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书信反映的文学思想十分丰富,主要有:1.“文以明道”之“道”包括道的政治现实性、道的丰富灵活性以及道是文章的根本3个特征;2.“言而不文则泥”;3.柳宗元书信对作文条件、作文过程、文章的接受传播等都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2.
一篇好的文章,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毕竟,言为心声。文章不是无情物,个性是文章的生命,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而文章的真情实感,大都是作者的人生体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反映,是作者思想素质、感情素质、表达素质的综合体现。所以我们要不能忽视"做人是作文的基础"这一道理,学生会做人了,有了较高境界,作文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其运行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鲁迅通过实践和研究,将写作过程归纳为"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无论哪一个环节,都是一段复杂的心理运行历程.文学基本原理认为,文章是客观世界(生活)的反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阐述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可见,作文既是生活的反映,更是作者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由此引发的结果--情意的自我表达,简单地说,作文是形之于笔墨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历来倡导文章应该形神兼备,彰显文章的血肉,丰富文章的情感.作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写作思维发展.创新更是体现学生写作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写作教学中将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于作文的"形、神、质"之中,定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呢?我看到一本<特级教师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漓江出版社),其中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篇"中谈到了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具体做法,对我很有启发.魏老师要求学生从十个方面给文章(主要是记叙文)写出具体的评语.每个方面给5分,满分为50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信息论的角度对作文的本质进行解释,指出作文教学应首先解决"没什么可写"的问题,主张从课外活动、阅读、研究等方面去开发中学生作文的信息资源,从而积累丰富的信息和素材.  相似文献   

7.
徐曦雯 《甘肃教育》2014,(21):87-87
正一、"文"与"质"的主次关系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但对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却难以做到,他们往往只能顾及其一。那么"文"与"质"到底孰轻孰重,孰先孰后?教师应如何拿捏二者分寸呢?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自己当初年轻又不懂事,写文章时把文辞漂亮当作工巧。到了年纪大一些,才知道文章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师结合教学,经常动笔写"一般文章"(不仅是指与学生同题的作文,更是指结合教学的种种实用文字)形象地称之为"教师下水",不仅撰写专文而且多次在书信中大力提倡,号召教师要"善写".斗转星移,如今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如何呢?一位教研室老师的156份调查统计表显示:平时喜欢动笔经常写一些文章的有29人,占18.5%;有106位老师只是迫于学校有关奖惩制度的压力,每学期写上1~2篇以"应付差事";另有21位老师近三年内除了写些教学小结外,没有写过其他文章.发表文章的只有13位,仅占8.3%.以所见所闻,深感这种现状不容人乐观.以某省级重点学校为例,该校现有语文教师12人,能够经常动笔写写的有3人,占25%;偶尔写一写的有2人,占16.7%;很少写的有7人,占58.3%.与学生作同题作文的记录是零.当然,这只是个别学校的情况,"点"不一定能代表"面",但窥一斑可以见全豹,共性常于个性之中体现出来.如果以主动"下水"者寡,而很少"下水"者众来概括目前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恐不为过.  相似文献   

9.
正应用文是用来联系工作、反映情况、解决问题的,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运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教材,以致我们的学生连一般的应用文都不会写。笔者去年作为我市中学生"感恩书信"现场作文大赛的评委,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写的作文不符合书信的格式要求,令人担忧。一、应用文写作不被重视的原因1.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中考的指挥棒犹如悬在教师头顶的"紧箍咒",似乎教师的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书信揭示出柳宗元“天人相分”的哲学思考和行“中道”的方法论体系,表明柳氏具有坚定不移的儒家奋斗信念,其哲学自觉与自信,成为柳氏能够经受打击而矢志不渝的重要思想基础;柳宗元书信政治意味浓厚,对治政方略充满着思考,对自我仕途进退多有表白,其书信在制度问题、用才问题、税收问题等方面富有深刻的见解,柳氏之政治自信,也是支撑其抗击灾难而坚挺、自拔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