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校园为主并发扬校园精神的群体文化,就是我们所谓的校园体育文化.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以文化活动为辅二者紧密结合展现其自身的独特特点.故,高校应加强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文化精神和意识培养等,全力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方式的研究还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局面,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发展主线,注重高校大学生、中小学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阳光体育运动大背景下的基石.通过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不断满足多元化的师生素质、师生文化生活需求等,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繁荣了社会文化,这才是我国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解读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提出要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建设.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来建设高校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体育竞赛等,合理配置与使用体育场地器材,加强高校领导与学校体育师资的体育文化素养,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得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进行剖析,阐释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参与价值,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参与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同时也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和学生体育生活化进行研究,将体育文化嵌套于体育生活化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强化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积极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有明显的显性作用,又有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基于此,大学的校园体育理应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现代高校应积极主动寻求构建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在现代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作为文化教育单位,其一切物质、精神文化活动都包含于校园文化中,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剖析,提出新世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节约型校园建设,要紧扣发展主题,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挖掘校园节约潜能;坚持统筹兼顾,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黄杰 《华章》2013,(15)
高校校园中的体育文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加之体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它在增进学生健康的同时,更能很好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体育教育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使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又是体育文化的一个缩影在新世纪,随着我国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文化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育人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应该加强高校校园体育设施、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的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乃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新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不容乐观,对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场地及设施满足不了健身需求,宣传力度不到位;终身体育的观念及行为还没有建立起来。文章从物质、制度及精神文明三方面探讨了建设新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有独特的特点.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师生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为实现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的目标体系而实施、传播的与身心健康直接相关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精神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我们从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基础的学校体育基本情况,作为校园体育文化主导的大学体育教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作为校园体育文化主体的高校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了解与评价等方面对甘肃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延伸与补充,是丰富与展示大学生课余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窗口,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陶冶情操、个人才华展示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推动与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特点,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一切都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需要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更好、更快的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啦啦操传入我国以来,在高校迅速发展,其价值在校园体育文化中产生重要影响。以学生为纽带,研究啦啦操价值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有利于提出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促进措施。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剖析啦啦操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啦啦操的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展现主体个性,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集宁师专学报》2016,(5):79-82
众所周知,体育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还能强化高校校园的体育精神,活跃校园气氛,因而越来越多高校开始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并有意打造自己的体育文化品牌,体育文化建设成为高校的一股热潮。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需我们不断创新和推动。因此,该文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为个案,通过调查方式从学生体育思想理念和体育精神理念这两个方面剖析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的扩招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但由于学生猛增 ,给高校的体育工作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公共体育课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 ,应提高体育法规意识 ;扩建与维修体育场地设施 ;把引进与提高相结合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认真组织体育教学 ,周密设计体育教学方案 ,寓教于乐 ;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 ,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8.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教学为主、课外体育活动为辅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能够贯彻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精神,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校园体育文化是当今高等学校非常重视的一类文化活动,也是展现校园学生整体风貌的主要手段,国家一直号召大学生要强身健体,增强自身实力,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鼓励高校实行全民运动的体育精神,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道体育风景线。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质就是以学生为核心,一切以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为导向,通过体育课程或者课外的体育活动,在校园的有限空间范围内,实行的一种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积极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张泽军  张君 《考试周刊》2015,(49):97-98
体育文化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特点。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对我们国家提出了新任务,这势必会对体育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如何结合新时期发展的需求,探求体育文化建设新策略,是重中之重。本选题结合十八大精神对于文化建设的要求制定问卷,通过用特尔菲法综合分析专家意见,提出新时期体育文化建设的新策略包括四个方面:践行十八大精神,把校园体育工作扎实推进;多渠道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建设;增强学生体育价值观引导,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在原有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高校自身条件,践行十八大精神,从物质文化体系、制度文化体系和精神文化体系三个层面展开,加大建设力度和宣传力度,逐步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