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起源腊八是农历十二月的第八天,是欢庆农历新年的开始。在汉语里,"腊"的意思是第十二个月,"八"的意思是八。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大约3000年前,一种祭祀仪式叫作"腊",在农历十二月举行。人们向天上和地下的神献出他们的猎物。那时候,表示猎物的汉字"猎"和表示农历十二月的腊"是可以通用的。从那时起,"腊"就用来通指这两种意思了。因为这个节日是在最  相似文献   

2.
腊八节     
《中小学电教》2003,(12):69-69
在我国民间,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  相似文献   

3.
(一)记大小月日数,可用下面的顺口溜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每月三十一天不会差;只有闰年二月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日.注:在教学时须向学生讲清两点:①"腊"即"腊月",本指阴历十二月,此处借指阳历十二月;②除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以及平年或闰  相似文献   

4.
传统腊八节     
刘凤祥 《现代语文》2007,(12):57-57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简称"腊八",也叫"佛成道节"。在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祀仪,常在新旧接替时,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以此来祈福求祥,避灾驱邪。当时,腊、猎如同一字,猎字原意为"合",并有"接"的意思,古人就把这种祭祀称为"腊祭",于是是冬至的十二月就被称为"腊月"了。当时每年的腊月,  相似文献   

5.
腊八节传说     
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为什么这天叫腊八呢?原来,在古代"腊"字与"猎"字是同一字.古人喜欢在新旧年交接时,用猎获的禽兽来举行大祭,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称为"腊祭".所以把冬末十二月叫做"腊月".  相似文献   

6.
一月三日是腊八节,每年在农历十二月的第八天庆祝,“腊”代表了阴历的第12个月,“八”则是指数字8。  相似文献   

7.
一月十五日是腊八节,每年在农历十二月的第八天庆祝,“腊”代表了阴历的第12个月,“八”则是指数字8。  相似文献   

8.
过腊八节     
1月17日晴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摩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节日之一。北方许多地区在这一天都有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习俗,我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腊八粥     
腊月指农历十二月,腊八当然指十二月初八了。腊八粥顾名思义是十二月初八所食用之粥。吃腊八粥的习惯在中国北方十分盛行,但香港无此风俗。在中国的节日中,自农历十一月至转年的正月,这冬三月的节日最多而集中。冬至节以后,接着是腊八节、腊月二十三小年、除夕、过年、开市、元宵节,足有六七个节日之多。要知腊八粥,先要说说腊八节。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过年的序幕,古代有从腊八开始是过年第一节的记载。此习俗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的来  相似文献   

10.
两乡侈各健,一粥喜遥同。【探源】出自明代葛一龙《腊八日怀圣仆》:"怀君八日语,五见十年中。险阻贫兼病,西南北又东。两乡侈各健,一粥喜遥同。木末临清晓,应披看雪红。"【释疑】腊八:相传夏历十二月初八,佛寺纪念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熬粥供佛,后演变为民间吃腊八粥的习俗。圣仆:诗人亲友。语:与人谈论。两乡:两地。侈:多,赞美。遥同:即遥和,远处和诗。木末:树梢。披:依傍,靠近。  相似文献   

11.
敦煌莫高窟创建已一千六百多年了,我们从现在的崖面很难想象过去的面目。所幸敦煌遗书为我们保存了这方面的一些文献。其中《辛亥年十二月八日夜…社人遍窟燃灯分配窟龛名数》)即《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以下简称《腊》卷)为最珍贵的一件,较系统地记录了当时崖面的大体面貌。《腊》卷是当时在敦煌担任僧政职务的道真和尚,于腊八节的前一天向有关社人发布的腊八之夜莫高窟遍窟燃灯的榜文。道真活动于公元934—985年间,十世纪下半期以后崖面上修建的一些大窟均未在榜文中出现,故敦煌遗书最晚纪年题记1002年之前的最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向学生介绍了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以及二月份的天数之后,为了帮助小学生记住有31天的月价,书中介绍了一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这里出现一个“腊”字,书中注释为“腊:腊月,这里指十二月。”笔者认为,此“腊”字  相似文献   

13.
<正>腊月的由来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为岁尾,有腊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30多种称呼。其中,人们最熟悉和熟知的当属“腊月”。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在每年岁终的十二月,汉族民间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因“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作腊月。此风俗起源于秦汉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腊日”。  相似文献   

14.
郑锋 《福建教育》2009,(10):57-57
【第099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 月 日》中有一首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这里谈的大月、小月是对公历月份而言的.而腊月是农历十二月的叫法。能为了顺口,就把公历12月也叫腊月吗?(永定县湖山中心小学陈文明老师整理)【解答综述】腊月是指农历(阴历)十二月,与公历(阳历)12月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农历腊月按公历计算已进入了下一年的1月或2月。但我们认为此处用腊代替公历12月也可以,  相似文献   

15.
《少先队小干部》2015,(Z1):36-37
春节饮食不重样春节饮食不重样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许多地方在这天都要喝腊八粥,提醒人们要记住勤俭节约的美德。老北京在腊八这天,还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将紫皮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作为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丰盛的晚餐。根据传统,我国各地的年夜饭习俗各不相同,但无论吃哪种年夜饭,都是人们对下一年的祈盼与祝福。  相似文献   

16.
年味儿     
腊八刚刚四更天,就有五六头大膘猪被年轻后生抬进了院子,它们四踢朝天,拼命挣扎,唾沫开花,"嗷嗷"乱叫,一时间搅了整个小村的安静。几盏白晃晃的马灯下,小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凑热闹,红脸老汉在磨镰石上"嘿嘿嘿"地磨着杀猪刀,地锅里的水滚了,院里的血案板空了,大的小的都等急了,"抬""上抬""使劲儿抬""吃奶的  相似文献   

17.
营养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或腊日,我国民间称为腊八节。按照风俗,人们一般要熬制腊八粥。营养学家称,腊八粥是营养搭配和蛋白互补的经典食品,是冬季养生的上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腊日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一个祭祀节日,它从伊耆氏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腊日节在每一个朝代都有本朝代的祭祀标志和祭祀特色.只有通过对秦汉时期腊日的祭祀情况和祭祀特点的研究,才能深入了解腊日祭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民俗中,我们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说,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个纪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时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汉族民间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因"腊"与"猎"通假,  相似文献   

20.
富世平先生的《北山录校注》虽对唐神清《北山录》进行了系统的校注,但智者千虑也有一失。其间仍然存在诸多有疑误的字词尚未点校,甚至点校错误,如"牝牡""去""毗频""岢""伊""襄""经""於""斁""皃""讃""免""眦睚"。对这些疑误之处的进一步考证和补充,将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北山录》的文意,同时也能为其他学者研究《北山录》及其校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