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十月十八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九十诞辰。陶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开辟中国劳动人民的新教育道路,艰苦探索,大胆实践,三十年如一日,作出了可贵的贡献。陶行知生活的时代是中国革命激变的时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在他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富有人民性和革命性,富有创造性和现实性一、陶行知反对“沿袭陈法”的传统教育,也反对“仪型他国”的洋化教育陶行知于一九一四年留学美国,师承美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著名的进步教育家之一。他大力倡导普及教育、全面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并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道路。他以“人民第一”“教育为公”为自己的教育信条,忠实履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准则。2005年10月18日,正值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4周年。在此,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应该给每个读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自1923年以后,陶行知先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全面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农村小学教育改革,仍具积极的指导意义。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变“脱离”为“携手”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主张教育要符合人民大众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主张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的100周年诞辰。45年前他逝世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同志称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这就是党和人民对陶行知的评价。作为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和爱国民主人士,陶行知一生追求真理,为振兴中华和发展进步教育事业,不屈不挠,鞠躬尽瘁。他从中国国情出发,锐意改革,不断创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弘扬劳动精神,学生从小应当崇尚和尊重劳动,并参与一定数量的劳动。劳动教育上升到新的高度,成为国家“五育并举”方针之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致力于改造教育、服务民众,建立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做”是基础,“教”和“学”是做的延伸,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在做的过程中去教、去学,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做”换言之就是劳动,劳动教育思想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劳动教育成为国家“五育并举”基本方针的背景下,梳理陶行知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为中学历史乡土史教学提供了诸多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经师易遇,人师难逢”,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探求新路,为振兴中华民族造就人才,艰苦卓绝地奋斗了一生.他的教育实践使我们开拓视野,并赋于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开始了创办现代化学校的探索.一、提高认识,迈开探索现代教育路子的第一步在国家多难的年代里,陶行知先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很早就有为劳动人民办教育,救国救民的思想,“一闻牛粪诗百篇,风花雪月都变节.”是他发自内心对劳动人民具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从美国学成归国,他脱下马褂,脱下西装,挑起粪桶,深入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办过乡村师范、安徽公学、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在困窘中,他甚至把妻子的米也分给饥饿中的学生,并设法举办美术作品义卖,用“抬头乐于”代替“埋头苦干”,努力为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筹集资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献身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他毕生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1947年他逝世时,毛泽东及朱德联名发唁电称先生为“人民教育家”,“为民族解放与社会改革事业奋斗不息”。宋庆龄曾写下了“万世师表”四个大字,高度评价和赞誉陶行知先生。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父亲陶立朝原在休宁县万安镇经营酱园,破产后回家种田,母亲曹翠仂,除操持家务,协助劳动外,还为人浆洗缝补,家庭清贫。他从小就熟悉农民的困苦生活,这影响并决定了他一生的方向。 陶行知,本名艾睿,学名文浚,因景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更名陶行知,取“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吸收东西方在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教育思想精华,是他在教育实践中的伟大创造。陶行知虽没有明确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但在他生活教育理论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近年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而力求使学生“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兼修”、“真善美兼备”是陶行知一贯的教育主张,这与我们当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在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教育、洋化教育的合理因素,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因而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人民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的创造教育。在终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中,陶行知  相似文献   

11.
今年10月18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0周年。在欢庆教师节之际召开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缅怀陶行知先生光辉的一生,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陶行知先生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大力倡导普及教育、全面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不断探索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道路。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忠实履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准则,是广大人民教师和知识分子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为弘扬陶行知精神、更好地发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2006年10月29日,全国各地的陶行知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聚集上海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纪念陶行知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代社会变革”为主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3.
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们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发扬他对于教育的奉献精神。陶行知是我省歙县人,1906年入徽州崇一学堂,1909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1914年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伊利诺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和都市学务总监资格证书。1917年他婉辞老师现代著名教育家杜威挽留其在美国任教的盛情,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到祖国。此后,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毕生致力于为中华民族求解放,为中国教育寻曙光、探新路的神圣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陶行知的一生是伟大爱国者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人民大众的幸福无私奉献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18日是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陶行知从接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到形成“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从一个以教育为救国途径,热心改革旧教育的民主主义者,到献身于人民大众新教育事业的开拓和创造者;从立志自勉:“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的爱国赤子,到跟随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洪流前进,成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他的一生是为人民大众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全国各地陶行知研究的形势发展很快,湖北省成立陶行知研究会,是件极令人欣慰的事情。自从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南京晓庄学校,开创他的人民大众教育事业以来,就有人开始研究陶行知。到本世纪30、40年代,随着陶行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声望愈来愈高,研究陶行知的人也愈来愈多。陶行知逝世后,中国共产党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赞誉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遗憾的是,在1951年发起的对电影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创造教育”的奠基人。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研究教育。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等职。1922年起,他辞去教授等职,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1936年7月,陶行知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在宣传抗日救国,开展人民外交活动中作出很大贡献。1946年4月他在上海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民主运动,终因“劳累过度”,于1…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1891—1946)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 ,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 ,提出生活教育理论 ,享誉海内外 ,被称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整个求学过程主要是在教会学校里度过的 ,但作为未来教育家的陶行知 ,却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平民性。这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处处得到了体现。陶行知的教育生涯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高等教育为主要阵地 ,推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时间为1917年—1923年。第二阶段提倡平民教育 ,既反对“土八股”又反对“洋八股” ,时间是1923年—1926年。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8.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第一特点是,“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农民是大众的最多数,教育首先要为农民服务。他指的大众也包括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他是为工农教育奋斗终生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以“工农劳动阶层”…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和优秀的大众诗人,也是我国近现代原创力最强、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学说体系、富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思想家。毛泽东称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誉之为“万世师表”,郭沫若尊之为“陶子”,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号召广大教师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不仅在国内,陶行知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日本知名教育史学家、前中国研究所所长、东京专修大学教授斋藤秋男曾经指出“陶行知不仅是属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劳累过度,不幸患脑溢血去世。他的过早辞世,震动了整个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对他表示深切哀悼。毛泽东亲笔题悼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董必武写了“当今圣人”四个大字,贴在他的棺木上;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郭沫若称他是“孔子之后的孔子”。不少教育界的著名人士,认为他是“中国近百年来的大教育家”。比陶行知年长14岁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出于对陶行知教育学说的崇敬,取名“徐师陶”。这些题词和评价等,并非溢美之词,而是对他的盖棺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