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追求     
我的追求●李尚祥1985年,师专毕业的我,放弃了一次“跳槽”干公安的机会,毅然选择了体育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在一些人弃教从商去赚大钱的社会环境中,我却在自己的岗位上扎下了根,站住了脚。为了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我苦苦地追求,默默地耕耘了十二年。十二年...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9,(10):38-38
从1973年到1978年,这5年多的时间对我整个人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部队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是南方人,在家里娇生惯养,吃苦的精神欠缺一些,比如吃的方面——八一队每个星期会改善一次伙食,吃饺子,结果我一吃完饺子就头晕、感冒,一开始他们都不相信,还有我不能吃葱,不能吃蒜。在地方还能得到一点照顾,到了部队就根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桥牌》2009,(10):43-45
A 我的5·12心灵日记——为纪念抗震一周年 2008年5月11日母亲节,我用自己挣到的钱为妈妈挑选了一件礼物。 2008年5月12日那天,我揣着满怀的欢欣回到了家。午后,爸爸上班,弟弟上学,只留下我和妈妈在家里分享我送给她的礼物——一盒面膜。在喜悦之中,我倚偎着妈妈在沙发上懒懒睡去……  相似文献   

4.
那只是一个美丽的插曲,有时候我也宁愿相信那就是一场梦。一场真实发生了的梦。之前没有征兆,之后没有改变,我的生活一如既往,我只是幸运地体验了一次神话之旅。还是有必要交代一下,我是希腊人,现在罗马效力,我踢后卫。从1993年开始进入职业球队,我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我打进了17个进球,这很少也很微不足道。所有的一切都不如2004年我打进的那个头球分量重,欧锦赛历史上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银球记在我的名下,我就是德拉斯。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体育教师,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从小我就向往着走上讲台,像我的老师那样教授学生们知识,讲解做人的道理。我敬佩的几位老师就是我心中的楷模,初中毕业我考入了二十中学的体育师范班,三年的专业学习,在老师们辛勤培养下,使我对教育事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下定决心要把我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去。   1990年,我被分配到羊坊店学校,工作了两年。 1992年,由于学校离家太远,我申请调到了一亩园小学任体育教师工作。   刚到一亩园小学,面对古庙式建筑的校舍、尘土飞扬的操场、多年不用的体育…  相似文献   

6.
我在1994年离开了下棋的哥们儿,一晃几年没怎么摸棋。1998年我与一帮中国朋友每星期五打篮球,棋社的罗明曾到篮球场找过我一次,我与他拍了三盘,结果是我难看地全输。他第二天就与所有能联系到的棋友通电话,大吹特吹了一番,也把我扁得一钱不值。众棋友听说我已是软柿子一个,就极力鼓动我抽时间去棋社,美其名日叙叙旧。  相似文献   

7.
2004年总算熬过去了,总体说来,心情还不错。想想四年前我从桑斯手中刚刚抢到皇马主席的那段日子,去年所谓的磨难都算不得什么了。我,弗洛伦蒂诺,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的主席,在这一年谋得了连任,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尽管有那么多令人讨厌的家伙攻击我说球队的成绩太糟糕。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四年前我靠什么赢得了主席竞选,要知道那一年主席大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我的心态已经变得越来越平和,对胜负看得也不如前些年那么重了。在2001年的团体赛上,我代表南方队坐镇一台,取得了四胜五和的成绩。当然最令我难忘的还是1990年的全国个人赛。” 1971年,我出生在厂州市一个普通家庭,大约在七岁时,开始接触象棋,这主要和两个哥哥的熏陶密不可分。十岁那年,我进入学校象棋兴趣班,经过二年的摸爬滚打,很快便在广州少年组象棋比赛中力拔头筹。 1984年,我进入广东省集训班,在陈百强老师的谆谆教导下,进步很快,两年后便成为正式队员。1988年我首次代…  相似文献   

9.
问:许多人讲,您将是美国排球协会执委会主席的最佳人选,您对此感兴趣吗?利:如果是9年前的话,当然感兴趣。因为那时我刚开始与美排协共事,特别感到一个协会组织应在市场运营、推销、组织等方面有一个发展方向。1987年我是进入最后人选的二个人之一。在那一次竞选中,我向选委会递交了一份12年的计划,当中包括了如何达到目标的一些经济上的统计分析。回想起来,如果那时我能当选,我们可能会有很大的改进。1991年我不太愿意参加竞选了。就目前来说,我是这么看的:排协知道我在哪里,如果他们对我感兴趣,自然会打电话给我,但我不会…  相似文献   

