张某家老屋处,用火点燃一把干麦草塞入门洞引起大火后,王某便躲在暗处观看村民救火。火越烧越大,烧毁了房屋,烧死了一头耕牛和一些用具,损失达7000余元。法院鉴于王某未成年,  相似文献   

7.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一天下午,我的同学胡某(18岁)带表弟王某(13岁)在集市上闲逛,发现一头母猪在街边躺卧。胡某便对王某说:“去逗逗它。”王某便拾起一石块向母猪砸去。母猪被砸中后跃起往前猛冲。这时60岁老太太高某正在街上行走,见母猪向她冲来便住街边急闪,将街边一陶瓷摊撞翻,损失价值1000元陶瓷。  相似文献   

8.
实习侦探     
一名警员在街上巡逻时,忽然听到争吵声,于是上前察看。他看见有两名男子正在争夺一只手表,这两名男子中一名身体强壮,而另一名则身材消瘦。警员将他们分开后,身材消瘦的男子对警员说:"我放工回家时,他突然走出来,强抢我的手表。"身体强壮的男子反驳说:"你不要相信他的话,是他在抢我的手表!这是一只名贵的手表,他才没资格戴呢!"警员看一看衣着破  相似文献   

9.
A SHORT ANSWER     
答案与分析:布朗先生将外出一个星期,临行前教诲其子如何待客,并将那些话写在纸上以加深他儿子的印象。四天过去了,其子见无人登门造访,便将纸条烧了。第五天下午,有位男士来找布朗先生。布朗先生的儿子想起纸已成灰,便突兀地答道:“不在了。”那个男子误认为布朗先生去世了,颇感奇怪。布朗先生的儿子又补充一句:“昨晚烧的。”  相似文献   

10.
乔治的信用     
在某国际性大学里,一位教授讲了一个故事:逃亡乔治在一个小镇上住了下来,他每天都要到街口的小饭馆里吃饭。每顿5角钱:一杯牛奶和一个汉堡包。这天上午他吃完饭付账的时候,店主恰好没有零钱找给他,便说下午吃完再一块儿给吧。乔治同意了。睡了一下午觉的乔治起床后又往小饭馆走去,忽然问,他发现饭店周围站着几名巡捕,他们就是冲着乔治来的。怎么办?乔治犯了难:悄悄逃走吧,就会失信于小饭馆;进去还钱吧,便会冒着被捕的危险。思来想去,乔治决定化装进去。  相似文献   

11.
2002年5月的一天,就读于四川省成都市郊某小学的六年级学生王江(化名)背着书包来到学校教室。同学杨兵(化名)走过来故意撞他。王江回应了一句“你烦不烦啊”,杨兵便对他动武。另外六名同学也围过来,手持板凳、铁棒等东西朝王江身上一阵乱打。直到有同学说“班主任老师来了”  相似文献   

12.
案例四年级小学生小军在上午的第二节课上,出现精神不振、额头出汗等症状。任课老师发现后,即派两名学生小刚、小强(当时均11岁)送其回家。但是小刚、小强将小军送到家门口时发现其大门锁着,就把小军留在那里返回了学校。不久,同村王某发现小军躺在门口,就抱着他去本村的诊所看病,但王某未找到医生,返回途中碰到小军爸爸郭某,郭某将儿子送到乡医院时已是中午。  相似文献   

13.
“手表效应”是说: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准确的时间。也就是说,他无法知道哪一只表更精确,于是他也就无法确定准确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案例]于某(15岁)和李某(16岁)分别系育才中学和密水中学学生,两人都喜欢打篮球。2002年10月,为庆祝国庆节,育才中学和密水中学举行校际篮球比赛。王某和李某作为所在学校运动员参加了这场校际篮球比赛。在比赛中,因争抢篮板球,王某将李某撞伤。两人都没有违规之处。后因赔偿问题未达成协议,李某将王某和其所在学校育才中学告上法院诉求人身损害赔偿。[评析]对本案如何处理,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和李某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因他们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应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由他们各自所在学校适当分担补偿责任。第二种意见…  相似文献   

15.
张欣 《教育》2007,(1S):62-62
四年级小学生小军在上午的第二节课上,出现精神不振、额头出汗等症状。任课老师发现后,即派两名学生小刚、小强(当时均11岁)送其回家。但是小刚、小强将小军送到家门口时发现其大门锁着,就把小军留在那里返回了学校。不久,同村王某发现小军躺在门口,就抱着他去本村的诊所看病,但王某未找到医生,返回途中碰到小军爸爸郭某,郭某将儿子送到乡医院时已是中午。  相似文献   

16.
A.换只手表乔治·华盛顿(1732-1799)是美国的第一位总统。他有一个年轻的秘书,一天早晨,这位秘书来迟了,他发现华盛顿正在等候着感到很内疚,便说他的手表出了毛病。华盛顿平静地回答:“恐怕你得换一只手表,否则我就要换一位秘书了。”B.聊以自慰美国第26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有一次被偷去许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他给朋友回信说:“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  相似文献   

17.
15岁的男孩小强是某中学初二学生。幼年时,小强一直生活在他的祖父家。他的祖父母关心他、爱护他,给了他无限的爱,但他也因为祖父母的过度宠爱,养成了散漫、唯我独尊等坏毛病,并因此受到爸爸的教训。一天下午,小强放学回家,看见邻居王某和妻子张某因为家庭琐事正在厮打,王某把妻子张某打倒在地上。小强虽然看见了这一幕,但他好像没事一样回到了自己的家。结果,王某因涉嫌故意伤害他人被公安人员带走。小强不以为然地对妈妈说:“一家人打架,有这么严重吗?”妈妈说:“王叔叔打张阿姨是犯罪,是卑鄙无耻的行为。”小强反驳道“:这不是犯罪,因为…  相似文献   

18.
在论及正文之前先引几个事例:1997年,北京某大学化学系王晓龙对同寝室两位同学投铊毒而被判刑,作案动机只是因为两位受害者疏远他(见《文汇报》1988年2月2日)。另一则是保送出国的留学生贾某,因为与导师及同学相处不好,最终竟将导师及同学几人杀死,在国际上造成很恶劣的影响。另外,因为些许小事如中学生出走、大学生自杀的事也时见报端。这些事例都在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警告: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机制和教育方法存在着严重的误区,我们培养下一代到底培养什么?正如上例铊毒受害者陆晨光的父亲、也是大连某大学教授陆…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司机李某在 1999年 6月的一天夜晚行车时,因超速将横过马路的王某 (王走的是人行横道 )撞倒,致使王某流血不止,昏迷不醒。李某见此时无人,便将王拖至路旁水沟内,后驾车逃逸。数小时后,孙某驾车路过此地,因下车解手而碰巧发现受了重伤的王某,孙便将王送到医院抢救,现王某正在抢救之中。请问:此案对李某应定交通肇事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青冈 田园田园同志:  您好 !现就来信所问问题答复如下:  第一,关于“交通肇事罪”的新规定。 1997年 10月 1日起实施的新刑法第 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屡见不鲜。不久前,又从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郑州有两名少年因厌学而自杀。一名12岁少年因不想再拉小提琴,而妈妈要求他再学半年,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另一8岁男孩因开学了,父母要他上学,便从6楼跳下……”因厌学而引发的悲剧又一次发生了,它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促进学生形成健全和完善人格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万名小学生心理健康检测”得出的结论显示: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 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