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创新载体和有效途径,对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毕业后将充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社会化过程就是指大学生将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使自己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激励、保障、评价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为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该从政策、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青年志愿服务者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充满热情,可是一定要对热情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理性的看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志愿者自身的潜力发挥以及整个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加强大学生自我认识、对志愿服组织的甄别、对志愿服务对象的了解三方面帮助大学生更加理性的加入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麦当劳化”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为大学生高质量开展志愿服务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追求简化、可预测、可控制及可计算的“麦当劳化”特征,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志愿组织缺乏专业培训、志愿模式固化。可以通过促进志愿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的评估体系、采用创新和与时俱新的志愿服务模式,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施理文 《科技风》2013,(14):209
"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一项旨在帮助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专项行动,为了综合判断当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关注程度,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以探寻大家对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哪一方面的关注度更高些,从而更好地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依靠社会各界努力完成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团队来,想要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切身权利,需要从激励机制、法律法规、资金、经费等方面构建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志愿服务起源于西方,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核心精神体现三个特点,即"志愿性、利他性和无偿性"。在我国,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逐步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其主要动力和最活跃的群体。民族地区的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活动越来越活跃和积极,但受各种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志愿活动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探讨民族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完善对策,是大学生在新时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也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科普志愿服务是社会化科普工作的重要模式,认识和掌握科普志愿服务新常态新形势,是促进科普志愿服务创新发展基础。全社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与科技创新,科普志愿服务正处于大有可为发展态势,要以识变、应变和求变的创新思维,凝聚社会力量迸发社会活力,贴近群众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全面推进科普志愿服务创新发展。一、贴近群众性,打造"一体化"科普志愿服务新体系在社会发展与空间格局"一体化"大趋势下,科普  相似文献   

8.
俞艳 《科教文汇》2012,(17):21-2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文章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123"模式,通过形成一种氛围、完善两个体系、建设三个平台的模式,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伴随大学生志愿服务高速发展,政府发布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影响深远。本文立足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探讨大学将志愿服务纳入必修学分体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而大学图书馆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德育教育优势。为了增强图书馆德育实效性,以读者志愿服务为载体,在图书馆积极开展读者志愿服务活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融入图书馆德育功能中,二者形成合力必然大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郑静 《科学中国人》2015,(9):168-169
志愿服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志愿意识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其影响也日益增大。同时,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为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应当建立一种有效的保障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和现状,指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学生党员参与社区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设计了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力图提升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志愿服务群体中,大学生志愿者占有相当比例,相比较而言,他们具有广泛性、先进性、组织性等特点,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的特殊性。本文就立法角度看在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和推进立法研究中,如何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向娟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4):147-149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生文化志愿者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新兴群体。纵观大学生文化志愿者的服务现状,存在服务氛围初步形成、内涵认识有待深化,组织队伍基本建立,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服务短期收效明显,长效机制有待健全三方面主要问题,文章结合东华大学"时尚东华"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分析并提出改进大学生文化志愿服务的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一方面能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自我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和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提升。随着大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变化,我们对大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明确和规范起来。志愿精神当中所提倡的是对祖国新接班人的憧憬和期许,其中八个字"奉献、有爱、互助、进步"则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新的要求,即要求大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学习的重要性,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事业,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同祖国的前途紧紧相连,加强自身道德情操和素质培养,把自己的成长轨迹同民族幸  相似文献   

16.
杨涵潇 《科技风》2023,(26):166-168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传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志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完成志愿服务,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想要全面发挥“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首先需要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加高效的开展,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那么在互联网背景下怎样才能高质量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呢?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实践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玉 《科教文汇》2012,(18):179-179,182
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越来越成为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分析中医院校大学生志愿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医学高校图书馆属于社会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必要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本文分析了医学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优势,从馆藏数字资源输出模式、馆员志愿服务模式、科普知识服务模式、"真人图书馆"服务模式、高校师生志愿服务模式、图书馆界的联盟等,探讨了医学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从政府的职能定位、地方院校的办校定位,还是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个体发展而言,实行"校地共建"的志愿服务模式都是必要的。依据生态系统理论、社会支持系统网络理论、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建构一个"以实践基地为依托,以高校社团运行为主力,以中心为保障"的关爱农民工随迁子女"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范珊珊 《科教文汇》2013,(16):195-195,197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持续性不佳、服务技能层次不高、缺少经费支持和法律保障等问题。为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及活动常态化机制、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和法律保障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