10.
徐益 《上海集邮》2007,(8):18-19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上海邮票公司工作,曾与阿罗同事过一年左右时间。1982年2月我离开邮票公司后,还与阿罗通过电话,写过信。记得他也曾到电视台来看过我,我还请他在电视台对面的“红甜心”吃过面。大约是1984年冬季,我有一次去邮票公司,问起阿罗,说他调走了,从此与阿罗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11.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12):58-59
作为一个第一次走上竞聘讲台的“新人”,我想从自我介绍开始。我1993年进入国家二队,1995年底进入国家一队。在中国乒乓球队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中,我从一个懵懂少年,走过了15年的青春岁月,在大家的帮助下,我获得了~点成绩,共参加了第45至48届,共4次世乒赛,一次亚运会(釜山),一次奥运会(悉尼)。  相似文献   

12.
杨德铭 《收藏》2001,(7):79-79
斗转星移,人类迈入了新世纪。屈指算来,我与《收藏》神交近4个年头。是她向我展示了广阔无垠的收藏世界。我今生无他好,闲暇惟喜以书刊友之。1997年我在一书摊上邂逅《收藏》,第二年,我就毫不犹豫地订阅了她。当我揣度每期将至之时,总是在课余伫立校门外,企盼着绿衣使者捎来惊喜。每每收到那带着油墨馨香的《收藏》,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溢于脸上。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年前,也就是1981年的春天,那时我正在读师范学校体育班。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初识了《学校体育》这本杂志。杂志中许多体育理论知识都是教科书中不曾有的。她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爱不释手。一年后,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我开始自费订阅《学校体育》,并向杂志社邮购了前几期,至今120期《中国学校体育》装订整齐,摆放在书橱中。二十年来家中许多书刊都被淘汰出去,唯有《中国学校体育》,我视如珍宝,不管谁借阅,我都再三叮嘱不可遗失,因为,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中国学校体育》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1982年毕业后,…  相似文献   

14.
李炜 《掷球运动》2004,(2):23-23
一名体育健儿最光荣、自豪的时刻,是代表自己的祖国在世界赛场上为国争光之时。作为一名体育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一名地掷球运动员,我一直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在近5年的摸爬滚打后,我终于在2003年8月成为参加第八界男子地掷球世界锦标赛国家队的一员。在得知自己入选的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和复杂,同时,我感受到了从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鳄鱼精始末     
1998年春,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哈市最繁华的道里西12道街开了一个分店。这个100多平米的店面,年租金36万元。当我倾其所有租下这个店面时,连我自己都觉得,以我的经济实力,这未免太过分,太浪漫主义。结果,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我只挺了一年半,就悄然退却了。  相似文献   

16.
金手指点评     
嗨———,每月一见的“金手指点评”又来了!这可是中老年《健身科学读者特有的“QQ聊天室”,您无论如何不应错过这个交流的好机会哟!河北省唐山市山西北里29楼门101室的郝书洛先生来信:“自从2001年偶然发现这份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我就爱不释手、如获至宝了2002年我订了一年,没想到由于贵刊的鼓励,我在2002年第六期‘金手指点评’活动中获奖,杂志社赠送了我200年全年的《健身科学》一套,我非常感谢贵刊。”“在看杂志时,我惊喜地发现贵刊聘请了国内外闻名的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作顾问,这真是读者之大幸!今后洪教授有什…  相似文献   

17.
我家乡的儿童游戏王维屏1916年我出生在天津宝坻县。在我六、七岁时,由于村子里还没有设学堂,所以就进入私塾读书。当时私塾的先生只教授两门课,一是习字,二是背书。过了两、三年,村子里设立了初级小学,教室就在一座破庙里,虽说我们学的课程比以前多了,但是没...  相似文献   

18.
小石头的梦     
石智勇 《新体育》2007,(4):40-41
雅典圆梦 我承认,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我当时最大的期盼,错过了悉尼奥运会我不想再错过一次。在心底,我默默地给自己加油,老天不会总是把机会都留给你,这个道理我太明白了。  相似文献   

19.
邹闯 《当代体育》2008,(20):49-49
1998年的法兰西的夜晚我喜欢上了足球,2002年的春节我认识了《当代体育》,如今六年已经过去,我由一个轻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我身边的一切在这六年中不断地变化着,但惟一不变的是我对《当代体育》的热爱,六年中《当代体育》我一本也没有少,即使在我出差的时候也是如此。《当代体育》使我更深刻地了解足球,喜爱足球,我也深深的被足球和《当代体育》吸引。我相信《当代体育》会陪我走到永远!  相似文献   

20.
杨勤华 《钓鱼》2007,(10S):66-67
我曾有过一次开心的荷塘垂钓经历,每想起来就激动,使我一直难以忘记。那还是1990年的9月份,气候已进入秋天,我从部队复员回来等待分配已经有半年了,在这一段时间我有充足的时间钓鱼,而那个早晨的荷塘垂钓却始终让我记忆犹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