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重庆巴蜀中学现有教学班200个,学生总人数15000人。学校体育器材配备都依据全国中运会各类比赛的器材标准作为参考,能够承办各类省市级体育比赛。学校体育器材室六间,共计300平方米。日常教学器材室一个,放置球类等常用体育器材,  相似文献   

2.
一中小学体育器材改革的必要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按照国家或地方制订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而我们目前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汉中市陕飞二中,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总人数1100多人。学校体育器材以国家城镇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为参考,结合本校实际配备,完全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体育器材室三间,共计60多平方米。日常教学器材室一个,放置球类等常规  相似文献   

4.
缪小琴 《体育教学》2013,(11):72-72
大多数学校体育器材室没有专职的管理员,基本上都是由体育老师兼职,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学校,成为多数学校体育器材管理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完成每周十几节课时以外,又要认真维护、保管好器材,及时做好借、收手续,保证体育课的正常需要。笔者从事兼职体育器材室管理员工作近十年,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体育器材也是学校固定资产,它也需要人去管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体育器材的重要性及管理的重要作用体育器材在我们体育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们没有器材, 首先就不能使我们每个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也不能使他们体育成绩有更大发展,没有体操垫、  相似文献   

6.
雷培华 《体育师友》2012,35(3):57-58
体育器材短缺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工作十几年以来,笔者换了三所学校.从乡镇初中到如今的县城初中,体育器材依然满足不了课堂。体育课上没有一定的体育器材做保障,真有点“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这也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学校经过国家、地方的大力扶持建设,基本上拥有了一些体育场地和一批体育器材,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但农村学校因为底子薄,而且上级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学校所拥有的场地器材还远不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广大体育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正>一、器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利用当地体育教研活动的机会做过调查,也曾经利用到外校参观学习的机会专门到体育器材室考察过,当前不少学校在体育器材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不够借:随着各级各类(如省、市)规范化学校或示范校达标创建,亦或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等,器材不达标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此类验收检查对体育器材的种数、件数都有明确规定,但与学校实际的应用、实用存在一定矛盾。大多数学校检  相似文献   

8.
关于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发展路春雷学校体育器材设施(体育场地、器材)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检验学校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本文拟从史学角度来研究体育器材设施的发展,以期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正确发展有所裨益。一我们知道,首先有...  相似文献   

9.
<正> 全国有80%的学校在农村,如何搞好农村学校的体育工作,增强农村学生的体质,是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搞好农村学校的体育工作,没有相应的器材是不行的。全国农村学校数量多、范围广、地区之间的差别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增添足够的体育器材。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一方面筹措资金添置器材,另一方面自己动手自制器材。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经济比较困难,由于体育器材短缺,体育课无法按大纲要求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更是无法开展。一年前,我们开始自制体育器材,经过多方努力,基本解决了我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所需要的器材。例如:我们制作的水泥铅球,其外型和标准铅球差不多,其重量和标准铅球相差不超过100克,而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育器材与体育美的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器材是保障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体育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它不仅是 现代体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美学研究的广阔领域。本文从体育器材的发展、竞技体育器材、学校体育器 材、群众体育器材等方面探讨了体育器材与体育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体育器材的匮乏是许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学校所面临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开动脑筋,将仅有的体育器材充分利用起来。刊登此文的目的就是想给您一些启迪,抛砖引玉。在农村中小学,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缺乏,体育器材十分简陋,而学校班级多,学生人数多,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使体育教师很难应付。为此,学校正常的体育活动难以开展,甚至连体育课都难以保证。因此,农村中小学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坚持“一物多用”,努力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率D首先,要坚持好“一物多用”的关键在于平时多钻研教材,多熟…  相似文献   

12.
体育器材室是衡量学校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是确保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如能合理地摆放体育器材,科学地管理与使用体育器材,让体育骨干参与体育器材的管理与回收,巧用辅助手段并定期维护体育器材,不仅能最大化地减少体育器材损耗,还能减轻教师负担,从而提高体育器材使用率,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借鉴超市摆放规律,使体育器材摆放条理化 大型超市由于商品种类众多,客流量大,商品的摆放、货架的陈列都有规律.体育器材室如同小型超市.当前,多数中小学没有设置体育器材管理员,班级数众多,所需器材多.体育器材如能借鉴超市摆放原理,教师就能有目标地选择所需器材.因此,体育器材摆放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器材摆放布局要分门别类,做到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经常性使用的器材要置于易取易放处,可用货架进行摆放,并在货架上贴上器材名称,便能一目了然地拿取与回收(图l、图2);对于较容易在货架上混乱的器材,如板羽球、乒乓球、羽毛球、小沙包、小垒球等器材可将其放置于储物桶内,并贴上标签,再放置于货架上(图3),以便管理;对不常使用的大器材,如跳箱、山羊、摸高架等应尽量立于场地的边角和面积较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器材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学校花费较大资金购置了体育器材。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校体育器材损耗较  相似文献   

14.
体育器材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它的合理利用将对体育课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要加强对体育器材的保养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周万征 《体育师友》2012,35(4):56-56
一、影响体育器材短缺的主要因素 1.扩招 这个困素主要针对那些社会声誉较高的学校,基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在校人数连年增多,而学校体育器材是相对固定的,或者体育器材的增添幅度远远落后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幅度,学生与体育器材的比例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6.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教具和工具,它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强身健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如何确保每个学生每天快快乐乐地锻炼一小时呢?体育器材的日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体育器材室日常管理务必做到“五要”。  相似文献   

17.
刘再贵 《体育师友》2012,35(4):52-52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篮球记分架主要用在篮球赛记分和冬季运动会长跑比赛时记圈,除此之外便长时间闲置在体育器材室,用途极为有限,且造成了体育器材资源浪费。结合我校篮球记分架左右宽110厘米、高140厘米,悬挂的塑料记分薄最下端离地面60厘米.且整个框架全部用钢筋焊接.  相似文献   

18.
体育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硬件之一,是实施体育教学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器材的体育教师就如同无米之巧妇,无法上得一桌佳肴。而在农村中、小学,由于资金匮乏,体育器材常常成为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制约因素。因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器材的多功能资源,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就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器材多功能开发和利用的实例,在学校体育器材的开发方面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并希望得到同仁指教(详见表1、2、3)。表2橡皮筋多功能开发功能开发跳高的横杆跨栏板羽毛球网乒乓球网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校体育》2009,(9):93-93
笔者认为,首先大家应该对造成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进行一一分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资金短缺不是体育教师或校长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对于上级对改造学校场地和体育器材短缺所投入的资金,大家要尽量去争取,等、靠不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最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及其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侠 《体育教学》2010,(2):10-12
体育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器材的配备是学生有效地学习和锻炼的根本保证,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使学校体育获得长足进步,讨论器材配备及其使用问题尤为重要。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学校体育教学出现了很多低效甚至负效的无奈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器材的配备是否符合学校体育器材的要求与规定,体育教师是否严格按照教学内容正常使用器材是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